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登基(完结章)

  队伍不得已在小镇上逗留了下来,这么一留,不少人的身体都出了状况,多数都是风寒,还有就是陈年旧伤因为寒冷纷纷发作出来,着实让大家忙碌了一阵子,连最近城镇的医匠都被传唤来了。

  这会儿,周边的官员们也都知道,西北大将军逗留在他们管辖境内了,有这一层挡着,倒是没人知道即将登基的新帝也在这里。

  雪已经停了,连着几日大太阳,积雪也化开了,那股冷意连本地老百姓都接受不了,更别提这群南方来的寇家军了,没什么事基本不会出门。

  李煦熬过了一场风寒,又重新活过来了,算算日子,离除夕夜只有十天不到了。

  “该启程了。”李煦叹气道,其实如果可以,他真的不想坐上那个位置,未来几十年被牢牢地绑定死了,等成了皇帝,他怕是连出宫的机会都很少了。

  寇骁睡了两天就满血复活了,私底下没少被将士们打趣,好在他脸皮厚,换个脸皮薄的,估计得把自己埋进雪地里。

  “是该回去了,你消失这么久,朝廷上下该急坏了。”

  “也得锻炼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我都想好了,将来朝中三权鼎立,互相监督,互相制衡,就算没有皇帝,朝政也该正常运转下去。”这是李煦最理想的朝廷,皇帝不必太集权,能干的臣子很多,完全可以顶起这大燕的天。

  “论做皇帝你肯定比我强,尽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到时候谁敢不听话,本将军就砍了他,都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到时候我们就撂挑子,周游天下去。”

  这个想法是如此美好,以致于李煦光是想想都心潮澎湃,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真是奇怪,上辈子他全球到处飞,也算是游历过世界的人,怎么会在古代堕落了呢?也许重点还是身边多了一个人陪伴,哪怕只是手牵手逛街也是有意思的,难怪人都要给自己找个伴侣。

  “好,到时候选个能干的孩子好好培养,等他成年我们就能撒手不管了。”

  寇骁笑容一顿,“这……真要这么干?李家的列祖列宗会不会从皇陵里爬出来灭了我?”

  “不怕,你告诉他们,反正大家以后都是要做邻居的,先熟悉一下也好。”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已经过上了一辈子,等骑上马走上回家的路,随着京城越来越近,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也越来越遥远了。

  ******

  朝廷上失去了主心骨,每日都过得人心惶惶,虽然三公九卿各司其职,也能做好公务,可就是感觉缺了点什么,朝会上连争吵都少了,毕竟主位上的顺王不在,他们吵给谁看?谁赢谁输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眼看就是除夕了,王爷到底去哪了?”魏丞相怒气冲冲地逮着刘树问。

  刘树一脸无辜,多问几句就流出眼泪,哭诉道:“相爷啊,奴才也想知道啊,王爷多狠的心啊,撇下奴才独自走了,奴才的心都是碎的,成日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就盼着王爷回来,若是奴才知道王爷的去处,哪里还能呆在在皇城里,早追随王爷去了。”

  魏相爷很少遇到这样的太监,以前的赵公公是个表面和气内地狠绝的人,对谁都不得罪,但谁也不敢得罪他,他从来都是笑眯眯的,突然换了个刘树这样的哭包,相爷表示很懵。

  “算了算了,本官派人去找,王爷身份贵重,若是在外头出了事,到时候天下大乱,谁也别想好过。”

  刘树拧了一把鼻涕,继续哭道:“可不是吗,我家王爷金尊玉贵,那是何等身份,就是掉了一根毛奴才也是心疼的,您赶紧派人去找,找到了知会奴才一声。”

  见魏丞相不想搭理他,刘树又拽着人问:“对了,相爷,这登基大典还照常举行吗?奴才还要继续准备吗?”

  “那是自然,还有五日,王爷向来稳重,定然能在登基大典前回来的。”

  刘树拍了拍胸口,止住了泪水,“那就好,那奴才就忙活去了,您记得有消息了要第一时间通知奴才啊。”

  等魏相爷转身离开,刘树掏出丝帕擦了擦眼泪,擦完丢给一旁的干儿子刘全,“好了,继续干活去吧,真是烦死人了,什么事都要王爷操心,要奴才们做什么?”

