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研究所

  或许因为怀孕了, 精神意志不可同日而语,谢灵蕴哪怕硬撑着没吃药,小感冒也好的很快, 不过葱姜水她也的确灌怕了。毕竟饭都没怎么吃,只想着早点儿好起来,猛灌葱姜水, 喝多了水,感觉人都在晃荡, 晚上更是因为这起夜了好几次。

  幸好第二天就不在发热, 人也轻松不少。担心的阮青山这次不由分说的给请了几天假,去工部挖大匠组建研究所的事儿都顾不上往后推了,小心翼翼的照顾着媳妇儿压着她养了几天, 最后还请胡太医来看, 宣布彻底康复了,紧张兮兮的小夫妻俩才长吁了口气。

  不过初初为人父母,紧张期待的小笑话还是闹了不少。阮青山现在睡觉都睡不实诚就怕把身边的媳妇儿压着碰着了。毕竟他这力道亲亲一下,磕着碰着都不是小事儿。

  想去睡书房吧, 又舍不得, 刚刚怀孕,缺乏安全感的谢灵蕴也比平常更加敏感, 多思多虑。听说夫君要跟她分房睡,什么教养矜持都顾不上了, 清凌凌的眼, 立马就含了一包泪,泫然欲泣的看着他。

  面对这样的情况,阮青山哪里能走的了?软踏太小,又窄又短, 靠着休息休息还行,真要在上面睡可就太遭罪了。阮青山抱着媳妇在床上眯眯瞪瞪了几天,最后还是受不了把书房小息的小床拖进了卧房。每天晚上把媳妇哄睡了,才轻手轻脚的躺在小床上休息。虽然折腾了点儿,但没有一个不能磕不能碰的宝贝孕妇在身边,也能伸开手脚睡个安稳觉了。

  经过了穿越时空,借尸还魂这么神奇的事儿,阮青山对封建迷信也有点儿敬畏了,为了孩子,更是宁可信其有,没满三个月不让往外说,谢灵蕴虽然也是第一次怀孕,但也没有他那么紧张兮兮慌里慌张。不过夫君对这事儿这么重,她也不好驳他的面子,硬挺着,连娘家都没有通知。

  才一个多月的身孕,病好了以后,身体不酸了,头也不晕了,没有食量大增控制不住嘴,也没有出现孕吐,吃不下饭的症状,谢灵蕴觉得跟平时没什么两样,看到阮青山这么不淡定,还总是取笑他。

  其实也不能怪阮青山太紧张,在没有剖腹产的古代,生孩子就是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哪怕有最好的大夫,最好的接生婆也不能完全避免难产的风险。

  等阮青山反应过来,自己的担忧,恐慌太过外露还要怀孕的媳妇儿插科打浑的安慰自己,才终于开始收敛情绪,忙起正事,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

  盘算了一下自己手里的田庄房产,最后选了一个离城最近的小庄子。把修研究所最开始砍树填坑平整地面的钱款人员安排下去,就去了工部跟那里的最高长官知会了一声,然后直接找上了现管的管事。

  其实改朝换代后新兴贵族跑到工部挖人挖工匠的不在少数,改朝换代了嘛,肯定少不了战事,而这时候皇帝要打天下,手里的军队都是血火里拼杀出来的。没有能耐的关系户是混不下去的,而有能力又不怕死的敢拼敢打的平民百姓混混土匪也是这时候最容易出头。

  等到打完了仗,像现在这样天下太平,这些从底层冒出来的武勋贵族也发家致富,功成名就了。可他们发家太快,没有底蕴,又发了一笔战争财,家底丰厚。为了以后家族的发展,儿女的婚嫁。眼光长远的当家人就会琢磨着武装一下家族,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除了学字识礼,买地置产,就剩下修缮改造赏赐下来的府邸花园最能体现他们的排面威风了。

  当然,一堆大老粗暴发户对这些事儿一脸麻抓,花了大笔钱财闹笑话让人看不起的不是一个两个。而赵远这个皇帝当初也是跟部下一起上阵杀敌,同吃同睡,共过患难的,哪里能看的过去?

  可有个贤内助打理家业没有处理过这些杂事儿的皇帝对这些事儿也没有章法,想着反正不是啥大事儿,于是一竿子都给支到了工部去。

  有皇上的旨部,工部也没有办法,不得不拉起好几只队伍当起了不要钱的包工头。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皇上在是在施恩老部下,收拢人心,自然不敢敷衍了事。

  上面的人一句话,下面的人捏着鼻子也得干呐。有赏赐算是意外之喜,人家吝啬的一个大子儿也不给他们也不得不尽心尽力,人家看哪个工匠干的好,要了过去他们也不敢说话。苦逼兮兮的。

  阮青山来直接要人,他们还挺庆幸。毕竟出钱出力帮人盖房子还被人呼来喝去,挑这挑那,谁又能有多情愿呢?干的好了,是皇上的功德,稍微出点儿纰漏,少上点儿心遭埋怨得罪人的却是他们自己。

