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禅位

  入宫后,皇帝连夜召唤了几位大臣以及京城领兵的将领,林钊、贾平和司徒勇接到消息后立即派人给李煦送了口信。

  皇帝走进已经大变样的御书房,眉头皱了皱,回头瞥了李煦一眼,冷笑了一声。

  李煦尴尬地摸摸鼻子,倒也没有辩解,刘树被拦在了御书房外,焦急地走来走去,后悔自己一时冲动,做了多余的事。

  等文臣武将们陆续入宫,赵公公也被赶出来了,看着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虑的小太监,笑着安慰道:“你紧张什么?你家主子可淡定的很。”

  刘树靠过去,赔笑道:“还不是因为奴才自作主张改变了御书房的布局,怕皇上看了不高兴。”

  “你啊……”赵公公摇头笑道:“你就是被顺王宠坏了,你要时刻记得,你只是一个奴才,主子们宠信与重用确实很诱惑人,容易引人犯错,但一个本分守规矩的奴才才能活的更久。”

  刘树心下一跳,郑重地给赵公公行了礼,“多谢赵爷提醒,是小刘逾越了。”

  “你记得就好,你干爹没能守到云开见月明,你改天给他烧点纸告诉他一声,也让他在地下安心。”

  提起老太监,刘树眼神晃悠了一下,他没有亲生父母了,一直把老太监当做父亲,也给他立了牌,逢年过节也会烧纸上香,遇到他的忌日,王爷也会去拜祭一下,想来他早就安心了。

  屋内静悄悄的,刘树不知道皇帝深夜叫人来是何用意,不过里头的那几位应该都已经认可了他家王爷,不会再听皇帝的差遣了。

  皇帝扫了一圈这几位朝廷的核心人物,指了指魏丞相,“魏延,你站出来。”

  魏丞相低头站出来,朝皇帝一拜,“皇上请吩咐。”

  “吩咐?朕还吩咐得动你吗?”

  “皇上此话言重了,您才是大燕的九五之尊,才是我等效忠的主子。”

  “呵,算你还有点良心。”皇帝摆摆手,又点了贾平,“你呢,你是朕一手提拔上来的,贾家也算是朕的心腹了,若是朕让你杀了顺王,你肯干吗?”

  贾平脸上看不出表情,听到此话单膝跪下,低着头说:“请赐微臣抗旨之罪!”

  “好!好!好得很!”他又点了林钊和司徒勇,两者比贾平更懂迂回,并没有明着抗旨,但也没有应承。

  皇帝哪能不明白他们的意思,砸了一枚上好的寿山石印鉴,气得胸口起伏不定。

  赵公公在门外焦急地劝道:“皇上,您别动怒,您要保重身体啊!”

  李煦走上前,捡起碎了许多片的印鉴,送到桌上,“父皇是在气什么?气儿臣夺走了您的位置?还是气他们三心二意?”

  “你花费了不少功夫吧?”皇帝讥讽道。

  “不至于,贾平南下时就一直跟在儿臣身边了,南越的水师也是他一手建起来的,林钊依旧是效忠您的,只是他觉得儿臣适合做下一任君主,这并不冲突,至于司徒勇,他与寇骁是好兄弟。”

  “你回京一年多了,这时间说长也不长,没想到已经将朝廷安排的妥妥当当了,就算朕今日不肯放权,你也有的是办法夺走,朕想不明白,朕说过的,只要你有了儿子,朕立马册立你为太子,名正言顺的不好吗?”

  李煦瞥了那些老臣一眼,低头笑了笑,说了句:“您如果是要儿臣做其他事,肯定是没问题的,就是这个生儿子真没办法……儿臣的王妃不会生啊。”

  皇帝没明白他的意思,问:“王妃不能生育?那朕给你赐几个美人。”

  “不是。”李煦摸了下鼻子,略微尴尬地说:“儿臣的王妃……是寇骁,从来就是他,一直都是他,儿臣在南越娶的人也是他,并没有什么女子。”

  御书房里一片寂静,除了已经知道这件事的三名武将,其余人都愣住了,在外头偷听的赵公公也愣住了。

  这怎么可能呢?

  皇帝呆愣愣地问:“是他逼你的?”

  “不是,没人能逼得了儿臣。”

  “那你是怎么想的?为了个男人连江山社稷都不要了?子嗣也不要了?”

  “儿臣有个女儿,乖巧懂事,并不稀罕儿子。”李煦强辩道。

  普通人家尚且要拼命生儿子呢,李煦作为江山的继承人居然说出这种话。

  皇帝出奇的平静,也许是被李煦吓习惯了,总觉得他做出什么事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不能接受。

  他指着魏丞相问:“魏延,若顺王这辈子无子嗣,你们也要效忠他吗?”

  “这……”魏丞相拧着眉不知怎么回答,他也吓到了好吗,他知道顺王和寇骁之间有猫腻,也决定忽视这点猫腻,结果没想到他们之间是这样的关系,明媒正娶、三媒六聘,这已经不能算是奸佞了。

  “微臣不知。”他只能如此说。

  “你们呢?”皇帝又问其他人。

  贾平依旧是第一个站出来挺李煦的,“臣以为,此事并不能影响什么,皇室宗亲子嗣众多,可以挑选合适朝廷的孩子过继。”

  皇帝忍不住朝他砸了一枚镇纸,被李煦挡了下来,镇纸砸在他额头上,立即头破血流,触目惊心。

  在场众人惊呼出声:“王爷……快传太医!”什么王妃,什么子嗣,哪里比得上顺王重要?