  刘全谄媚地奉承道:“并非所有人都如您这般聪慧以及尚解人意啊,全天下也只有您最了解王爷的心思了。”

  “闭嘴,君主的心思岂是我等奴才能揣测的,干好主子吩咐的事情即可。”

  “是是,您说的对!”

  刘树继续趾高气扬地去吩咐人办事情,心里对李煦也是有些担忧的,不过没有怀消息传来想必就是安全的,这个时间,王爷应该接到寇将军了吧?

  ******

  除夕前夜,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除夕,因为新帝登基大典设在除夕当天,因此大家都自觉地将这个年提前过了,而明日必定是个举国同庆的日子。

  夜过子时,一队人马缓缓靠近城门,因为李煦的离开,朝廷上下都缩着脑袋过日子,城里也设了宵禁,城门早早就关了,每日进出的人都必须查清祖宗十八代才能放行。

  “去叫门。”李煦打了个哈欠,今晚想睡在自家的雕花大床上。

  郭孚举着令牌去叫门,他是李煦身边的贴身护卫,朝廷上下都认得他这张脸,守城的小兵并不知道顺王不在京城,看到郭孚拿着令牌来叫门,还好奇地问了一句:“郭副将怎么这个时辰从外头回来,明日就是新帝登基大典,您回来的及时啊。”

  “少废话,王爷派本将军去迎接西北大将军了,这不,刚赶回来。”

  一说西北大将军,大家都知道是谁,毕竟这位和顺王的事迹已经是坐实了的,守卫急忙将城门开启,跪着迎接队伍入城。

  等人走远,守卫们起身,重新将门关好,有人好奇地问:“前几日不是有一支西北的将领进城了么?原来寇将军没有一起回来啊。”

  大家对上头的事情也不了解,说过就忘了,哪里知道,刚才进来的人当中有一位就是他们的新君。

  李煦身上罩着斗篷,帽子压的低低的,马蹄踩在寂静的街道上,回声惊醒了不少百姓。

  寇骁坐在李煦身后,两人共骑一匹马,如此也能更暖和些,他问:“进宫还是回王府?”

  “回王府吧,小眯一会儿,寅时正就得起来焚香沐浴,这几天估计会忙的天昏地暗。”李煦看过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的流程,流程复杂到令人发指,要不是这事关祖宗礼法,他绝对要删减流程的。

  等进了王府,李煦派了个人进宫通知刘树,然后拉着寇骁回房倒头就睡。

  睡前搂着寇骁的腰,神志不清地说:“你瘦了,礼服也不知合不合身。”

  寇骁也不在意,他是瘦了不少,但大冬日衣服宽大些也没什么,谁还会在乎一个男皇后身上穿的衣服是否合身,大概都不敢抬头看他。

  两人才眯了一会儿就被人叫醒了,李煦的起床气是不分时候的,瞪着眼好一会儿才清醒,刚回神就听到刘树轻柔的声音,“皇上,该起了,御撵已经在门外候着了,您得进宫里沐浴更衣。”

  “困。”

  刘树笑着说:“知道您困,待会儿在路上还可以睡一会儿,沐浴更衣也有奴才代劳,等需要您出面时再睁眼不迟。”

  李煦已经当了多年的权贵,但还是没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这个年代,他想当个米虫太容易了。

  寇骁替李煦穿上衣服,将人抱下床往外走,同时说:“沐浴更衣这种事,本将军来即可。”

  刘树笑呵呵地应了一句:“龙袍礼服复杂无比,怕您穿戴不好,而且您也要沐浴更衣,凤袍凤冠准备妥当了,您得梳妆,恐怕也没时间伺候皇上了。”

  寇骁面不改色地说:“那正好,一起了。”

  “按照规矩,登基大典您不必出面,等封后大典再出面即可。”

  寇骁脚步一顿,这个流程令他心有不满,他更愿意站在下方仰望着李煦一步一步登上天梯的模样,那一定是非常神圣而美好的一幕,如果缺席了李煦的登基大典,那太遗憾了。

  李煦抱着寇骁的脖子,将脸贴在他胸口上,淡淡地说:“规矩是人定的,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就没必要遵守了,让寇骁先以大将军的身份参加登基大典。”

