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112章(2/2)

 这一个多月时间贾瑜的俘虏已达十万人。

 矿山上的矿工数量可是足够了。

 待皇帝派遣来的新总兵带着十万大军到后,恰好遇上吴国使团来拜访贾瑜。

 他们带了不少东西给他,只求他能同意放回俘虏。

 免费矿工,贾瑜用得正舒服呢,哪里会这么简单同意放人?

 他也不说不放人,只提出吴国赎回俘虏,至于这价位,那可就很可观了。

 将领一万两,将军两千,校尉一千,普通兵士五百两。

 要想将这十万大军赎回去,没个五千万两哪能实现,吴国哪里能拿出这许多银子来?

 这么穷还想要赎人?

 贾瑜不屑理会,只叫石通明同吴国使者交涉。

 显然这不是一两个月能交涉完的。

 新的总兵是皇帝的心腹,这人倒是乖觉,除了刚来拜访过贾瑜后,再没同他走动过,即不问他要人,也不问他要粮草。

 至于贾瑜做的事,他是一点都不插手,甚至那十几个令人眼红的矿脉,更是只当不见,没向贾瑜讨过一回。

 这倒是叫贾瑜有些不好意思,特意请了他过来。

 “侯爷有事尽管吩咐便是,下官来时皇上便交待过了,下官只负责缅州军事,不得插手缅州管理,必要时要听从大人的调遣!”酒过三巡,新总兵贺大人道。

 贾瑜忙道:

 “吩咐不敢当,此番请贺大人过来是有件事要同你说,瑜前些日子上表朝廷,缅州这边的军饷暂且由本府这里支付……”拦住要客套的贺大人。

 “贺大人不用客气,这不是收缴了十几座矿脉么,眼下用俘虏开采,虽然还不知道能采出多少金银来,但这三两年的军饷想来是够的,待不够时再问朝廷要就是!”

 是的,他想了想,这开采出来的金银自己不应该都揣向府衙,府衙所需用银有限,如今没了大开支也只需要一些维护费用,既然有余,那便干脆提供他们一些当成是饷银,也能替皇上分忧。

 贺大人大喜,起身抱拳:

 “如此下官便不和大人客气了!”从朝廷拿饷银,哪有那么容易,那么痛快,还存在许多的风险,一路上有可能被劫掠。如今从府衙拿可就方便多了,他如何能不高兴。

 高兴的贺大人连连劝酒,酒量浅的贾瑜哪里敌得住。

 他也是难得放松一下,便任由自己醉了,和苍老板一通的耍酒疯式撒娇,可把苍老板给气笑了,又不得不忍着替他清洗,很是受折磨。

 一眨眼贾瑜在缅州、云州任职已满三年。

 这三年来云州、缅州两地的变化十分之大,耕地面积由全国倒数第一、第二提升到了前五,这都是贾瑜的功劳。

 缅州村民们终于吃上自己种植的粮食蔬菜了,有贾瑜这个高阶修士在,两地风调雨顺,粮食连年增产,两地村民再没有饿肚子的现象发生,吏治也好,少有作奸犯科之辈,贾瑜这知府做得是非常的自在。

 石通明也升官了,升成了判官,原判官周大人则晋升为云州知州,贾瑜终于可以御下担子了。

 京城贾府

 王夫人焦急地在厅里走来走去。

 今天是春闱出成绩的日子,宝玉十日前参加了会试,全家都在等着看榜。

 身体有些虚弱的老太太更是难得有了精神,撑着叫了王夫人、宝钗等人过来一起等着。

 王熙凤在一旁劝着。

 “宝兄弟这几年读书很是勤奋,连宋大人(贾瑜之师)都夸他的文章好,定然不会错了的,老太太和太太且把心放肚子里吧。”

 “那么多考生,宝玉又向来没吃过苦头,我哪能不担心!”老太太叹气,想想回来一副生无可恋相的宝玉,她担心这次万一没考中,宝玉再不会愿意参加第二回。

 “可不是,兰儿去年秋闱的时候回来病了好几个月,说是很熬人!”李纨也不复以往的木头人,忙提起自己的儿子。

 她儿子贾兰去年考中了举人,虽然名次是一百三十名,但好歹凭自己本事考中了,可不比他叔叔宝玉那个恩赏的举人强!

 有出息着呢。

 王夫人一听这话便不高兴了,怒道:

 “我和老太太都在担心宝玉,你若不关心回去便罢,何必说这些有的没的?兰小子生病那是他身子骨不好,你照顾得不周到,瑜儿科考怎地就没这许多事?再说宝玉不也没事,养上几天就好了,你不说反省自己倒是希望小叔子也吃这个罪,你是何居心?”

 李纨吓了一跳,忙跪下:

 “太太,儿媳不是这个意思!儿媳……”

 “行了,你且回自己屋子吧,别在这裹乱了!兰儿再有出息你婆婆说你几句也是应该的,还学会回嘴了!”老太太听了烦,直接赶人。

 李纨白着脸,不得不听从地退下,心里的悔就别提了。

 怎么就一时没忍下呢?

 兰儿进国子监读书凭的还是小叔子贾瑜,那可是太太亲生的,往后即使考中了进士做官,哪少得了贾瑜的拉扯,她怎么就一时糊涂得罪了太太呢!

 李纨如何想暂且不提,只说她离开后没一会儿,便有丫头提着裙子跑进来报信:

 “老太太、太太,管家回来了!”

 “宝玉考中了没有?快叫他进来回话!”

第112章 第112章(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贾瑜探案记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贾瑜探案记章节列表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