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委任212

  赵霁德就道:“宋老弟菩萨心肠,如此,本官就替她谢谢你了。”

  宋德忠朝怀里娃娃看去,“你叫什么?”

  娃娃狠狠瞪着宋德忠,“坏人,我才不告诉你我叫万喜!我要找我娘。”

  第二百二十六章 番外七

  会试最后一场。

  坐在自己的考号中,赵霁德奋笔疾书。

  手中的卷子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每一道题他都是下笔如有神。

  如果不出意外,这一次的榜首必定是他。

  就在赵霁德写的得意之时,那在号子里巡逻的一位衙役忽的在他桌案前摔了一跤。

  摔倒之前一瞬,那衙役在他桌上扶了一把,妄图站稳。

  然而,不仅没有站稳反而将他桌上的墨打翻。

  原本字迹清晰的卷面,顿时一团乌黑。

  整张卷子被墨汁浸透。

  那一瞬,赵霁德整个人都懵了。

  惊愕之下,他蹭的起身,盯着摔倒在地慢慢爬起身的衙役。

  那衙役起身之后,歉意的看了卷子一眼,“对不住。”

  对不住三个字,他说的歉意十足。

  可在赵霁德看来,却风轻云淡。

  “就只是对不住”

  衙役挑了下眉,“不然你还想要如何这里可是考场,任何人大声喧哗都会被撵出去,取消考试资格。”

  赵霁德被气的差点吐血。

  “你也知道这里是考场这是我的考卷你把它弄成这样,让我怎么考啊”

  衙役扫了那卷子一眼,“你再另起一张答题纸便是。”

  说着,他轻哼一声,“若是当真腹中有笔墨,重新再写也不是问题。”

  赵霁德气的太阳穴突突的跳。

  “再写一遍不是问题”

  拳头一捏,血气冲头,赵霁德身子一翻,就从桌案后跃了出来,抄起手边砚台,直接砸在那衙役头上。

  砰

  重重一下砸上去,那衙役的脑袋顿时冒血。

  “杀人啦”

  那衙役扯着嗓子便喊了一声。

  这突然的声音惊动了整个号子。

  监考官得了消息,急急赶来。

  赵霁德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然而监考官只认他伤人有罪,当场便让人报了刑部。

  刑部尚书仿佛恰好就在考场外候着似的,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带人前来。

  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听他赵霁德说什么。

  大家只看到,他目无王法,在考场袭击巡考衙役。

  至于缘由,尽管赵霁德说的清清楚楚,可刑部尚书还是定性为作弊不成恼羞成怒。

  皇后娘娘就是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考场的。

  在皇后娘娘进考场的那一瞬,赵霁德正要被刑部衙役当场带走。

  皇后突然莅临考场,一众朝臣衙役匆忙行礼。

  皇后瞧着被人押倒在地的赵霁德,蹙了蹙眉,“这是怎么了”

  刑部尚书便道:“作弊被抓,恼羞成怒,当场行凶。”

  赵霁德梗着脖子,“我没有他胡说。”

  押着他的衙役扬手便给了他脑袋一巴掌。

  “闭嘴,皇后娘娘跟前也由的你撒野”

  皇后蹙了蹙眉,“让他说。”

  那衙役立刻朝刑部尚书看去。

  皇上瞧着他的目光,扬嘴一笑,“怎么本宫的话,不好用”

  那衙役立刻道:“奴才不敢”

  说着,他手中的佩剑死死抵在赵霁德背后,咬牙威胁道:“既是娘娘问你,你便如是说。”

  赵霁德怎么肯理会他这威胁。

  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一旦错过,也许,他再也没有机会说话了。

  “学生赵霁德,乃是乡试解元,方才学生答题之时,这位巡考衙役忽然在学生的桌案前摔倒。

  他摔倒之前,扶了学生的桌案一下,不慎打翻了学生的砚台。”

  不及赵霁德说完,刑部尚书便怒道:“胡言乱语。”

  赵霁德便朝刑部尚书道:“从大人进来,这衙役一个字未说,而我说的你又说是胡言乱语,那大人的定论是从哪来的”

