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五

  宝玉没考上大学, 但是柱子考上了。

  还是考的军校。

  这时代来说,直接能考上军校的,毕业直接可就是干部了。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来说, 有个旱涝保收吃公家饭领工资又体面的工作, 真真算是一步登天的好事儿。

  “不行办个民办教师先过渡着吧?边工作边考试转正,以后也是个正经工作。总不能让小宝真下地干活儿吧?再说了, 就他的体格,从小到大也没干过什么农活儿, 他也不是那块料啊!”大宝是县里的领导了, 他知道消息早, 在宝玉的分数一出来的时候, 就知道了。就回家跟贾长发两口子商量宝玉的后续安排问题。

  “一个臭老九,有啥好干的。一个月十几块钱,还不如在家种地挣得多呢!”贾长发不想让宝玉上班,民办教师的工资他是知道的,真的一点儿都不高。还不如跟着他在家,现在形势好了,管得没那么严了,农闲的时候,他来回的倒腾往省城里送农副产品,挣得正经不少。

  “我也那么说。就小宝那个狗怂脾气,他能当老师吗?上来那个劲儿还不如孩子明白呢!再说了,他小时候得过那病,十里八村的乡亲没有不知道的, 谁能放心把孩子交给他教啊!”小宝娘也认可贾长发的话。

  “小宝的字画功底相当不错,咱不当主科老师,当个美术老师还是行的。我看大宝的意见可以。再说,当代课老师也不耽误干农活儿,还有寒暑假,干点儿别的也行。爹,娘,我觉得还是办一个吧,还是大宝那句话,总得有个正经的工作。小宝不上大学的话,这眼看着,也要到了说亲的年纪了,他又有过那个毛病,再没个正式的工作,这亲事……”张庆国也参加了家庭会议,他也支持大宝。

  他今年也考上了大学,成绩出来,要回京城上大学了。他父母上半年就回到京城了,是以养病的理由被领导安排回去就医的。家里几个孩子,也都接回去了。只是他要准备考试,再加上贾园怀孕的月份大了,行动不便,才一直留在三棵树没走。这回也定了,他先回去上大学,贾园留在家里,等过完年,开了春儿,天气暖和之后,孩子过了半岁,也能硬实些了,才回城里去。

  他跟贾园是正经领了结婚证的。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又是贾长发拉了他一把,这些年,要不是在三棵树屯里分的这么多东西,他又跟着家里吃,基本没有什么花项,都补贴给父母和兄姐们,他们的日子还得更苦不知道多少倍。他们的婚事,父母也是同意的,所以不存在那种回了城就抛妻弃子的可能性。贾家也算是信得过他的人品。

  “嗯……”贾长发还是很信服张庆国这个姑爷的,听他这么说,就低头认真的考虑起来。

  “那行,大宝,那你就办吧。先干着。反正也快过年了,现在也没什么农活儿。实在不行,来年开春儿不干了就是。”想了半天之后,贾长发到底还是同意了儿子跟姑爷的意见。

  就这样,在宝玉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工作就被定下来了。

  不过是还没有办好,家里都没有告诉他而已。

  等到送走了柱子和张庆国,又收到了二子从京城来的信,说他现在过得很好,虽然新同学入学,老教授们也都请回来,终于能正经上课之后,课程难起来了,但是他才上大三,还有一年半才毕业呢,现在好好学也来得及。再加上,秦老师现在是他们学院的教授,对他多有照顾。他的日子过得非常充实,一点都不难过。

  二子说的秦老师,就是跟张庆国一起住在贾家好几年的老秦头儿。老人家是技术大拿,SI人BANG倒台之后,文革前的很多老教授都已经不在了,原本是省里大学副院长的老人家被直接调去了京城大学,在机械学院做副院长。这些年,二子也跟着他学过不少的机械知识,说起来,比他那些啥都不会,可能连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同学,可是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呢。想要跟上新课程,想来也不会太困难。

  其实,要说秦老师这些年最得意的弟子,那还得是贾大宝。老头儿教得认真,大宝自己也努力,要不是有这个技术背景,他也不会这么年轻就当了主管工业的县领导。秦老师去京城之后,俩人也没断了联系,秦老师一直念叨着大宝不上学可惜了,一直来信动员他去跟着他做他的研究生。是大宝扔不下家里人,一直没去。

  这没照顾到大宝,倒是便宜了二子,也是缘份!

