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赐你长宁

  朱棣含泪背身,不愿看去,刀斧手只一刹那就刀起头落,可就在这时,听到一个声音喊:“刀下留人!”

  刀斧手立即就停住了,三军让出一条路,朱高珞和苏小难骑着红梅花匆匆赶到,红梅花轻飘地落在朱棣面前。

  两人拉着手,奔到朱棣面前行礼,朱棣的脸上终于露了一丝喜悦,扶起苏小难说:“小难回来就好了!你可知道,这段时间我有多担心你。”

  苏小难说:“小难也怕见不到父王,这段时间担惊受怕死了,总算回到家了。”

  朱棣笑着说:“好,小难,我们马上就回家。”又拉下脸来,对诸将说:“杀了朱高煦我们就回家!”

  朱高珞跪道:“父王,孩儿刚回来就听说二哥斩杀俘虏之事,所以马不停蹄赶来,孩儿斗胆,请求父王,念其初犯,宽恕这一次。”

  朱棣说:“高珞,你先起来,不必为高煦求情了。”

  “孩儿愿替二哥受罚,请父王成全。”

  朱棣气说:“荒唐,这是军法,给我让开!”

  朱高煦喊道:“高珞,二哥谢谢你了,我以前对你不好的地方,你别放在心上,我走之后,你要好好照顾母妃啊。”

  朱高珞哀求:“父王,母妃就在路上,你至少让二哥与母妃见一面再行刑吧。”

  朱棣说:“见一面又怎样,你叫她不要来了,去送她回去,我朱棣的命令谁也不能违抗!”

  众将士和三军见这般场景也是唏嘘不已,朱棣又说:“刀斧手没有听见吗?”刀斧手犹豫不决,面对朱棣的威严,只得慢慢抬起斧钺来。

  忽一个清丽高扬的女声说:“父王,请在行刑之前听小难一言。”

  朱棣见是小难,语气缓和了许多:“小难,有话说罢。”

  苏小难义正言辞:“二哥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我就想问父王一句,难道父王不是二哥的主帅,不是二哥的父亲吗,属下犯错,儿子犯错,作为主帅和父亲,能置身事外吗?”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骇住了,恐怕这天底下,只有苏小难敢直言这么犯上的话。

  朱棣听了竟没有动怒,有人不禁去偷偷拭汗,只听她又对着三军说:“各位将士,父王爱戴子民,你们也敬爱父王,自起义兵以来,大家同生死,共患难,今日二哥犯错,难道我们就没有过错吗?若我们提醒二公子,二公子一定不会糊涂到侵犯军规,我们都是燕王的爱将,行军打仗是我们的本分,但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也是我们的职责,二哥犯错,我们都有错,要罚,请父王一起责罚我们吧!”说着,跪了下去。

  三军将士被她的言语感染,俱跪了下去,南门前花花地跪了一大片,好比万顷良田一般,又齐刷刷一片整齐呐喊:“请殿下一同责罚我们!”

  道衍悠悠睁开眼睛,脸露一丝微笑。

  朱棣被眼前的场面震住了,眼睛里开始湿润,朱高煦也淌下了一颗热泪。

  朱棣忽然拔出狮口剑,大声说:“众将士请起,今日之事,归根结底,是我朱棣之过。”

  又将乌纱官帽取下,用狮口剑割去一缕头发,有将士喊:“殿下?”

  朱棣说:“我这颗脑袋暂挂在我脖子上,待他日解南京之围,再取不迟,倘日后再有人触犯军规,我朱棣不但严惩,我亦同受惩罚。”

  三军将士齐呼:“燕王千岁,燕王千岁!”

  不一时,有人急报:“殿下,王妃在路上晕倒了。”

  朱棣一震,忙说:“快,小难,高炽高煦高珞,快随我去看看你们母妃。”有人已解开朱高煦绳子,大家合在一团,骑马往内城里冲去。

  燕军进入全面整顿休养,对朱棣来说,郑村坝之战的胜利,除了李景隆的无能、南军对北方天气的不适应,还有赖于部将的英勇作战,这其中,除去自家人外,张玉、马和令他最念好,马和有参透战机的功劳,张玉在战场上奋勇当先、槊血满袖的气概更是叫人惊叹。

  燕军在北平城里庆功了一夜,朱棣才回到翠瑾园,徐王妃心疼地为他擦拭伤口,朱棣说:“爱妃,这次多亏你,保北平城无虞,才叫我安心打郑村坝一战!”

  徐王妃说:“这功劳算不得我,要算也是北平的百姓们。不过说起来,倒是苦了高炽这孩子,他四处奔波,恳请百姓们守城,又坚守在城楼上,一夜也未合眼,做起事来分寸有度,比你不差!”

  朱棣感叹说:“高炽自然是首功,可爱妃带领百姓在城上掷瓦抛石,也令朱棣感激!”

  徐王妃说:“当时情况非同一般,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朱棣拿着徐王妃的手说:“这次郑村坝一战,我曾几度以为见不到爱妃了!”

  徐王妃说:“王爷一向英勇,可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

  朱棣说:“唉,这次可是我胜得最辛苦的一次,若不是张玉和马和,北平城也难保现在这样安宁!”

