第57章 第三章-一山二虎(6)

  杨家。

  张宏顺刚传达完旨意, 出了大门便碰上了杨荣,忙行礼, “小王爷吉祥。”

  “张公公,”杨荣把张宏顺扶起来, “张公公此番前来, 是传皇上的话, 还是皇后的?”

  “咱家奉命, 替皇上给老王爷传个话。”

  杨荣笑着点点头, “皇后娘娘在宫中可还安好?”

  “瞧小王爷这话说的,皇后娘娘贤良淑德,为人谦和大方, 可是皇上的贤内助,自然安好。”

  “她之前可是连《女戒》都不肯读, 贤良淑德、谦和大方,还真不像说我家妹妹的, ”杨荣苦笑着摇头,“张公公好走。”

  “小王爷留步。”张宏顺说着上了马车。

  “爹,宫里来人传的什么话?”

  “没什么, ”杨义王面色如常,“你最近可有见过小五?”

  “见过呀, ”杨荣在椅子上坐下,“前几日老五突然到店里找我,我们还好好聊了聊装裱,我还纳闷, 老五什么时候对这些东西上心了,还问了我不少苏裱的事。”

  杨义王面色变了变,手掌捏紧椅背,杨荣察觉出了什么不对,“怎么了爹?”

  “没事,”杨义王站起来,“你最近不是有批字画要送进宫,我去写封信,到时给你妹妹捎过去。”

  “什么事啊?”杨荣越想越觉得不对。

  杨义王没有解释,沉思着往书房走了。

  *

  慈宁宫。

  “皇后也来了,快坐快坐。”

  太皇太后不是杨家的女儿,年轻时极其得宠,生了先帝,虽已年迈,但精神矍铄,见皇后过来忙吩咐人看座,“老五刚巧今日也来看我。”

  肖随起身行了个礼,皇后向他回礼,这才施施然落座。

  太皇太后把皇后叫到自己身边,拍着她的手数落她:“你说说你,都入宫这么久了,也没个一子半女的,这宫里的女人怎么可以不生孩子,你看那蕙贵妃,这才入宫多久,就有了身孕,不是哀家说你,你可是皇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早日生下嫡皇子才是正经事啊。”

  太皇太后说完皇后,又转头斥责肖随,“还有你,成日里不知道都往哪里跑,一点儿也不安分,都这么大了,早过了娶妻的年龄,还不成家立业!好容易说了门亲事,柳家又不行了……哎,你们一个个的是要急死哀家这老太婆。”

  皇后乖巧的劝,“皇祖母说的是,孙媳儿回去一定努力。宁亲王也还年轻,又如此丰神俊朗,哪愁没有姑娘娶。”

  皇后几句话把太皇太后哄的极高兴,“你们两个先说着,老五最喜欢吃哀家这里的酥,哀家去小厨房看看点心做好没。”

  太皇太后被丫鬟掺走了,诺大的大殿上,只余了他们两个。

  沉默了一阵,肖随清清嗓子开口,“皇嫂约臣弟来此,怕是有什么要事吧?”

  皇后只是安静的坐在榻上,“五哥,柳家的事,你是不是打算管到底?”

  肖随没说话,皇后站起来,摸了摸桌几上刚采下来的花朵,俯下身嗅了嗅,“那五哥查出什么了吗?”

  肖随还是不说话。

  皇后背过身去,淡淡的说:“当年西北战乱,我瞒着所有人女扮男装去了你的军营,五哥应当还记得,我救过你一命,你说你欠我一条命,他日若我有需要,尽管开口。你的这个约定我一直留着,我没求着你做皇上,也没求着你娶我,五哥,现在我想问问,这个约定,还作数吗?”

  “霓练。”

  “那就是作数,五哥,当我求你,这件事到此为止吧,我知道你什么都查出来了,你别把杨家拖下水了。杨家撑到今天,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牺牲了多少人才求得太平,着实不易。”

  肖随也别开视线,“我晓得轻重。”

  “五哥,出嫁前,爹对我说,杨家不过是靠着一个虚名和不断的把女儿送进宫,才能留有今日这样一个结果。那晚爹跪在我面前,说他对不起我。其实没什么好对不起的,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会是皇后,却还傻乎乎的想着挣脱宿命,可宿命这东西,哪里由得了自己做主。就像以前我还幻想着,老天眷顾我,你会是皇上,有你在,把我的一切都舍下也心甘情愿了。所以我留着那个约定,一直到今日都不敢用,我怕把它用了,就和你再无关联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对于我而言,活着的定义,仅仅是杨家安好了。现在好了,我们终于互不相欠了。”

  肖随看了眼前方的背影,“你变了很多。”

  “不是我变了,是你从来都不懂我,五哥。”

  皇后苦笑,“我也确然不是以前的杨霓练了。自从我决心为了杨家而入宫的那一刻起,我就不再是那个和你大谈行军布阵、上战场并肩杀敌的杨霓练了,在这后宫生存可比去打仗还要难上许多。杨霓练自穿上嫁衣的那一刻就死了,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从此我只是杨家的女儿。保杨家平安。”

  她的背影很单薄,如今穿在皇后的华服中,更显消瘦。

  他还记得她穿铠甲,拿银枪,在西北的战场,爽朗地冲他笑,随手抹了一把脸侧的血,将银枪朝他扔过来,说,“五哥,接住!”