  刑部尚书冷哼一声。

  “本官断案无数,你这样奸诈之徒,本官见多了。”

  说着,朝皇后抱拳,“娘娘切莫被他蒙蔽。”

  皇后便朝身侧的内侍宋德忠道:“去查一查,赵霁德的乡试成绩。”

  宋德忠领命,转头离开。

  不过须臾,折返回来,“启禀娘娘,赵霁德的确是解元。”

  皇后就朝赵霁德道:“既是刑部尚书大人说你作弊,你又否认,你敢不敢当着本宫的面,再将考题答一遍”

  赵霁德闻言,顿时眼底一亮。

  他知道,这是皇后给他机会。

  立刻谢恩,“学生谢娘娘恩典,学生这就答题。”

  考卷虽然脏了,可试题卷还清晰。

  早有内侍摆了桌案,赵霁德当场便抄题答题。

  刚刚已经作答过一遍的题目,此刻再写起来,只刷刷落字。

  旁边刑部尚书和监考官对视一眼。

  皇后似有若无觑着他二人的神色,只坐在那里一口一口慢慢喝茶,并不多言、

  其他学子还在继续答题。

  赵霁德速度快,饶是如此耽误,等他部答完,也没有超过考试时间。

  皇后扫了刑部尚书一眼,“将他的试卷拿来给本宫看看。”

  刑部尚书狠狠瞪了赵霁德一眼,将他的试卷捧上前。

  皇后接了,浏览起来。

  一时间四下寂静,赵霁德一颗心扑通扑通的跳、

  皇后读完赵霁德的试卷,却没有离开。

  “让这次批阅卷子的官员来此,当着本宫的面,来批阅此次试卷。”

  刑部尚书顿时面色大变。

  腿上一颤,扑通跪下。

  皇后朝他瞧过去。

  “怎么”

  刑部尚书以头抵地,砰砰磕头,“娘娘,臣知错”

  与刑部尚书一同跪下的,还有本场考试的主考官。

  皇后轻飘飘的看着他二人,靠在椅背上,神色淡淡,“你的侄儿也参加这次考试,是吗”

  刑部尚书跪在那里瑟瑟发抖。

  皇后冷哼一声,“你以为你做的天衣无缝是吗”

  说着皇后啪的一拍身边桌子,登时有人将刑部尚书的侄儿带了上来。

  一同带上来的,还有他手中的卷子。

  那卷子上,名字写的却是赵霁德。

  赵霁德一眼看到自己的名字在别人的卷子上,结结实实一惊。

  “那我的卷子呢”

  另外一个小内侍将他手中一早就拿着的卷子捧上。

  那分明是赵霁德前几场做出的卷子,上面却写着另外一个人的名字。

  赵霁德

  “你们既是如此偷梁换柱,为何又要让他毁我的卷子,若是他不毁我的卷子,我又怎么能闹起来呢,最终成绩公布我都被蒙在鼓里,你们不就得逞了吗”

  赵霁德这话,说的刑部尚书哑口无言。

  难道以为他愿意闹出刚刚那一档子事吗

  那个该死的衙役,他也不认识

  根本不是他安排的人。

  皇后挑了下眉梢,“那是本宫的人。”

  刑部尚书和赵霁德齐齐转头,看向皇后。

  刑部尚书

  您安排的人

  您一早就发现了

  赵霁德

  o

  刚刚我下手好像,有点重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番外八

  赵霁德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考生,竟然得皇后娘娘如此看重。

  会试之后,赵霁德疯了似的在家用功读书,只为最后殿试,不给皇后娘娘丢脸。

  辛苦没有白费。

  他得了状元。

  骑大马,戴红花,做了状元郎,骑在马上接受四下百姓的欢呼和赞美时,赵霁德只觉得自己走上了人生巅峰。

  科考结束,按照惯例,赵霁德进了翰林院。

  不入翰林,不成内阁。

  赵霁德的目标很明确,他要做阁老。

  可……

  梦想总是很肥美,现实总是很干枯。

  就在赵霁德进入翰林院的第三十七天,安国公找上了他。

  那一日,他刚刚从翰林院劳作一天,准备回家。

  太阳西下,余晖洒在翰林院漆红的大门上,仿佛镀了一层金光。

  赵霁德看着那薄薄一层金光,似乎看到了自己美好的前途。

  “赵大人。”

  赵霁德正眯着眼想着美事,忽的听到背后有人喊,顿足回头,就见一个青衣小厮立在他身后半米远的地方。

  “叫我?”