  徐王妃说:“王爷要好好答谢这些与你死生相随的将军才是!”

  朱棣说:“马和我一直不知道赏他什么,他在郑村坝立了大功,要是郑村坝可作为封地,我自然就封给他。”

  徐王妃说:“郑村坝既然对王爷这么重要,对马和那么重要,那不如将郑字给他。”

  朱棣眼睛一亮:“爱妃点醒我,赠马和一个郑姓,比天下的宝物都好!”又试探着问:“爱妃以为,张玉该给什么?”

  徐王妃说:“只有一个郑字,总不能都姓郑!”

  朱棣笑着说:“我有个主意,望爱妃同意才是!”

  徐王妃问:“你赏部下,要我同意什么?”

  朱棣说:“别的好说,只是这件事非爱妃同意不可。”

  徐王妃疑虑说:“你倒是说来听听!”

  朱棣说:“我想招张玉为女婿!”

  徐王妃一怔:“女婿?”

  朱棣说:“爱妃没有听错,长宁已长大成人……”

  徐王妃怒声打断:“不行!”

  朱棣握着她的双手:“爱妃这是为何?”

  徐王妃抽出手来,背向一边。

  朱棣笑着说:“我知道爱妃的心思,你一定是嫌张玉出身,可我想过,英雄不问出身,张玉有勇有谋,一表人才,将来的功勋,必直追你父亲徐达公。”又扶着她的肩膀,望了她一眼,见她拭着眼泪,忙说:“爱妃何以流泪啊?”

  徐王妃说:“王爷,长宁虽不是我的亲生女儿,可我待她亲生的一般,你赏部下,犯不着用你女儿来赏,我是替长宁委屈。”

  朱棣叹息一声,又将她拥入怀里,幽幽说道:“爱妃心慈仁爱,是我朱棣之福,爱妃可记得,你十五岁成为我的结发妻子,你又曾想过我朱棣是什么样的人,将来对你好也不好?若朱棣是个懦夫,是个无情的人,你这一生岂不孤苦终老。但恰恰在朱棣心中,在那一刻,十七岁听闻□□皇帝和徐达公提亲,要将徐达公的好女儿嫁给他那不成器的四子朱棣之时,就发下誓言,这生这世都不负爱妃。”

  徐王妃抱紧他,失声哭起来:“王爷,感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容忍和爱惜,我终生都无以报答。”

  朱棣说:“我要爱妃报答什么。”

  徐王妃说:“我明白王爷的心意。我也同意长宁的婚事。”

  朱棣说:“张玉忠肝义胆,有德有信,长宁若嫁给他,我朱棣放一百个心。”

  徐王妃趴在朱棣怀里说:“我也是。”

  燕王要将长宁嫁给张玉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在北平城里传开了,徐王妃听罢,自然知道是朱棣有意传出去的,一时燕军士兵奔走相告,士气大阵,成群结队的同袍又去向张玉拜贺,可在张玉住宅却死活找不到他的人影,原来张玉听了这个消息竟飞马去了燕王府,径直往虎踞园奔去,见到朱棣就伏地说:“殿下,请殿下收回成命!”

  朱棣大惑不解:“张玉,你起来,你叫我收回什么。”

  张玉仍仆伏着说:“殿下是不是想将长宁郡主嫁给末将,这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朱棣原以为张玉是来答谢他的,本来高兴的一张脸瞬间就冷掉了:“这有什么不可,你是嫌长宁不配你?”

  张玉急说:“不是,不是!”

  “那你是怕自己不配?”

  张玉结巴说:“不,不,我……也不是。”

  朱棣早看了出来,说道:“既然都不是,那就是我朱棣不是了。”

  张玉昂首辩解:“殿下,张玉是一介莽夫,长宁郡主是金枝玉叶,我张玉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娶郡主!”

  朱棣吼道:“张玉,我今天就给你一百个胆,一百个不行,就两百个,两百个不行,就三百个!”

  张玉一时被震动了,痛喊了一声:“殿下!”

  朱棣说:“自起兵以来,大大小小战事,你张玉冲锋在前,临危不惧,就说郑村坝一战,非你张玉,一马当先,令敌军胆寒,你说你一身是胆,怎怕了一个小小朱棣之女。”

  张玉感激涕零:“殿下,末将必为殿下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朱棣说:“肝脑涂地就不必了,你肝脑涂地,长宁岂不守活寡了。”

  张玉暗自笑了,喜悦不禁浮于脸上,朱棣欲将他扶起说:“张玉,今后可不能再叫我殿下了。”

  张玉却不起身,说道:“殿下,张玉不敢违逆您的意思,只是张玉有一事相求,您若不答应,我就不起来了。”

  朱棣问:“请讲!”

  张玉说:“请殿下成全张玉,待奉天靖难成功后,张玉自会厚着脸皮,来向殿下讨娶长宁郡主。”

  朱棣顿了一下,又缓缓说道:“这样也罢,不过,奉天靖难不是一天两天之事,你也不能让长宁等着你,等到她人老珠黄岂不糟糕,你打仗之余,多到长宁的园子看看她,这是我的命令,你若不去,今后我也不让你上战场了。”

  张玉说:“殿下放心,我一定常去拜见郡主。”

第146章 赐你长宁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马鬃白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红马鬃白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