  刘树自然不会反驳李煦的话,笑眯眯地应承下来,“喏,那奴才让人给寇将军多备一套铠甲。”

  “不用准备新的,就把当初父皇赏赐给他的先皇的铠甲穿上,那个最有气势了。”

  “还是您想的周到。”刘树立即打发人去准备,然后屁颠屁颠地跟着李煦进宫。

  朝臣们还有不知李煦已经回来的,有官员一夜未眠,与妻子发牢骚,“看来今日的登基大典要延后了,也不知王爷去哪了,如此重要的日子竟然不见人影。”

  妻子看看时辰,还是推丈夫起身,“既然宫里没来通知延后,说明大典肯定要正常举行的,至于王爷合适出面,是否出面,您也管不着啊,好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即可。”

  这话也对,就算王爷真的没露面,大臣们早认准了他是新帝,仪式可以补,帝王却只有一个,于是乎,精神抖擞地穿上官服出门了。

  ******

  黎明来临时,宫门前已经汇聚了文武百官,到了这里,他们也都知道了顺王连夜回京的消息,心头的大石总算落下来了。

  旭日从东方升起的那一刻,鼓声起,悠扬的乐曲传出宫门,皇城中门大开,列队整齐的羽林军缓缓走出,分散在宫门口两侧,这意味着登基大典要开始了。

  李煦身着龙袍,头戴冠冕,腰佩宝剑,从御撵上走下来,登上了宫门外高高的祭台,他转身甩袖,俯视着底下跪拜的众臣,郎朗开口:“今朕上承天命,初践国祚,诚惶诚恐,唯恐思有不密,言有不谨,行有不慎,以至伤及国本,累及臣民,朕心如何得安,故今日起,朕必三省自身,勤勉自律,敬天地而祠鬼神,忧社稷而庇万民,以祈我大燕国运,永世昌盛……”

  一段长长的祭词后,李煦点燃了炉鼎的火焰,这火苗将持续燃烧三天三夜,以告天地。

  之后,李煦宣读了大赦天下的诏书,历任皇帝逢登基、大婚等大事时,都会大赦天下,李煦在原本的规矩上做了改动,将原本赦免的内容重新界定,原本该处斩的死囚全改为终生劳改,发配至边关修建城墙或是去矿山挖矿,他们将来自己余生的劳动来换取活着的机会。

  宣读完诏书后,魏丞相手持玉玺低这头走上高台,在众臣面前将传国玉玺恭敬地交给新帝,随着玉玺到手,朝臣与众将士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京城的百姓听着这三呼万岁的声音,也随着在家门口跪拜下来,他们诚心诚意地恭贺新帝登基,同时心里期盼着这位新帝能给他们带来更清正的国策以及更惠民的利益。

  敬告天地后,新帝登上御撵,绕着全城走了一圈,让百姓瞻仰新帝的风采,然后才转道祖庙,敬告先祖。

  李煦穿着厚重的龙袍,头戴沉重的冠冕,一套冗长的流程下来,人已经疲惫不堪,甚至饿的前胸贴后背。

  从祖庙回宫的途中,寇骁中途离开了一会儿,回来时偷偷往御撵中丢了一个纸包,李煦打开一看,就看到了三只白胖胖的包子,几口下肚,人的疲惫也扫去了一半,继续端庄地坐着扮演一个威势赫赫的君王。

  回到奉先殿,接受百官跪拜,李煦宣读了册立皇后的诏书,此事虽然之前一直有小道消息在传,可大半的朝臣是不信的,历朝历代,也没听过有男子做皇后的,李煦怎么敢?

  可他不仅敢,还宣读的理直气壮,将皇后的每一个美好质量无限放大,夸了又夸,他说:“寇骁乃顶天立地之君子,文武双全,精忠爱国,上可上阵杀敌,下可教习万民,朕今册立寇骁为后,从今往后,帝后携手,外安邦,内治世,与君共勉,钦此!”

  大殿上一片寂静,众人连呼吸都忘了,有那反对者急的满头大汗,恨不得站出来反驳新帝这荒唐的决定,可他们不敢,如此隆重的典礼,他们若是站出来捣乱,可就成为载入史册的千古罪人了。

第371章 登基(完结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