  这大燕江山几十年后交到什么人手上与他们何干,反正现在有顺王接手,他们觉得很放心,将来的事将来说,也许不用等几十年后,王爷和寇将军就分了呢?到时候娶妻生子不要太简单。

  刘树听到里头的动静顾不得规矩冲了进来,一进门就看到满脸是血的李煦,吓得脸色苍白,急忙跑出门叫了侍卫去把太医请来,再三叮嘱他们:“快去,一定要快!”

  太医来的很快,是被人扛着来的,来了三位,全是太医署资格最老的医者,进门见到那惨烈的画面吓得双腿发软,以为顺王被皇上处置了。

  他们不比朝堂上的文官武将,因此忠心还放在皇帝身上,此时皇帝没发话他们趴在地上不敢有动作。

  贾平拉过最近的一名太医,沉声说:“快给顺王医治,脑袋不想要了?”

  皇帝叹了口气,见李煦那惨烈的面容心情并未好转,“都去给顺王看看,别耽搁了。”

  “喏!”

  虽然血看着多,不过伤的并不重,止血后脸一洗就清楚多了,不过疼还是疼的,李煦推开想给他换衣服的小宫女,朝刘树勾勾手,“你来。”

  皇帝见状脸色又是一沉,等一切收拾妥当,他已经累得不想说话了。

  他让赵公公取来一张空白圣旨,抬手亲笔写下禅位诏书,写完后加盖玉玺丢给李煦,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御书房里恢复了寂静,许久后魏丞相第一个跪拜道:“臣参加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里里外外想起了各种参拜声,李煦扫了一眼圣旨,将它丢给刘树,“收好,明日早朝上宣旨。”

  刘树眉开眼笑,宝贝似地塞进怀里,护的紧紧的,“您放心,奴才今晚不睡觉了,就看着它。”

  李煦看时间太晚了,就安排几位大臣住在宫里,第二天早朝,皇帝破天荒地来上朝了,他许久不曾来,朝臣们就知道今天绝对有大事发生,加上几位大臣被连夜召进宫的消息传了出去,不少人都以为是皇帝身体不行了,没料到还能看到皇帝走进奉先殿。

  “你们说你们的,朕来听听朝会。”皇帝一手撑着脑袋,闭上眼睛假寐。

  大臣们一开始还放不开,时间长了见他不言不语,果然只是来旁听的,这才恢复了往日的生气,敢吵架敢争辩,朝会立即变得乱哄哄的。

  皇帝仔细听了一段,发现乱归乱,但一件事情拿出来争论总会有个结果,只要顺王点个头,争吵声会立即中断,然后赢的那个人变开心的笑了起来,仿佛得到顺王的赞同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一个早朝其实解决不了几件上,不过能拿到朝会上来议论的都是重大事件,有时候几天都议论不出结果。

  眼看时间要到了,皇帝才睁开眼睛,一点一点地辨认底下的官员,大部分还是他提拔起来的班底,也有不少新面孔,其中年纪最轻站的最前面的一个,不知是否就是李煦的心腹纪韩宇。

  他出声问:“哪位是纪韩宇?”

  纪韩宇今天很乖很安静,他事先知道了今天会发生什么事,一个早朝都忙着掩盖内心的激动,因此脑子转的也慢了,听到皇帝的传唤立即站出来,“臣,纪韩宇叩见吾皇万岁。”

  “抬起头来。”

  纪韩宇十足的俊朗青年,穿着蓝色的官袍,戴着黑色的官帽,英姿勃发,如一支青竹立在大殿上。

  皇帝打心眼里喜欢这样气质非凡的青年文士,语气和悦了几分,“朕问你个问题,你想好了再回答。”

  纪韩宇静待听题。

  皇帝想了好几个题目,想考考这个青年,可是一见站在前头的李煦,突然没了兴致,青年再好也不是他的官员了,这个位置再好很快也不属于他了。

  “罢了,宣旨吧。”

  赵公公已经从刘树那里取得了圣旨,他知道,这大概是他这辈子宣的最后一份圣旨了,但心中却有安定的感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即位三十有六年矣,海内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万邦臣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然,朕身体有恙,年近花甲,精力大不如从前,顺王李煦,人品贵重,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朕欲传大位于皇二子李煦,望众臣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钦此!”

  满堂静默,落针可闻,但很快,大臣们纷纷跪拜,对皇帝歌功颂德,对顺王臣服叩首,场面非常和谐。

  皇帝愤然离去,留下一众大臣开始询问顺王何时办登基大典,这大概是历史上罕见的父未亡,子登基的例子了。

  李煦摇摇头,“不急,先让钦天监找几个合适的日子出来再说。”

  散朝后,不少大臣围着魏丞相几人,问:“相爷,皇上为何突然禅位?为何不是先立太子呢?皇上身体看着也没太大的毛病啊。”

  魏丞相被问得烦了,翻着白眼说:“这你们得问皇上去,本官如何知道?”他还沉浸顺王娶个男妃的事情中无法回神呢,哦,现在是新帝了,那寇骁岂不是……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第366章 禅位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