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万世之功

  “回曦昭容, 还没有。”福生如实回答。

  廖青青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你回去吧。”

  “是。”

  福生走了。

  廖青青命荷香拿来大魏域志和地图,她坐在桌前细细看着,东辽县地处大魏朝东北处, 地域辽阔。

  虽然冬季严寒,但一向令景礼帝省心。

  可是这次却不同了,眼下已经是春季, 东辽县还在受雪灾影响。

  可见接下来东辽县半年都会受到影响。

  眼下是冻死,过段时间可能就是饿死了。

  景礼帝必须得拨款救灾才行啊。

  廖青青不由得皱紧眉头,在梨声阁里想了各种办法,到了晚上的时候, 景礼帝有些疲倦地回来了。

  “皇上。”廖青青上前迎接。

  景礼帝看见廖青青, 烦恼不由就少了大半。

  廖青青主动拉着景礼帝的手。

  景礼帝身心轻松许多,问:“用膳了吗?”

  “还没有,皇上也没有用膳吧?”

  “嗯。”

  “我们一起吃。”

  “好。”

  “等一下。”廖青青忽然又道。

  “怎么了?”景礼帝问。

  “皇上, 你跟我来。”

  廖青青拉着景礼帝的手, 走向梨声阁的小房间, 一进房间就看到房内摆着的几口大箱子, 一打开里面不是黄金就是白银,还有一些首饰珠宝的。

  景礼帝好奇地问:“你这是做什么?”

  廖青青道:“皇上,这些都交给你。”

  “交给朕做什么?”

  “去赈灾啊,不是说东辽雪灾吗?”

  廖青青说的很真诚,景礼帝越发受到触动, 他做皇帝数年,年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后宫妃嫔多是一味地讨好安抚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廖青青这样,直接把全部家当拿来赈灾的。

  “都拿去赈灾了,你花什么?”景礼帝问。

  “嫔妾本来就花的不多,以后不打赏就是了。”

  “不怕宫婢太监们说你抠门?”

  “说就说呗,嫔妾宁愿他们说嫔妾抠门,也不愿意东辽那边再有伤亡。”廖青青像是铁了心一样。

  景礼帝心头顿暖,伸手将廖青青揽入怀中道:“青青的心意,朕和东辽百姓心领了,雪灾的事儿你不用操心,朕已经命人开仓赈灾,相信过几日就能收到好信息了。”

  “那皇上为什么还皱着眉头?”廖青青纤细的手指伸到景礼帝眉间轻轻地抚弄。

  动作轻柔又温暖。

  景礼帝眉心稍稍舒展,道:“朕是担忧那些饥寒交迫的百姓。”他向来看重老百姓的生命,又道:“也不知其他地方,今年可好。”

  “皇上既然已经开仓赈灾,那么他们很快就能拿到皇上的恩赐,老天爷看到皇上的这份心意,也会厚待大魏的百姓。”

  这话景礼帝听的身心熨贴,低头吻了吻廖青青的额头,心里舒坦多了。

  但是记挂着东辽县的事儿。

  毕竟人命关天。

  晚膳时,景礼帝用的不多。

  之后又坐在案牍前批折子。

  廖青青陪伴了一会儿,实在疲惫,便径自去睡了。

  次日一早,天气晴好,阳光灿烂,

  东辽县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说是雪已经停了,当地一些官员富绅摆粥救济百姓,东辽县也开仓赈灾,缓解了燃眉之急。

  景礼帝听后稍微轻松一些。

  可是下午又收到一份奏折,说是南边又起了涝灾。

  这才刚进入春季,就发生了涝灾,别说景礼帝发愁,各个大臣也跟着发愁,紧急议事,元辅奔波,工部、兵部、吏部和户部各出政策,抓紧时间,加派人手除了赈灾之外,治疗水患又防止有贼人趁机作乱。

  一时之间,朝臣异常忙碌。

  景礼帝更是日夜忙碌。

  他没想到今年开年就这么多事,在他登基之前,他就读过许多历史过往,总结过一些规律,比如雪灾、旱灾、捞灾不会单独而来,往往伴随着各种疾病,最普遍的就是咳嗽、发热,可怕的则是瘟疫。

  景礼帝怕就怕瘟疫。

  他连下数道圣旨,提醒官员,注意各种疾病的防护。

  甚至拨了重金在医药方面。

  也许是景礼帝的重视感动了上天。

  接下来数日,各个地方皆是阳光明媚。

  有阳光就是好兆头。

  所有的事情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景礼帝长松了一口气。

  廖青青跟着放心下来。

  这时候农物司那边的小太监又过来找廖青青。

  廖青青询问:“何事?”