  肖随回过神,垂下眼,站起身,“杨家不会出事,柳家我也会救。皇嫂,珍重。”

  “五哥。”

  皇后突然喊住他,“你……当真那般喜欢柳家姑娘么?”

  肖随的步子顿了顿,颔了颔首,“是。”

  皇后手指还碰在湿漉漉的花朵上,有泪珠滴下来打在娇艳欲滴的花瓣上,薄薄的花瓣被泪滴压得往下坠了坠,皇后自始至终没有回头,闭了闭眼说:“如此……多谢五哥。”

  肖随的步子没再停,快步离开了慈宁宫。

  回到宁王府的时候,闻莺正跟着王伯做灯笼,把上好的纱帐洗干净,刚要起身去晾起来,看见肖随阔步走过来,把纱帐随手扔给王伯,跑着迎上去,“今日怎么这么早回来?”

  肖随揉揉她的头发,“不欢迎?”

  “这是你家,我哪里敢不欢迎,”闻莺说着把他拉过去,“刚刚王伯教我做灯笼,可好玩了。”

  肖随见闻莺高兴,便也随她坐下来绑竹条,缠纱帐,王伯特别有眼色,瞅着肖随回来,领着一堆下人都撤了。

  旁边是一堆做好的灯笼,青色的纱帐上写着硕大的“宁”字,闻莺拿起王伯做好的一个骨架,往上面罩青纱。

  肖随突然从后面拥住她,捉住闻莺的手,拿起一旁的毛笔往在上面写字。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灯笼被点亮后,饶是在白日,也散发着淡淡的青光,就像是点点流萤的光亮,不亮却暖。

  闻莺偎在肖随怀里,想着他近几日都是早出晚归,抬眸问:“我爹爹的事情,是不是十分棘手呀?”

  肖随坏笑,“有一点儿,你要怎么犒劳我?”

  “同你说正经的呢。”闻莺推推他。

  肖随点点头,手臂收紧,只是说,“马上就结束了,柳相很快就会被放出来。”

  “真的?”闻莺开心的从他怀里挣出来。

  肖随眉眼含笑看着她,点头。

  闻莺捞过他的胳膊就蹦起来,响亮的在肖随脸上亲了一口,“你真厉害。”

  肖随这几日都留在家里和她一起吃早点,闻莺还问过他为什么不去上朝,肖随拿起点心吃的很随意。

  王伯在一旁替他解释,“我们王爷想上朝就上朝,不想上就不去。”

  “……”闻莺拿起一块杏花糕塞进肖随嘴里,“你真随意。”

  “……”肖随被噎的掩唇咳嗽。

  今日起来没见到他,闻莺不是很习惯的找王伯,王伯正修剪着花草,一点也不在意的说:“皇上说找他有事……”

  王伯话还没说完,王府门口停下一辆马车,下来一个公公,闻莺识得就是引她进养心殿的那一个。

  王伯客客气气的迎了客人往里让,“张公公,我们家王爷一大早可就被皇上叫走了,您这是来……”

  张宏顺笑眯眯的,“咱家不是来请王爷的,柳姑娘,蕙贵妃今日在宫中不慎跌倒,怕是身子有些不适,一直说要见你,咱家只好过来请姑娘过去一趟。”

  闻莺一听柳闻月出事了,心里也慌起来,王伯知道蕙贵妃也是柳家姑娘,忙安慰她,“王妃莫急,快去瞧瞧吧。”

  上了马车,闻莺焦急的问张宏顺,“公公,柳闻月她到底怎么了?”

  “蕙贵妃之前一次已经险些小产,此次……”

  张宏顺说着止住话头,“咱家出宫的时候,太医正为贵妃娘娘诊治,咱家也不好说。”

  到了芳林宫,正赶上太医出来,太医楷了把额头的汗,闻莺扯住一个就问:“柳闻月怎么样了?”

  太医反映了一会儿才意识到闻莺说的是谁,“贵妃娘娘身体本就偏弱,之前又有小产的征兆,此次胎虽保住了,以后也要小心照顾啊。”

  闻莺一听没事,吊着的心放下了些,冲进内室就看到了肖郓。

  作者有话要说: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出自《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

第57章 第三章-一山二虎(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师爷太高冷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师爷太高冷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