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记得

  青果及蜜饯带动了多方面买卖的发展, 仅六年的光景,孟阳县就从下等县升为中等县, 再是上等县, 而伏修谨也因为治理有方, 被召回京。

  回京前夕。

  锦绣左手牵着老大, 右手牵着老二, 朝着屋里喊着:“你快点!”

  “快点!”

  “快点!”

  两个小家伙纷纷附和。

  伏修谨匆忙走出来, 手里拿着一件斗篷顺势披在了明锦的身上, “臭小子,每年季节一变换就着上风寒。”

  “谢谢爹。”

  明锦的声音听起来比平时要软绵无力,伏修谨心一软,瞬间把所有责备的话语都吞了回去,一把将他抱了起来,又牵着锦绣。“走吧。”

  锦绣低头看着明筝, “你也想抱着?”

  明筝点点头, 锦绣便弯腰把他也抱了起来, 一家四口,携手出门。

  马车徐徐而行, 车声辘辘,扰得锦绣愁眉锁眼。伏修谨低声安慰着:“还会再见的, 岳父和大哥不就经常到京城么?”

  锦绣靠着他, 眸里映着两道嬉闹的小身影,“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所行之处冷冷清清, 心里想的都是何时才能回京,如今真的要回去了,又觉得舍不得。”几日前他们接到回京的批文后,已经慢慢调整好了心绪,但直面别离,又是另一番滋味,忧思弥漫,不由自主。

  “我明白,我都明白。”伏修谨握紧了锦绣的手。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谁又能马上说得清呢?也许往后的日子里,他们还要一次又一次去面对,但他心中坚定,他与她的方向始终一致,这就足够了。

  马车行至宁宅,锦绣爹娘已经迎在门口,也不知等了多久,暖风拂乱了他们的发丝。锦绣远远看着,便是心里一酸,“感觉爹娘比上次见着时憔悴了一些。”

  “你看错了,岳父那是昨日与我喝酒还没醒过神呢。”

  “交接公务就交接公务,你怎么老拉着我爹喝酒。”

  “昨晚可不是为了公务,岳父大人一句话就重复了一整晚,让我照顾好你们母子。”伏修谨说着,已将明锦玩热了脱下来的斗篷重新给他披上,又嘱咐两个儿子,“一会儿进去了可不准胡闹啊,特别是你伏明锦。”

  “知道了。”两儿子见他爹这般严肃,乖巧齐声应答,转头就见外祖父祖母已经站在马车外边,又甜甜喊着:“外祖父、外祖母。”

  “哎!”锦绣爹娘一人抱着一个,又回头冲着锦绣和伏修谨意有所指道:“一会儿千万别吃那盘青果糕。”

  “为何?”锦绣脱口而出,身侧响起伏修谨了然的声音,“是宁璠做的吧?”

  锦绣娘哈哈笑了几声,“璠璠说他时常会去跟着你学习,看来不是胡说的。”

  “三哥怎么忽然想下厨了?”锦绣跟伏修谨走在她爹娘身后,小声嘀咕着。伏修谨却是一副不认同的模样,“就是不知道他打坏了厨房多少东西。”

  锦绣无奈地叹了口气,似乎她的夫君与她三哥看起来一直不怎么对付,但又时常见这两人坐在一起品茶、下棋,虽然……下棋时还是那么剑拔弩张,谁都不让着谁。

  一家人刚穿过游廊,宁璠就跑了过来,一把从伏修谨手里拉过锦绣,“小妹快来,我有惊喜要给你。”

  伏修谨紧随其后,腹诽:是惊吓吧?

  锦绣任她三哥拉着来到了大圆桌前,那一盘品相并不怎么样的青果糕在满桌美酒佳肴的衬托下显得异常突兀。

  “小妹,你快尝尝。”宁璠夹起一块青果糕放到小碟子里又递到了锦绣面前,满脸得意道:“我亲自给你做的。”

  锦绣刚抬起手,伏修谨已经先一步将碟子抢了去,又嗤了一声:“你怎么不吃?”

  “我吃过了!”宁璠大方不跟伏修谨计较,而是又夹起了另一块递给锦绣,“小妹,尝尝你三哥的手艺,保证你以后再吃着青果糕便能马上想到我。”

  “怕是吃完以后再也不想吃青果糕了吧。”伏修谨适时补充了一句。

  锦绣嗔恼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在左边满是期待,右边满是嫌弃的目光下,缓缓拿起了碟子里的青果糕,就在这时,忽然探过来一颗小脑袋,就着锦绣手里的糕点咬了一小口。

  众人纷纷侧目,看着明锦。

  明锦嚼了两口,神情忽而变得让人捉摸不透,随后又再嚼了几下,硬生生地给吞了进去,之后二话不说,取下锦绣的青果糕,放到了宁璠手里,“给三舅舅吃。”说完,便是拍拍手一溜烟跑了出去。

  “不是吧!我方才尝过的,没那么难吃啊?”宁璠哀嚎。他不过是想在小妹临行前送她点心意,想着她什么都不缺,就下了厨房叫人教着做了她最爱的点心,但似乎恰得其反了?

