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结局

  二十年后, 大宋都城汴京。

  霸武侯府,

  一个穿着劲装梳着妇人头面容较好风姿不凡的年轻小娘子,提着一把与她纤细的身姿很不相符的大斧头, 呼呼有力的舞的虎虎生风。

  好一会儿,好像过了瘾一样,丢下斧头, 打了一套慢悠悠的拳法,这才接过丫鬟小跑着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 十坐在旁边的石凳上, 开始喝茶吃点心。

  说是点心其实比一般人加正餐都要丰富,桂花糕,粮油糕, 红枣糕……林林总总十几大盘, 只见她就着菊花茶,一口一个没一会儿就消灭干净了。

  吃饱喝足的小娘子,一边擦手净面一边开口对旁边垂手而立,满脸慈祥的姑姑问道:“书香姑姑!爹把娘拐带着出海快一年了吧。上回来信说他们的方舟一号七月回航, 现在都九月了, 怎么还没到港呢?”

  “估计沿途到什么好玩的地方耽搁了吧。”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小娘子,书香回答的虽然随意, 神情却格外慈爱。

  “唉!也是。爹老早就想出去玩了,肯定得浪够了才会回来。”无聊的感叹了一下那不靠谱的老爹, 阮韦音正准备去小弟的院子把他拖出来练一练。刚站起身就看到了自己那黏人的夫君又抱着小娃娃来找来了。

  “夫人, 你又要去押着寒郎练武呀!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对这些没有兴趣,与其在他那儿浪费时间,还不如跟我一起去参加赛菊会呢。”看到自己媳妇就格外高兴的萧二郎,一边说着话一边走过来, 把手里的小娃娃塞到了阮韦音的怀里,“这小子就喜欢你这个娘,又哭又闹,力道大的很,我都按不住他,脸都笑僵了,才把他哄出来。”

  阮韦音听了这话,一只手抱起手里的胖娃娃,另一只手在她肉嘟嘟的小屁股上轻轻拍了拍。“小坏蛋,你又跟你爹调皮了,是不是?”

  两岁的小娃娃,不仅知道欺软怕硬,也很会看大人的眼色,哪怕小屁股没被拍疼,也用肉乎乎的小胳膊抱着阮韦音的脖子又挨又蹭,娇娇的拖长音喊着:“娘~娘~!宝~乖!乖~!”

  哪怕是铁石心肠都能给喊化了,用,何况总是嘴硬心软的阮韦音,立马就把刚还给打抱不平的夫君忘在了一边,抱着小娃娃又是扔又是甩,把孩子逗得咯咯乱笑,而她显然还没忘了拖小弟起来练武的事儿,就这么笑闹着一路往阮韦寒的玉泉阁走去。

  又被阮韦音忘了的萧二郎虽然早就对这样的情况习惯了,但还是摆出一副幽怨的表情,一边追一边喊:“音音姐姐!你怎么又把夫君我给忘啦,等等我呀!”

  “那你快点儿!”阮韦音对从小的跟屁虫小弟虽然一直挺不客气,但当这个小跟屁虫变成了夫君,被娘亲教导过的她也愿意多点儿耐心。不过直肠子的她却还是奇怪的问道:“二郎,我记得你小时候我爹让你练武强身你避之不及,怎么现在我每次教寒郎的时候,你都要凑上来?而且还挺积极。”

  萧二郎噎了一下,扯下脸皮理直气壮的灌着迷汤道:“岳父大人凶名在外我哪敢往他手底下凑啊。不过音音姐姐你就不一样了。你是我媳妇儿,能跟你多待一会儿,扎马步练武,我也是能坚持的。”

  小夫君说的这么好听,阮韦音脸上虽然绷得住,心里却很受用。貌似高傲的点点头。“行吧!那你以后都跟着一起。”

  看着媳妇傲娇的抱着孩子走在前面,萧二郎眼里尽是宠溺与痴迷,偷笑了一下立马撒腿跟了上去。

  等到了听泉阁,阮韦音把小娃娃丢给他爹,一个眼神儿逼退了准备高声通报的小厮,大摇大摆地推开书房的门走了进去。

  七八岁的小胖子阮韦寒正抱着一本诗集摇头晃脑看的挺有节奏,听到开门声,一抬头就看到了大魔王姐姐那张娇艳的脸。条件反射的抱着书就往桌子底下藏。

  不过,宅属性的小胖子身手再灵活,他也比不上常年练武还上过战场的阮韦音,没一会儿就跟拎个胖小猪似的,被拎了出来。

  萧二郎本来还对小舅子的惨状幸灾乐祸呢,可他夫人阮韦音显然没有忘记他刚才的表白,不再给他放水,对他练上的事儿也上心了起来。

  于是三个大小男人,从大到小的排排站开始站起了马步。阮韦音除了对最末尾那个歪歪扭扭站不太稳,却总想坚持的小不点儿视而不见以外,对另外两个男人要求格外严格,一根小竹条虽然没怎么打到身上,但舞的虎虎生风,同病相怜的两个大小男人,也顾不上看不对眼,相互笑话了。有难同当的在大魔王的武力镇压下瑟瑟发抖。

  而正当霸武侯府全员练武如火如荼的时候,老侯爷阮青山也终于带着媳妇儿坐着他的方舟一号靠了岸。

  用混泥土修的整齐干净,连地面都平整光滑的码头上,大船小船各走各的道,整齐有序的上岸卸货,而码头上除了游客,水手吵吵闹闹,还有大小管扯着嗓子嘶哑的吆喝声,而挑夫苦力“嘿呦嘿呦”的更是此起彼伏,成了码头的特色。还有很多毛色肤色大不相同的外国人混在里面来来去去,显然,码头上的人对这些外国人习以为常,只有一些不常来的游客投以好奇的目光窃窃私语。

