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衣锦还乡

  阮青山一路完善着他的地图, 看到交通便利,水土不错的田庄都会问一问,打听打听, 买下一块地就放一个亲卫,留下足够的钱财,就地修建田庄窑厂。

  而了建邺到汴梁这一路正是被他们打烂了刚刚放到大宋版图上的庆国领土, 这些地方经历了藩王之乱,又成了两国交战的主要战场。自然民生凋敝, 田地荒芜, 虽然大多数都是有主的,但凭阮青山的身份大片大片的良田买起来都不费力气,更何况他并不是贪心的只想抢占人家的良田。

  凭他田庄的循环模式, 阮青山一点儿都不担心不能把田养肥, 没必要大肆圈占良田把周围的人都得罪死了,更何况他还要挖池塘,放养鸡鸭牛羊,靠山靠水不那么规整的地方也挺好。

  因为阮青山的这些规划, 田庄倒是好解决, 凭他在这片地方的凶名,哪怕再过分一点儿, 也没人敢找麻烦。可修建窑厂对土质要求很高。还是有点儿讲究的。小型的砖瓦窑可以跟着田庄稍稍挑选一下顺便就解决了。可瓷窑就不行了,有好处的地方, 谁都知道能发财, 肯定有大小家族抢先占领,媳妇给他选的好几个地方,他找到的时候都已经是有主的了。

  大族豪富已经在战乱中败落下来了,恶名在外的走狗土豪也已经被清扫干净, 剩下的都是艰难全身的小老百姓,哪怕有点儿家业,也都是人祖祖辈辈辛苦积攒的,阮青山不想挖人最后的根基,所以走了两三个月都没什么收获。还是最后到了汴梁,跟疏通运河的小舅子重新相聚。才在他的指点下,直接从官府那里拿下了好几个,藩王豪族手里家产里抄出来的窑厂。

  位置好,跟谁都没有牵扯省事儿不说,还基础完好,人员齐备。阮青山反应过来自己犯了傻,立马就把手里的事儿交给了历练出来对这些庶物格外精通的小舅子。一顶一顶高帽带上去,留下几个人帮忙说明情况,就非常有眼色的自己带着人帮忙疏通运河去了。

  留下一个傻眼儿的小舅子,认命的接过这繁琐的差事,反正汴梁这周围他是基本上走遍了的,地产卷宗他也早翻烂了,心里有数,这事儿交给他能省大半精力,谁让这是他亲姐夫呢?

  一个个的都跑到汴梁来买地置产,又大张旗鼓的修路,疏通运河,看来一统天下的大宋应该是要迁都了。上面对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有点儿忌惮,把消息传回去,家族也不能有大动作,不过他在这儿为官,买个房子,买个庄子,置办点儿私产,还是没问题的。

  以前他没在意过这些俗物钱财,不过现在他有了娶妻的念头,经济庶务就得上心操持了,不然以后给媳妇儿买个金钗玉镯,还要找家里要钱挂账,那不是大家都知道了吗?闹出点儿酸言风语,哪还有半点意趣在?

  他现在也重新站起来,走出了自己的路,萧家妹妹也还没有定亲,或许可以给爹娘寄一封信提一提亲事?

  现在他对自己的瘸腿也习惯了,经历了残酷的战争,见识了这么多生离死别,安置了战乱的百姓,那些崇敬爱戴的目光,让他重拾了自信,哪怕一瘸一拐他也不觉得会影响自己的风仪了。

  那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好像是上辈子的事儿,朦胧悠远,想不真切。可那一丝偶然心动的绮思,却越来越清晰,怎么都放不下,想要试一试。

  两年多了,萧家妹妹也没有定亲,看来他们还是有缘分的,不是吗?

  因为小舅子别扭的捏着一封信,红着脸郑重的拜托,阮青山提前办完了事儿回程的时候,总是心痒痒,想要拆开信看一看。可想到那个风光齐月又那么够义气的小舅子,怎么都没法下定决心昧着良心偷窥人家隐私。