  那小厮客客气气笑道:“赵大人,我家大人想要请赵大人一叙。”

  赵霁德瞧着这小厮脸生,并不像翰林院里那几位大人身边经常带着的人。

  “你家大人是?”

  “安国公。”

  一听安国公这三个字,赵霁德一愣。

  他小小翰林院编纂,和这位国公爷并无任何来往啊。

  而且,这国公爷家里,似乎也没有适龄姑娘啊。

  眼角抽了一下,赵霁德朝小厮道:“在下和国公爷并无什么交道啊。”

  “我们国公爷欣赏大人的学识,一早就想和大人结交,只是前一阵子家中朝中事情繁忙才不得空,今儿好容易我们国公爷专门为大人腾出一些时间,还请大人不要拒绝。”

  人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赵霁德一个小小编纂难道还要拂了人家国公爷的脸。

  赵霁德便跟着这位小厮去了安国公所在的庆元酒楼。

  三层,朱雅轩。

  赵霁德进去的时候,安国公正坐在窗前把玩手里的空茶盏。

  听到声音,起身相迎。

  赵霁德哪里敢受国公爷的迎接,忙弯腰作揖,行了个礼。

  “赵大人快莫要如此,算年龄,我与赵大人其实差不了太多,不过是祖上得了隆恩,我才有幸能袭了爵位,赵大人却是真才实学,在下实在仰慕赵大人才学。”

  安国公的确是比赵霁德大不了太多。

  祖上曾与高祖一起打过江山,算是高祖的过命兄弟。

  安国公的父亲也是武将。

  随皇后一起出征,在征战途中受流箭所伤,虽当时救了下来,可身体元气大伤,身子骨一直不好。

  从那之后,便没有再上过战场,一直在府上将养。

  上个月没了。

  当时赵霁德还去吊唁过。

  如今的安国公,继承父位,孝期还未出,衣袍穿的极为素净,倒是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

  点了酒菜,因着尚在孝期,安国公只用清茶代酒,与赵霁德作陪。

  “赵大人如今在翰林院,得的是哪位大人的提携?”酒过三巡,闲话开场说罢,安国公总算是将话题扯到正道上。

  赵霁德笑道:“下官许是愚钝,目前尚未得哪位大人的青眼。”

  赵霁德是状元郎不假,可因着他当时会试那一场,刑部尚书并几个科考官员被查,他虽得了皇后青眼却得罪了不少朝中官员。

  朝中官员,按照学院分为不同的派系。

  那被皇后查掉的刑部尚书并几个科考官员,都是同一派系的。

  一个派系因为赵霁德一人一下子损失那么些官员,这派系的人自然是看赵霁德为眼中钉。

  他们才不在乎刑部尚书到底是为何被查。

  他们只知道,现在刑部尚书的位置,坐着的是敌对派系。

  而其他派系,也并没有因为赵霁德帮着他们扳倒刑部尚书而就对他抛出橄榄枝。

  在赵霁德看来,原因无二。

  他是野生派。

  所谓野生派,也就是他不是任何一家主流学院里的学子。

  他从童生到乡试,都是在家自学成才,没有同窗。

  乡试之后,倒是进了一家书院,在书院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可这些朋友目前没有一个进了翰林院的。

