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忽感的心寒(2/2)

 ---

 新区勇立潮头的蓬勃发展,不仅吸引来大量的优秀人才,相应地也引来、留住了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商业店铺的经营人以及餐饮服务业勤勤恳恳的打工者,这使得新区的常住人口相比二十多年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增涨。

 这为新区倍添欣欣向荣气象的同时,也让医疗资源显得有那么些局促,不仅三甲医院的床位一床难求,就是口碑较好的二甲医院床位也相当紧张。因此就算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寻常病症不是很严重的,一般也不太可能给予住院待遇与床位。

 发烧加烫伤的郑阿昌被赶来的于阿秀与廖远英送到医院后,就算联系了孙女亚娟,接受过急诊外科伤口处理与内科诊疗后,也只能坐在急诊留观室的座椅上,

 还好,新区各级医院的门、急诊环境与设施设备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与完善,早已不像以前老式卫生院那样简陋。留观室里中央空调恒温保持着室内的温度,比郑阿昌舍不得暖空调的家里反而显得暖和,有着软垫的座椅可以放下靠背,撑起脚撑,让郑阿昌可以半躺半靠。

 “廖书记,你明天还有许多工作,快回去吧。郑阿公这里,一个人守着就可以啦。”于阿秀看护士为郑阿昌输了液,就劝满面倦色的廖远英。

 “你身体也不算好,还是我联系两个志愿者来轮流陪护比较好。我再多喊一个陪你回家。”熟悉小区多家居民情况的廖远英,也心疼孤身一人的于阿秀,拿出手机就要联系相熟的志愿者。

 于阿秀就争取,“志愿者多数家里有老或有小,不适合长时间陪护的。我一个人,又没小辈照顾,一个人吃饱,全家不愁。就不要打扰他们啦。等郑阿公吊好水,我与他一起拦辆出租车回去就可以。你快回去吧!你家里也有老人与孙子呢。”

 廖远英拗不过她,想起郑亚娟也在医院里值班,只好关照几句,又为他们买来夜宵与瓶装水,方离开了医院。

 郑阿昌不好意思,强撑着给亚娟打了电话,让她过来陪护自己,以便于阿秀能够休息。可两瓶液体输了一瓶半,郑亚娟方脚步悠悠地赶到。

 向急诊医院问了问自家阿爷的情况,她面色轻松,坐到郑阿昌身边,为他剥桔子,“阿爷,一直讲你:自己不会照顾自己。气温变化,就多穿一点,手上烫伤么,自己也要学会及时处理。你有血糖高,自己不用心,弄出大事体来怪谁人也没用啊。”

 于阿秀听着这话心里不舒服,以长辈的身份轻责亚娟,“你阿爷年纪大了,许多方面自己也想不到,需要你们小辈多关心的。”

 郑亚娟笑了一声,低了头,将剥好的桔子放在于阿秀的手里,“是啊,可阿爷的小辈也不是我一个。两个阿叔家的堂阿弟,有多少时间没来过了,平时更是一个电话也没,不相信,你问问我阿爷。”

 别说郑阿昌,就是于阿秀,听着这话,都感觉那中央空调的温度失效了一样。

 ---

 “我说大哥,你这几年,自己一年到头不回家,光顾着在外挣钱不算数,这两年还带着大嫂子一起跑。咱妈又不让找小存,那照顾她就变做我一个人的事了,是吧?”

 “你咋不想我们刘建的腿呢?我家里两个小的还不到五岁,这个哭那个喊的,咱妈身体又不好,帮点家务不是心慌就腿软,你和嫂子又不帮衬,我们的日子可咋过?”

 临近年底,刘强与老婆两个人终于兴冲冲回了乡。每个人拖着两个新款式的拉杆箱不算,还有大包小包带给儿女的礼物。

 在他俩终于去兄弟刘建家看望母亲吴秀枝的时候,刘建夫妻忍不住再次怼起了衣着光鲜的大哥夫妻。

 刘强夫妻对于兄弟一家的“酸味”听惯见惯,完全无所谓。简单问过了吴秀枝的身体,递过自认为不错的礼品,闲聊几句,就想离开。

 刘强内心的理由很心安:刘建的腿疾是娘胎里带出的,又不归他负责。而老母亲一直心疼刘建的残疾,那心力一直偏着使在刘建身上,小时候有斤糖也是刘建吃一多半,那现在到养老的时候,也该刘建多出力。

 更何况,放着在大城市凭技术更能挣钱的小兄弟季存,母亲能依靠、能要求赡养偏偏不让找,那还怪谁?刘建要找也该找季存啊!

 “那行,明年我也扔了两个娃,到城里打工挣钱去。你和刘建过得咋样,我也不管了!告诉你,你别留我”刘建媳妇往吴秀枝面前扔了端来的花生筐子,冲刘建甩了话。

 看着大儿子与媳妇一身光鲜、满面得意,说说笑笑地离去,再看二儿媳满脸气愤与不满与刘建置气,吴秀枝感觉没烧热的屋内,更冷了!

第107章 忽感的心寒(2/2)

-/-

上一章 返回列表

更多好书

天年有颐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天年有颐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