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村(1/3)

 过了几日,书院放假了,柳应渠十分高兴。刘夫子给两个徒弟准备了几本书带回去看,还有几套试卷,最后是一套衣服。

 “回去好好学,别丢我的脸。”刘夫子板着脸说。

 伍生说道:“谢夫子教诲。”

 柳应渠:“……”这也能叫教诲?

 说起来柳应渠已经接到了沈清梧做的衣服。有十套,包括里面的和外面的,还有五十本书。

 人是没在,衣服是那个驾着马车的李叔给的。

 柳应渠有些疑惑:“清梧怎么没来?”

 “少爷跟着老爷回老家去了。”

 沈清梧的老家在云水县城,沈家祖祖辈辈都在那里,他们一年会回去三四趟。

 柳应渠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看着这五十本书柳应渠头又开始痛了。

 在书院里要看书,回家了还要看书,柳应渠他有点厌学了。

 柳应渠去了山脚下,村里的牛车还没有来。他要去陈家铁铺扛筒车,就他这小身板不行。

 陈老汉也厚道,指了指对面:“柳公子,你去巷子里找几个力气大,付给他们十几文钱就帮你扛回去。”

 “也好。”柳应渠去山脚写信也有些铜钱,不然让他去杠估计得走到年末。

 柳应渠背着背篓去做村里的牛车,叫了一等一等的八个壮汉,扛着筒车。

 “应渠,你这孩子要扛这么大一个轮子回村啊。”万婶子进城里来买果脯和糖,家里的小孙子吵着要吃,最近手头宽松就来县城里买。

 “万婶子,这是筒车,能灌溉田地不用人再去灌溉,是好东西。”柳应渠和壮汉们说家里的路线被听见了,也就回了万婶子的话。

 “应渠你这么大个轮子能灌溉什么地。”万婶子笑道,完全不信。读书人就读书人行了,对农田有什么了解。

 “十几亩应该可以。”柳应渠说道。

 八个壮汉很给力,柳应渠回到家时,筒车已经到了。

 柳云愿正摸着:“哥,你买个大轮子玩?”

 “对田里有用。”柳应渠把自己的包袱放下,筒车就搁在院子里放着,柳应渠看了一眼鸡圈里的鸡,大了一圈。

 小鸡一般养五个月左右就能产蛋了,六个小鸡再加上三个老母鸡,一只鸡蛋三文钱,到时候一天也有二十几文的收入了。

 “哥,你那蘑菇方子卖了十两,我去山上采蘑菇和草药也赚了五百文。”柳云愿兴奋的说。

 “有钱赚就好。”

 “家里还有肉,今晚我们吃肉。”柳云愿从井水上方的桶里取下肉来。

 “娘见你回来一定很高兴。”柳云愿干活利索,衬托得柳应渠很废。

 “我帮你洗个菜。”柳应渠不会生火,就端了个小板凳在院子里洗菜。

 柳云愿等锅热了开始放猪油,噼里啪啦的声音吸引了柳应渠。

 很快出现了翻炒肉的气息。

 “最近家里怎么样?”

 “老样子,娘还在地里忙,我也去,只是中午和晚上就回来煮饭。”

 柳应渠看见柳云愿手上老茧,心里有些波动。

 “娘说今年可能收成不好,交了赋税后,剩不了多少。”

 柳应渠心想那今年就不交。

 “云愿,帮我提水,我腿伤了。”一个声音突然在门外响起。

 宋婶子哎呀一声今天倒霉在田埂上摔倒了,这一条腿有些肿痛,家里还等着吃饭,只能来找找柳云愿帮帮忙。

 宋婶撑着墙,半晌从柳家院子里走出来一个穿着长衫的俊美的男人。宋婶子一时间没认出来是柳应渠,结结巴巴的说:“你、你什么人啊,从柳家院子里出来?”

 总不会是柳云愿的相好吧?柳云愿这孩子没这么大胆。

 “宋婶,我是柳应渠,云愿在做饭,我帮你去提水。”柳应渠温和道,也不多说,就把地上的两桶水给拎了起来。

 “提哪去?”

第22章 回村(1/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薄情书生郎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穿成薄情书生郎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