  甚至没有一个留京的。

  没有人相助,没有人帮衬,他在翰林院,就算是孤零零一人。

  好在皇后娘娘对他颇为看重,还曾召进宫勉励过几次,他才不至于堂堂状元郎在翰林院被人排挤。

  学子寒窗苦读,以为考了状元便是人生巅峰。

  其实,考了状元,只是人生的另一种形态的开始。

  在翰林院,他这个状元,什么都不算。

  他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在官场这条洪荒大河中,从最底下一点一点的再熬。

  这种煎熬,比起当时读书时那种单纯的辛苦,完全不同。

  那是的辛苦,付出就能看到回报的。

  可现在的不同。

  有时候,不管你有多努力,没有人提携你,你的努力,永远被埋在阴暗处。

  这一点,让赵霁德很无力,不过,他这人天生乐观,总是想得开。

  赵霁德语落,自己端着酒盏抿了一口。

  安国公含笑瞧着他,“赵大人满腹经纶一表人才,翰林院那些人,竟是有眼无珠了。”

  赵霁德自嘲一笑,没有接话。

  他也觉得那些人有眼无珠呢。

  “在下同宁国公倒是有些交情,如今宁国公与兵部走的近,赵大人若是不嫌弃,不如拜倒兵部尚书门下。”

  翰林院的人走门子,走的是内阁阁老的门子。

  还从未有人走过尚书的路子。

  这属于牛唇不对马嘴了。

  赵霁德蹙了蹙眉。

  安国公就笑道:“不瞒赵大人,如今内阁,几位阁老看似水火不容,可暗中却有一根线将他们死死捆绑在一起,不论多么大的对头,只要这根线在,几位阁老便不会有任何一人收下赵大人的。”

  赵霁德入翰林院也有一段时间了。

  这种话,他还是第一次听,闻言一怔。

  “上次会试,被皇后娘娘亲自查处的刑部尚书,是杜阁老的亲侄子,杜阁老没有儿子,他这侄子一直养在他身边,所以,他这侄子的儿子,也就是他侄孙子,他也一直当亲孙子爱。”

  这话,当时会试结束,便有人同他说过。

  那人说,他虽出了一口气,可彻底得罪了杜阁老。

  就算是将来进了翰林院,也不会有前途的。

  当时他不信。

  后来他没有被任何一个阁老收至门下,也一直认为和此事无关,毕竟内阁不止一位阁老。

  可现在,安国公主再提此事。

  赵霁德攥了攥拳。

  “杜阁老在朝中的地位很高,他摆明了不收的人,其他几位阁老,也犯不上为了赵大人而在明面上直接给杜阁老没脸的。”

  一句话,赵霁德茅塞顿开。

  那些阁老是与杜阁老为敌,甚至为了各自的利益,你死我活。

  但是,他们犯不上为了他和杜阁老你死我活。

  说白了,他不配。

  赵霁德苦笑一下,“多谢国公爷提点,只是……即使如此,国公爷为何又要让我拜到兵部尚书门下,据我所知,兵部尚书与赵阁老可是走的很近。”

  安国公就大笑起来。

  “可赵大人难道就不知道,兵部尚书与宁国公府走的也很近?”

  赵霁德还真不知道。

  他才入翰林院几天,哪能对朝堂的浑水摸得那么清。

  “宁国公与赵阁老可是仇敌,当年赵阁老的儿子被宁国公在围场一箭射伤了眼睛,自此留下不治的眼疾。

  而宁国公之所以如此做,不过是因为赵阁老的儿子,娶了宁国公的妹子,成亲之后,不仅苛责宁国公的妹子,还将他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妹接入府中,抬作妾室,虽是妾室,却享着当家主母的待遇,反倒是宁国公的妹子,几次三番遭人陷害。”

  赵霁德……

  “所以,宁国公便在围场上报仇了?”

  安国公笑道:“这样的仇,若是赵大人,难道不报?当初宁国公可是想要直接将人射死的,只可惜,箭术不精,骗了准头,只要了他一只眼。”

  赵霁德听着,心头如有雷动。

  这种杀人夺命的事,在这些权贵口中,果然犹如儿戏。

  宁国公要了赵阁老儿子的一只眼,可宁国公依旧是风光无二的宁国公,赵阁老的儿子宠妾灭妻,可赵阁老依旧是朝堂坚不可摧的柱石。

第二百章 委任2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宠夫令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宠夫令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