  小太监高兴地说道:“司长派奴才来告诉曦昭容,土豆明日就要收获了。”

  “明日?”廖青青这些天一直关注着各个地方的灾情问题,都忘了诸州一千亩土豆收获的事儿,于是道:“你们司长抽看过土豆了吗?”

  “抽看过。”

  “长势如何?”

  “司长说,比在农物司长得还要好。”

  廖青青笑道:“好,本来我想同你们一起去收土豆,但是近来我身子不便,你同司长说一声。”

  “是。”

  “对了,皇上知晓吗?”

  “司长递了折子上去,皇上最近忙碌,也不知道看没看。”小太监道。

  “好,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是。”

  小太监走后,廖青青唤来梨声阁的嬷嬷,去年她不止一次和景礼帝说她爱种菜,又屡次立功。

  景礼帝不但赏了她银子,还赏了她一百亩田地。

  去年诸州县种土豆时,她也派人种了一百亩的土豆,眼下是该收获的时候,于是她命嬷嬷出宫去寻找人收土豆,她则在梨声阁估算出今年土豆的收成。

  她自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将雨伞花培育出土豆。

  又和户部尚书、农物司司长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继续试验、培育土豆,所有生产出来的土豆、从西北采购过来的大量雨伞花,稀稀疏疏地统统种入土地中。

  总面积为一千一百多亩。

  按照上次亩产量一千斤来算,这次土豆收成大约是一百一十万斤。

  一百一十万斤?!

  五百五十吨?!

  这也太多了吧?

  数日之后,户部尚书在勤正殿上,将土豆收获一事儿,禀明景礼帝。

  景礼帝震惊了。

  一众朝臣根本不相信。

  户部尚书慷慨激词解说土豆的生长过程,收获优势,并且详细地阐明了曦昭容廖青青的功劳。

  诸州一千亩土地上种植的土豆,除了不远千里从西北运过来的土豆花之外,更多的都是曦昭容培育的土豆茎块,在场的朝臣都是吃过土豆的。

  吃过是吃过,还挺好吃的。

  但是一千亩的土地总产量达到一百多万斤,这事儿根本不可能,要知道平时种麦子、大米和谷子一千亩能够收个三十万斤,那都是大丰收了。

  很明显户部尚书在夸大事实。

  为何要夸大?

  自然是为了曦昭容。

  户部尚书是出了名儿的曦昭容党,坚定地拥护曦昭容为本朝皇后。

  这个曦昭容为了当皇后,还真是不择手段,竟敢动到了国之根本上了。

  一些朝臣就看不过户部尚书了,在朝堂之上,就开始拿出古往今来的种植范例,坚定地表示土豆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产量,否则的话,以后就不会闹饥荒了呢。

  同时大力地抨击户部尚书,含沙射影地说曦昭容。

  抨击户部尚书可以,映射曦昭容就不行,景礼帝当即就摔了折子。

  大殿内一片死静。

  户部尚书冒死道:“皇上,臣所言句句属实,若你们不信,眼下便可去诸州一看,那儿的土豆,到此刻还没有运完,若臣有一句谎言,臣愿一死!”

  “去诸州!”景礼帝气的大声道。

  其他朝臣想阻止景礼帝,但见景礼帝满脸怒火,一个个都不敢说话,当即就集结侍卫士兵,预备车马,浩浩荡荡去往诸州。

  不过因为出宫仓促,马车数量不够,朝臣们四五六七八个挤一个马车的甚多,他们也不敢多说。

  默默挤着。

  谁让他们的圣上圣心难测呢?