  “我不想当老师……”工作定下来之后,贾长发才告诉宝玉,宝玉下意识的就想拒绝。

  “不想当老师?不当老师你能干什么?”贾长发看着宝玉就来气,家里四个孩子,就他最不省心。

  两个大的已经成家立业,不用他操心就不说了,就是贾喜儿,书念得也好,在县城读高中,一直都是学校里的前几名。张庆国可是说了,以她的成绩,考上大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女孩子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吃公家饭,领工资,再找个差不多的对象儿,一准儿错不了。就是这个小儿子,是文不成,武不就,体格儿又不行,也不是个干农活儿的料,愁死个人。

  “反正我不想当老师……”宝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二子上了两年大学,每次给他这个发小儿兼堂哥写信说他的大学生活,都把他羡慕得不行,老觉得那才是人过的日子。他的物理化学成绩不好,之前一心等着高中毕业也能像二子一样推荐上大学。偏偏运气不好,今年县里的名额少,县革|委会主任的外甥也等着上大学,就把他给挤了。他都没戏,柱子就更没机会了。俩人郁闷了两个月,正合计着不行就去当兵去,柱子是想出人头地,他是纯粹的就想离开家的。还没等到征兵,却等来了恢复高考。柱子等到了机会。他却名落孙山……

  “那就这么在家待着?”小宝娘特别纳闷的看着小儿子,都想扒开他的脑子看看他在想什么,这孩子真是她生的?

  “在家待着不行吗?”宝玉很想去大城市走走看看,但是在县城读了三年高中之后他知道,无业游民在城里是不让待的,要被遣送回老家。这些人还有个专门的称呼,叫盲流。村里人管那些没什么正经事做,干农活儿又总偷懒耍滑的年轻人,就叫盲流子。是很不好的形容词,他不想当盲流子。而且,出门还需要钱,他也没有钱。

  “你个小瘪犊子,你还想在家待着?你在家待着,就这么白吃白喝?凭什么让老子娘养活你啊?还不如揍死你这个瘪犊子玩意儿算了。”小宝娘一听宝玉说完,立马就急眼了,抄起手边的扫炕笤帚就开打。

  “娘,我不是有地吗?把地租出去还不够我吃用的吗?”宝玉想起以前在府里的时候,公中的收入好像主要就是收的地租。

  “还要租地?自己家地都不够种呢?你还想往出租?你这败家孩子,我揍死你,我揍死你!”小宝娘一边打,听到宝玉说要往出租地,气得眼泪都出来了,手上越发打得起劲了。

  前两年,公社统一推广化肥的时候,刚开始,屯子里的农民都不信任化肥的功效,强制任务,不买又不行,但是买回来之后,很多人都把化肥扔掉了没用。三棵树生产队因为贾长发家里住着大能人,给大家伙儿讲了化肥的作用,还有用法。这几年,庄稼的产量大增,加上贾长发胆子大,早就把地偷偷的分到了各家,生产效率就更高了。只是生产队里人心齐,分地的事儿藏得严实,别的生产队听到个风吹草动的,都整不明白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三棵树屯现在家家有存款,都恨不能地越多越好呢!

  “宝儿啊,你不是思想先进吗?一直觉得我跟你大哥都落后吗?那你跟我说说,你知道的哪条政策允许把地往出租了?”贾长发一听宝玉那主意,都气笑了,大喘气了好几口,生生压下了冲到嘴边儿要骂人的话,语气平静的问宝玉。

  “啊?”宝玉一听,傻眼了,还真没有。

  “他娘,行了,别打了。”贾长发看宝玉那傻愣愣的样子,愁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一样,出声给宝玉求情。

  “不打?不打他怎么出息人?”小宝娘不肯停手。

  “要是能打好,早好了。算了,不想上班就不上吧,就在家种地了。”贾长发挥挥手,向后一仰就躺在炕头儿上了。

  “他爹,咋了这是?哪不得劲儿啊?”小宝娘一看贾长发那样子,也顾不得再打宝玉了,抬脚就上炕,看他哪里不对。这人他就是个闲不住的,跟他过了二十多年了,从来就没见过他大白天的在炕上躺着过呢!