  而货栈仓库旁边隔了一条街,就是烟火香气弥漫的小吃街,盒饭,快餐,嫩玉米,关东煮,烤红薯,小汤圆,大烧饼……都是些便宜管饱的小吃快餐,不管是上船下船的客人,还是水手苦力都喜欢都喜欢买点小吃对付一下。

  小吃街旁边还有一排一排三轮车黄包车停在那儿等着拉客。有那经济条件的起会拖着行李坐这个车回家或者去隔两条街的大饭店吃住休息。

  不过这些阮青山这个侯爷都用不着,哪怕他去琉球岛转了一圈儿,耽误了行程,侯府也是派了人一直在码头守着等着迎接。

  码头有一座高高的灯塔,大船回来能提前一个时辰得到消息,所以阮青山的方舟一号刚刚靠岸就有人清了一截道摆上车马过来迎接。

  谢灵蕴被夫君拖着坐大船在列国周游了一圈,大家闺秀的矜持守旧也都消磨掉了一多半,坐着花圈带盖儿的敞篷马车也不觉得有失身份,还因为上了岸回到故国,格外兴奋。

  看着四周熟悉的面孔,热闹的叫卖,还缠着阮青山下车买点小玩意儿,吃点儿小点心。

  别看这夫妻俩都四十多了,外孙子都抱了,但女的的柔美漂亮男的英武健壮,哪怕在海上风吹日晒不复之前的白皙,看起来却更加健康精神,一点儿都不显老,还格外有活力。

  夫妻俩在船上是休息够了的,这时候上了岸那是精力十足,虽然想念家里的孩子们,但回都回来了,人啥时候都能看着。在外面晃荡久了,挺想念家乡的味道。性致一上来,车也不做了,也不急着回家了,手牵着手这儿逛逛,那儿走走,阮青山看着这被自己这只小蝴蝶扇的拐了个弯儿的大宋,又开始冒出那种只有自己能明白的感动和自豪。

  他当初那个研究院因为“偶然”发明了水泥,那是名利双收,哪怕一开始就献给了朝廷,也得了一大笔赏银还给他早逝的哥哥赚了个爵位,之后又推出了改良的农具和纺织机,研究出了玻璃的烧制方法,最重要的是造纸术的改进和活字印刷术的创新,不仅打破了世族对文字教育的垄断,还让那些古板的读书人再也无法贬低奇淫巧技,有能耐的工匠们一下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

  这下有钱有眼光的都到处抢人组建研究院,朝廷也反应迅速的开始行动。不仅提高了工匠的地位和福利待遇,还紧跟着也组建了一个国家研究院,不过朝廷的重点在武器、重工业和农业上,轻工业的技术革新依然是民间组建的研究院发展的最快。

  没几年的时间,小到香皂,火柴,灯油蜡烛的发明改进,大到高炉的改进,冶铁炼钢工艺的提升,几乎每年都有新东西出来。之后羊毛衫,羊毛被的出现解决了草原这个大患,一个海商从海外弄回来了橡胶,做成了胶鞋,雨披,车轮子发了一笔大财,又让大宋的海贸迎来了又一高峰。

  几年时间大小船坞多了好几十个,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发展,不仅把大众的工业拉上了快车道,好些高产耐旱的海外农作物也被带回了国内,经过农业研究院的培育实验,陆续推广,解决了百姓的温饱,大宋的工业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开始腾飞。

  而随着在大大小小的工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女工这个群体也走上了大宋的舞台,而这时候大宋开国皇帝赵远的病逝,太后的摄政,女官的盛行,让这些不用靠男人就能赚钱养家的女人再不甘心被男人压迫了。

  女权的兴起还盛行了一阵合离休夫,而阮清山也抓住这个机会,撒泼打滚了,把爵位传给了自己的女儿。

  谁让他的儿子年龄太小,不仅没有继承他的神力,还弱唧唧的,从小就喜欢捧着书看。霸武侯这个爵位传给他,也继承不了自己的兵权,还不如把他过继出去继承他给小猎户谋划的济世伯,反正儿子也只是需要一个闲散爵位提高地位,把自己培养多年的研究院划给他,再加上分给他的大把产业。只要一辈子能弄两个利国利民的发明创造,不管是爵位的继承还是吟风弄月要花费的钱财都不需要费心。

  阮青山对自己真刀真枪拼出来的霸武侯还是很有感情的,这是一个武力权势的传承,经历过末世的阮青山比谁都知道人性的恶。他因为穿越者的见识和先知,这些年赚取的钱贱置办的产业多不胜数,哪怕大捐大洒,也仍然是个庞然大物。

  这些东西只凭一个幼弱的小儿子是守不住的,所以阮青山把东西分成两半儿还把肖似他的女儿培养出来,继承了爵位和兵权。

  反正女人掌兵,不管宫里当权的是皇上还是太后都不会太忌讳。而且他这些年在海外各国也不是白跑的,狡兔三窟,他留下的后路可不止三个。给后人谋划到这一步,阮青山觉得已经够够的了。他们要是还能把自己玩死,那纯粹就是脑子的问题,他这个老祖宗再多费百倍的心也是白搭。

  自觉的这辈子的任务已经完成的阮青山这次回来就变成了个不太管事儿的定海神针。每天教育教育儿子,逗弄逗弄孙子,再跟老夫老妻仍然爱不够的媳妇儿过过二人世界,非常惬意的安享起了晚年。

第79章 大结局

-/-

上一章 返回列表

更多好书

穿越古代被征兵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越古代被征兵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