  而在古代匠户没什么地位的,子子孙孙被朝廷绑的死死的,干的多,拿的少。不能搬家,不能逃跑,不能科举,真没什么盼头。日子过得未必有侯府家奴过的好。

  所以阮青山过来挑人的时候,一个个还挺积极的,让他们自报一下拿手绝活都跳的可欢实了,毕竟这时候的工匠基本上都是家传的,这不仅能给自家孩子腾位置,老了,老了迈能捞个肥缺,谁也不傻不是?给挑剔的阮青山省了不少事儿。

  铁匠不敢挑的太多了,别的却不用顾及。木匠泥瓦匠烧砖的烧瓷的,纺纱的织布的,那都可得手艺好的拉走了不少人。

  不太在意这些下等匠人的工部尚书听到这消息都有点儿心疼了。这一阵工程太多,还时不时的被人拉走几个干活的好手。一下走的人太多,新补上来的又得磨合一阵添不少麻烦。

  不过对这个凶名在外又颇得盛宠的阮侯爷那是给他十个胆,也不敢上来拦,偷摸溜回家躲过了请示的下属装作不知道这事,反正这些小麻烦到不了他这个尚书大人身上。

  于是阮青山很顺利的从工部挖走了一批技术最精湛的工匠,把他们一股脑的塞到了郊外刚刚开始修建的研究所。

  然后抽了几天时间跟他们一起把研究所的房屋草图初步规划弄了出来。当然最重要的是宣布了他那丰厚到让人眼睛都红了的奖惩措施。

  技术改革,材料有人报销不说,奖励也非常丰厚,按照难易程度,经济价值,从十两到一千两,好几百个档次,哪怕只拿最低的一个,他们其实也不亏,毕竟他们属于卖身的家奴,有吃有喝还有月钱拿,什么都不用他们出,只要有成果就能拿到奖励。

  不管什么活,长年累月干了一辈子,哪怕再笨的人,他其实也是有想法的,以前没有霍霍东西瞎折腾的条件,现在也能挑几个靠谱的想法,实验一番了,看能不能换点奖金?百两千两的,不敢想十两银子也不少了。

  都不用人督促,他们比阮青山这个主家都要积极上心,研究所建起来是给他们用的,想来不出意外,他们后半辈子都得在这儿过。不管建窑还是建房子都是不能马虎的。

  至于他们会不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给儿子去工部衙门邀功,阮青山倒是不担心。这时候当官的都是文人,看不上下等匠人,对钱财经济这方面也并不敏感,更何况他还是个有军权,有圣宠的侯爷,只要不是脑子坏了,都不会为了一点小钱小利得罪他。

  下面的匠人就更没这胆子,毕竟阮青山战场上杀出来的威名,对这些普通百姓可比权贵文人有用多了。在震慑人心方面简直不要太好用。

  研究所的事儿,只是阮青山为之后拿出来的东西打个铺垫罢了。毕竟他一个外行,拿那么多发明创造出来可经不起细究。而他也从来不小看古人的智慧,这些一样手艺琢磨了一辈子的顶尖大匠,只是墨守成规惯了。只要他提点提点给个思路,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虽说名声给了别人还要自掏腰包发奖励,之后办红火了,说不定还得上交给朝廷。但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他自己的心血,不冠他的名他还坦然一点。而阮青山财大气粗,也不在乎那点奖励。最后交给朝廷这一点我虽然有点儿舍不得,这个不会太肉痛。

  他整这个研究所本来就是因为不想浪费了这场神奇的穿越。拿出来造福百姓的,想要改变历史的。交给朝廷反而更能发挥研究所的价值。

  只要研究所创造了足够的利益,这些匠人的处境绝对会大不相同。而且朝廷办大头的研究所,研究武器,农具,织布机啥的造福百姓,肯定会有有钱的大户人家跟风,在民生经济的研究上下力气的。让人们抛弃奇淫技巧的陈腐观念,格物致知,百花齐放才是阮青山的目的。

  所以对这个抛砖引玉掩人耳目的研究所,阮青山虽然重视,却也不会死捏看不放,只顾着给自己揽钱。

  这几天他肯那城外的两头跑,给媳妇送午餐都顾不上了,好在家里有下人不至于照顾不好孕她,只是少了个跟媳妇儿腻歪在一块儿秀恩爱的机会罢了。

  不过早上送晚上接他还是坚持自己亲自来,反正他也是要出门要回家的,媳妇儿第一次怀孕,他能抽出时间去忙研究所自认为已经很有事业心了。

  虽然有造福百姓,改变历史的雄心,但阮青山本质上还是那个自私的小老百姓。在他心里,自己的家业,老婆孩子才是他的主要重心,不管是建功立业,出征打仗,还是发明创造,改变历史,那都是次要顺便的。

  对自己的本心阮青山有数着呢,绝不会本末倒置。研究所这边他把大框架搭起来,各个规矩立起来,大管事小头目都一一到位,就直接撂开手回家陪怀孕的媳妇过年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这一阵太热,吹电风扇吹感冒了,头晕脑胀休息了两天。

第73章 研究所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越古代被征兵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越古代被征兵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