  “没事儿,就是累了,我歇会儿就好了。你忙你的,一会儿我起来还得出粪去呢!”贾长发说完一翻身,头朝着墙的方向,就不动了。

  “那行,你多躺一会儿,粪也不急在今天非得出。”小宝娘就不再说什么了,接着忙她自己的活儿。

  宝玉也不是真傻,这点儿眼色他还是能看出来的,老爹被他气着了,他知道。见老娘不理他,忙去了。也不敢说话,悄没声儿的回去自己的小屋儿,接着看他看成绩的时候刚从县里的新华书店买回来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了。

  贾长发躺下之后,一直就没起来,晚饭都做好了,他还在睡。

  “小宝,叫你爹起来吃饭。”小宝娘放桌子盛菜,喊了两声他爹他爹的,贾长发也没起来,就让宝玉去叫。

  “爹,起来吃饭啦。爹,爹……啊!娘,我爹吐血了。”宝玉的声儿都变了,他喊了两声没听到老爹应,推了两下还不应,就去看他怎么睡那么熟,这一看不得了,贾长发躺着的枕头下,都吐了一小滩的血了。

  “妈呀!快点儿滴,去找你大爷去,赶紧地,把拖拉机打着,咱去医院。”小宝娘一听,当时就把手里的碗扔在桌子了上,好在事到临头,她的脑子没懵,一边儿让宝玉去找人,一边儿往炕上去看贾长发怎么样了。

  宝玉这会儿早没了主意,完全是凭着小宝娘怎么说怎么是了。下了炕,就往出跑,出门的时候,头都撞到门框上了,也不知道疼。跑到贾长宏家里,脸上又是血,又是眼泪、鼻涕的,鞋也跑丢了一只。把贾长宏两口子吓得不行。

  “大爷……我爹吐血了……我娘让我叫你……开拖拉机……送医院……”宝玉哭唧唧的,连哭带喘的说得囫囵半片的,没等他说完呢,贾长宏外衣都没穿,开门又往出跑。大伯母也顾不得桌子上的饭了,拉着宝玉也往出跑。

  进到院子里的时候,远远的,还能听到小宝娘在喊他爹他爹的声音。

  “他二婶,怎么样了?”贾长宏进屋就问。

  “大哥,人是醒了,但是说不了话,快点儿送医院吧。”小宝娘又是掐人中,又是喊的,好歹把贾长发叫过来了,只是眼睛死死的闭着,说不了话。

  “好,好,好,你赶紧给他穿衣裳,我去发动车去。”说完就又往生产队跑,拖拉机是集体财产,停在生产队的车棚子里呢!

  折折腾腾的送到镇里的卫生所,那些个草头大夫一看这样儿的,都不敢上手治,让直接往县里送。贾长宏借了电话直接打到县|政府,好在大宝还没下班,放在电话就往县医院跑,找大夫,提前做准备。

  又折腾到县医院,到底是晚了,救是救过来了,可是肺子里呛了血,要落下病根儿,往后都不能出大力了。再有个好歹,就是肺腔积水,再往后就有病变的危险了。

  “你说说你呀,气性这么大干什么呢?这万一有个好歹的,你扔下我们娘几个,可怎么整?啊?你都还没有完成任务呢,就这么走了,你也能闭上眼?”小宝娘在病床前伺候贾长发,哭得不行不行的。

  “娘,别说了,爹才刚好点儿。”大宝也在边儿上呢,就劝他娘,不让说,怕他爹听了病情再有反复。

  “不说,不说。”小宝娘也反应过来了,就停了嘴,擦眼泪。

  “哎……没事儿,我就是一口气儿没上来,又睡着了,呛住了。这些年,啥事儿没经着过,不至于的。”贾长发叹气,他也没想到会遭了这么一回罪。小宝不争气,他是又伤心又失望,心里觉得没奔头,可也不至于就气得要死要活,他还有几个争气的孩子呢!就是不该带着气睡觉。

  “那就好,爹,凡事儿咱都得往开了想,哈。”大宝又劝了一句。

  “你给小宝办的那个民办老师的事儿,给玉敏吧!他不去了。”贾长发又吩咐大宝。

  “怎么了,这是?”光顾着着急了,大宝还不知道贾长发是怎么犯的病呢!