  “我来尝尝。”锦绣见着宁璠一脸苦恼,笑着拿起了一块糕点。其实,她主要也是好奇到底有多难吃。

  “如何?”宁璠双手撑着桌子靠过去。

  “咳咳!”锦绣拿起茶盏喝了一口,掩着嘴咽下了糕点,“我想起还有话要跟爹娘说。”话音刚落,也是如明锦一般模样,小跑着溜了出去,剩下伏修谨与宁璠面面相觑。

  花园前,锦绣的爹娘正蹲在地上陪着几个孩子玩着,而宁爹向来严肃的脸上还带着无声的笑容。

  锦绣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慢走过去。道别本就悲伤沉重,谁都不愿絮絮叨叨多添压抑,但有些叮咛嘱咐还是忍不住要说出来,她走过去,轻轻喊了声:“爹、娘。”

  “瑜儿。”锦绣爹娘站起身,又朝着她挥挥手,“过来坐。”

  锦绣走过去,她的爹娘同时让出了位置,让她坐在中间。许是见景生情,锦绣娘又开始唠叨了起来,“你小时候最喜欢在这里玩了,也不知你京城的家中可有……”

  “咳!”宁爹隔着锦绣拍了一下,锦绣娘的声音就渐渐弱了下来,但停了一下,又喃喃道:“怎么会没有呢,京城那般繁华。”

  “哎你怎么还说!”

  “不说就不说。”锦绣娘将锦绣的手牵过来,他们与女儿失散多年,感觉才刚认了回来就要分别,万般不舍交代着:“别的爹娘也不多说了,就是想告诉你,以后都要开开心心的,心里想什么就去做,就去买,咱宁家养得起你!还有,若是想家了,提前写个书信,让你哥哥去接你,明白吗?”

  锦绣点点头,她当然是更希望爹娘能与她一同回京,孝敬他们终老,但也知道这不可能,宁家祖辈都生活在这里,她又怎能自私要求爹娘放下家业和亲友随她回去呢。

  “爹、娘。”锦绣一手握着一边,“家业有哥哥们操持着,你们不要太劳累,春末夏初时趁着天朗气清来京城小住,让明锦和明筝好好带你们逛逛京城。”

  “我们会过去的。”宁爹是个商人,经常出去,见得多了,自然考虑的也更长远一些,“小伏是个好孩子,对你和孩子都尽心尽责,但京城局势复杂,这一趟回去,他避免不了要迎来送往。近来听到些消息,正是众皇子夺嫡之时,一些稍有权利又站了队的老朝臣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都在瞄着新起来的年轻势头,争相拉拢,从口头承诺,到珠宝金银,还有美婢艳妾……”

  “爹,你放心吧,修谨他会处理好的,你们相信我。”这种事他们离京之前就已经历过一次了,不过为了不让爹娘担心,锦绣没有再说下去。

  “我们当然相信你,也相信女婿。”锦绣娘接过话,经过这几年的相处,可以说,不管是在仪表还是品行方面,她对于伏修谨这个女婿不能更满意了。但末了还是跟宁爹想法一致,肯定道:“总之,我们一得空就会去京城看你的,绝不让我们家的女儿受一丁儿委屈。”

  锦绣由牵着爹娘的手改为搂着他们的胳膊,应答着:“好!”

  三人正说着话,只见宁璠从屋里走了出来,挥手喊着:“爹娘,小妹,人齐了,回来吃饭吧。”

  锦绣牵着爹娘,向着那其乐融融之处走去。

  家宴结束,伏修谨一回来又马不停蹄与县衙众人交接着其他的公务。

  三日后,一家四口带着老仆与小厮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伏修谨原本想低调离开,但一大早上孟主簿就率着众县吏候在了门口,东儿、南南及厨娘也是红着眼眶依依不舍。而让他们最意外的是,马车行至县门口时,竟围满了乌泱泱的人群。

  众人纷纷挥手道别,感谢不舍的话不绝于耳。

  锦绣撩开车帘,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陈婆子,整个人比上回见到时要精神许多,深受触动,锦绣拍了拍伏修谨,示意他看过去,“你看,陈婆子也来了,你还记得她吗,就是……”

  “我记得。”他当然记得,他记得关于她的一切。

  这一回,不仅是锦绣,就连伏修谨也是十分感动,同样回以众人挥手道别,两个小孩有样学样,也跟着动了起来。

  马车渐行渐远,身后的声音也越来越小,锦绣放下车帘,耳边只剩下辘辘车轮声。她也不为何,如此听着,便有些心慌。

  “怎么了?是不是担心过几日坐船头晕?”伏修谨发觉锦绣脸色不对。

  “有点。”锦绣俯身靠过去。

  此时的高墙之内夺嫡伏蛰,硝烟四起。从这一方清净之地离开,他们要面对着的不止是路途的颠簸,还有那席卷而来的汹涌暗流。

第61章 记得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侯府大丫鬟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侯府大丫鬟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