  阮青山也没想到在末世什么缺德事儿都干过,自认为心早黑透了的自己,也有重新捡回操守这么君子的一天。

  最后叹了口气,还是把信重新锁进了盒子里。

  唉,算了!反正就是一点儿女情长的小事儿,把信送过去就知道了,没有偷看的必要。

  去汴梁的时候,心里挂着事儿,从玉峡关过都没有绕道去齐云山祭祖,回程的时候无事一身轻,也有时间真正衣锦还乡,风光一把了。

  宋家村当初赶上皇上征兵,虽然当时愁云惨淡,哭的满脸绝望,但现在也出了两个人物,带着整个村今非昔比了。

  宋大仁宋大义这对双胞胎兄弟,因为后娘刻薄,逼不得已都报名参了军,虽然宋大仁死在了战场上,但宋大义却是伤了一只手,立了功劳,从校尉退伍回来的。

  不仅发了一笔战争财,还在云山县担任从九品的巡检,现在也是有家有业的官老爷了。

  因为被逼上战场,死了哥哥,所以他对亲爹后娘,同父异母的弟弟意见很大,为了不被父母兄弟占便宜,他把钱捐给了族里,买祭田修祠堂,强硬的分了家。

  而宋丰收现在更是凭军功爬上了从五品的游击将军,别看是个杂牌将军,在云山县这样的小地方也是个人物,分量不低了。

  而他出征在外,妻儿老小得到族里不少照顾,现在出息了自然少不了买祭田修学堂回馈乡里。

  所以阮青山回来以后看到的就是现在大变样的宋家村。

  连接官道的那条小土路拓宽平整过,远远的就能听到小娃娃清脆朗朗的读书声,走近了还能看到一座焕然一新,很是气派的祠堂。

  牵着马走进村里,阮青山有点儿恍惚,想起了刚穿过来的时候,孑然一身的茫然和兴奋。

  宋家村的老村长早在阮青山一行人骑着高头大马过来,还没进村的时候就听到动静迎了上来。

  阮青山虽然好几年没有回来了,整个人的气质威势变化不小,但他的相貌五官却没多大变化,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刻意隐瞒过自己的出身,在军中有人的宋家村还是知道他的消息的。

  所以白完了头越加苍老却更加精神的老村长一眼就认出了他。顿时激动的脸都红了。

  “我们宋家村的阮侯爷回来了!放下手里的事儿都快点儿来迎接拜见。”中气,十足的一声大吼,把全村的人都招呼了出来,挤挤挨挨的跪了一地迎接他。

  阮青山哭笑不得的扶起了这个人老成精老村长。他这个猎户山民以前其实是没有户籍的,可他当初参军,生死不定,却必须有个户籍祖地,他除了宋家村这么有什么熟人,所以上报的时候登记的是宋家村,不说别的,万一战死了,总得有个报丧的地儿吧。

  现在功成名就,他也没有撇清关系,不让这些老熟人沾光的意思。

  所以听到老村长攀关系的话,笑了笑,没有多计较,弯腰扶起了这个算计颇多却让人反感不起来的老村长。

  一番寒暄之后,上山看到被打理的干干净净,还有人经常祭拜的几座坟墓,心里那点儿不愉也烟消云散了。

  他孤家寡人的好几年没有回来,上次回来还是两年前,可那时候战事紧张,他根本腾不出空关心这些琐事,有这么一族邻居照料着其实也不错。

  哪怕他以后留下下人照料祖宅,祭扫先人,有宋家村这么一族需要依靠他的热心人,经常看一看,监督一下,多个保险也无不可。

  于是阮青山又给宋家村捐了一百亩学田。把给猎户一家和他上一辈子的父母修坟修祠堂的事,拜托给了老村长,留下一个监工小兵负责给钱,顺便还要修一修半山腰的老宅,就近买了祭田,也修个田庄,以后回家祭祖也有吃有喝有地方住。

  猎户小屋的地里位置,山水风景其实都不错。他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该讲究的不能马虎,什么排场都得跟上来才行。

  而且他在老家也有不少产业,不管是云山县,还是玉峡关,他都是有宅子,有铺子的,把这些家业都一并拜托给了留下来修建祠堂祖宅的亲卫小兵。

  这又是祖坟祠堂又是祖宅祭田,还要打理以前留下的那点儿家业,一大摊子事儿,没一两个月是弄不妥当的,阮青山肯定是没时间亲自来的,在建邺不仅有个大的肚子翘首等待的小媳妇儿,还有五万护卫军等着他操练呢!

  猎户爹娘,小猎户,还有他你上辈子父母立的衣冠冢,一个个坟堆儿认真祭拜磕头,把他娶媳妇跟阮家传宗接代的事儿挨个唠叨了一遍又一遍,点香烧纸,半点没马虎。

  经过一场穿越的阮青山也不敢肯定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不过入乡随俗嘛,古人都信这个,他也一直都是宁可信其有。

  反正他现在手底下有人,办起来也不是多麻烦,所以把这身后之事办得隆重周到。

  把事情一样一样吩咐下去了,再三确定没什么遗漏,阮青山又带着人风风火火的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7-16 12:34:55~2020-07-17 11:11: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hasha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5章 衣锦还乡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越古代被征兵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越古代被征兵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