  “小宝不愿意当老师,我看他也不是那块料,还是让他下地干活吧。等我出了院,往矿山那边去,给他找个媳妇儿,就这么的吧!”贾长发已经对宝玉没什么要求了,就在家老老实实的种地得了,也饿不死他。他以后不能干重活儿了,家里只依靠小宝娘一个人也是不行。

  “哎,行,都听您的。”大宝收到了来自小宝娘的眼神提示,也就没再问,全听老爹安排了。

  贾长发说的玉敏,就是他媳妇儿王玉凤的妹妹,也是今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这几天他正琢磨着要给安排到酒厂去工作呢,已经说得差不多,年后就要上班了。当民办老师当然是更好的机会了!

  贾长宏在贾长发救过来之后就回家去了。家里没有电话,家里人都还等着信儿呢,他是怕老太太惦记。回去把拖拉机送回去,转天儿再骑自行车带老太太过来。

  宝玉连病房都没敢进,一直坐在病房外走廊的椅子上呢,病房里的说话声儿他都能听到,这会儿他是一句话也不敢说了。连他爹说要让他在家种地,给他说媳妇儿,也不敢吱声儿的听着。这要放在以往,他早冲过去,反对包办婚姻了……

  贾长发在医院里住了一星期就出院了,剩下的就是养了。

  大宝让父母去他家里住,楼上有暖气,不用每天烧炉子,特别是点火的时候,烟气特别重,本来就是肺上的病,怕熏。

  贾长发两口子不愿意去,就那么个五十多平儿的筒子楼,说是两室一厅,实际上就是两个室,还是把两个单元拼一起组出来的,这都是领导的待遇了!家里两个孩子。喜儿在县里上学,也住在他家里,再加上老太太来医院看过儿子之后,又让孙子和孙媳妇儿给接过去住了,还哪有地方给他们老两口住。

  还是王玉凤在贾长发出院那天,直接把老两口的行李给搬回了家里,老两口没办法,只能跟着去。八口人,挤在五十多平的小屋子里,大宝两口子带着俩孩子住里屋,老太太住客厅的沙发拆开搭起来的小床,贾长发两口子住在外屋里,喜儿去学校跟同学挤宿舍去了。

  宝玉可没有人管他,本来贾大姑说让他去家里住,大姑家的孩子都工作了,大姑父调到外地的市里上班,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就大姑自己一个人在家。但是宝玉把他爹气得生了这么大的病,没脸面留在城里,也怕他爹见到他再生气,就自己回了三棵树屯儿。

  还是大伯娘看他一个人在家里住,饭也不会做,顿顿只能干噎粘豆包儿,连个菜都没有,看着可怜,才叫了他每天过去吃饭。平常他就一个人在家,冬天的房子,常时间不生火就冻住了,他得每天烧炉子烧炕,刚开始的时候,连火都点不明白,好几回都给呛个半死,才算是学会点火烧炉子了。

  没事儿的时候,他就看书,其实书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是在发呆。在想他到底错在哪了,也在害怕,怕老爹老娘回来之后,他在家里如何自处。

  想了几天之后,似乎是想明白了。开始干活儿,给家里的牲口圈出粪,这些活儿他以前是不肯干的。出完了粪,又开始劈木头,他们家房前屋后都种着树,几百棵,又不让卖,每年冬天都得伐上几棵不成才的,砍成木条儿,留着点炉子用。

  木头也劈完了,他又开始磨刀,这种细致的需要耐心的活儿,是他擅长的,把家里用得上用不上的各种农具和生活用的刀具都给磨得又快又光。

  又干完了,再找不到活儿干了。

  在炕上躺了一天,良心又不安宁了。就起来翻地,翻园子里的地。

  大冬天的,地都冻结实了,他非要翻地,也是很拼了。屯子里的乡亲从他们家门口过,看到他在园子里忙活,年岁大的长辈都劝他,不让他干,说这根本不是干这个活儿的时节,费镐。同龄的,还有年纪小的,就都笑话他,大点儿的孩子都是知道他小时候的事情的,就笑他傻病又犯了。

  宝玉也不理,只一个劲儿的傻干傻干的,每天不把自己累得抬不起胳膊躺在炕上就睡,都不算完。

第九十四章 五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年代文里红楼人儿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红楼]年代文里红楼人儿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