  景礼帝独自一个坐一辆马车,他心里隐隐有些兴奋,他相信户部尚书说的,因为他相信他的青青。

  诸州县靠近京城,一路官道,不过一个时辰就到了诸州县一千亩试验田所在地。

  景礼帝先下马车。

  朝臣们一个个跟着下了马车,还没有扶好头上的乌纱帽,就被不远处的景象惊呆了。

  一往无际的田野上,一个又一个的人影儿,或者弯腰劳作,或挎起篮子,或背起布袋,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笑容的来源则是一座座堆积如山的土豆。

  马车无法进试验田,因此他们是在官道上下马车,跟着景礼帝一步步朝试验田走去,越走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满地满山都是土豆。

  都是他们很喜欢吃的土豆。

  一抬眼看见农物司司长正在组织大家收土豆,农物司司长也在同时看到景礼帝,愣了一下赶紧向景礼帝行礼:“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在收土豆的老百姓早就注意景礼帝这些人了,他们虽然临近皇城,但是从来没有见过皇上,这次皇上和曦昭容弄了土豆出来,既好吃又抗饿,他们早就把景礼帝和曦昭容当神一样崇拜了。

  此刻听农物司司长说是皇上,一个个赶紧丢下手中的活,齐整整地趴在地上跪拜:“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没有受过训练的呼喊,声音并不整齐,景礼帝听的却是分外激动,他待民重视,自然也希望民重视,听到如此真诚的声音,他格外喜悦,不由得就想到了他的青青,这些都是他的青青给予的。

  不过,眼下不是想青青的时候,他开口询问农物司司长问:“你怎么在这儿?”

  “回皇上,微臣是奉曦昭容之命,过来监督。”

  “曦昭容?”提到廖青青,景礼帝总是分外感兴趣。

  “是,曦昭容说这是诸州老百姓第一次收土豆,怕他们有不懂的地方,命微臣前来监督,并且观察一千亩土豆上土豆生长情况是否有诧异。”农物司司长据实以告。

  景礼帝听后点点头问:“亩产量多少?”

  “一千斤以上。”农物司司长笃定地说道。

  一个时辰之前,朝堂之上的杠精朝臣听到“一千斤以上”,没有了不屑与不信,而是彻彻底底的震撼。

  震撼!

  他们活了半辈子了,第一次见一种农作物可以亩产量一千斤以上的,这、这这种发现得救活多少人啊。

  这简直、简直就是万世之功啊!

  他们一面震撼一面又惊叹,这个万世之功的主儿是曦昭容,他们是不愿曦昭容当皇后的,可是眼下皇后之位非曦昭容莫属了。

  他们的目光从土豆上移向景礼帝。

  景礼帝嘴角带笑,连说三声好,接着大声道:“赏,重重有赏,赏户部尚书朱怀仁黄金千两,九银杯一件。升农物司长刘忠义为农牧司司长,白银千两,赏诸州县千户百姓每户百斤土豆,赏曦昭容廖氏——”

  对他人的封赏,景礼帝顺口就来,到了廖青青这儿,景礼帝忽然一顿,目光扫过一众朝臣,像个使坏得逞的孩子一样,眼中尽是得意。

  接着面色一凝,慎重地说道:“曦昭容廖氏,出身于书香之家,温娴良善,德行俱佳,心系百姓,田垄之间创造万世之功,与朕共为百姓出力,此为国母之行,立,廖氏为皇后,不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曦昭容成皇后了?

  户部尚书和农牧司司长首先反应过来,诚恳地跪地磕头:“谢谢皇上恩典,皇上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土豆一事令曦昭容在民间的名气不输景礼帝,早有人私下讨论过曦昭容当皇后就好了,如今曦昭容真升为皇后了,一个个老百姓像是愿意得以实现了一样,跟着跪下高喊。

  一些反对立廖青青为皇后的朝臣,在两百万斤的土豆面前,根本硬气不起来,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统统下跪接受。

  景礼帝见状,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转头看向皇宫的方向,这时候廖青青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旁边坐着荷香。

  荷香正低头做小鞋子。

  已经做好一只。

  廖青青拿了过来,道:“这也太小了吧,还没有我手大。”

  荷香道:“小孩子就是这样的,脚特别小。”

  “是吗?”廖青青很少接触孩子。

  “是啊,奴婢问过嬷嬷的,不会错的。”

  “行吧,那你就继续做吧。”

  “嗯,奴婢做好了小鞋子,还给小皇子做衣裳、袜子。”

  “小皇子,万一是公主呢?”

  “那奴婢都做。”

  “行。”

  荷香低头做着。

  廖青青在旁边吃着点心,看着书。

  没一会儿,福生举着圣旨带着一众太监宫婢进来了,尖声道:“圣旨到——”

  作者有话要说:  ——

  读者:皇上,你的皇后有包子了!

  景礼帝:啥?

  读者:日天!你媳妇儿怀孕了!

  皇上:!!!

  ——感谢大美妞名字好难取的地雷,么么哒!

第五十四章 :万世之功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皇上有疾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皇上有疾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