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江山为聘》作者:墨青笙/楚明晞【完结+番外】

  文案:

  他是他不经意间的惊鸿一瞥,只为了那一眼的沦陷,他甘愿收起自己的纨绔风流,陪他在这乱世朝堂,争得一席之地。

  然而,直到家破人亡他才知晓,原以为的眉眼生笑,一见倾心,不过是他的蓄谋已久。

  而自己交付的真心与信任,也不过是他深沉心计背后的玩弄与利用。

  如今国危家难,这份感情到底该何去何从.....

  东方月:“他眼中存了紫荆山的风雪,也是大虞的山河,却独独没有我。”

  受视角文案:为了复仇在这风云诡变的宫廷步步为营,原以为昔日的温存留恋真真假假,不过过往云烟,却终是弥足深陷........

  上官明棠:“我从炼狱中而来,不为乱世枭雄,只为那数十万未昭雪的冤魂寻一真相........”

  1v1 HE 明棠、海棠一个人,先出场的是受,不要搞错。

  浪荡不羁腹黑年下攻vs 步步为营的清冷美人受

  攻受视角都有,主攻多一些。

  排雷:主攻视角,虐攻虐受,攻控、受控都慎入,不喜直接点叉,谢谢!!!

  内容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虐恋情深

  搜索关键字:主角:上官明棠,东方月 ┃ 配角:郁尘,上官子煜,凤泠,夜羽 ┃ 其它:复仇,权谋,律制

  一句话简介:江山为聘,嫁我可好。

  立意:古代权谋,平内乱,驱外敌,收河山。

  第1章

  渊和十二年,荀北山河破碎,沦为胡骑踏入中原的角斗场。

  大将军上官羽与数十万虎贲军浴血奋战,却终兵败于幽州。本想退居紫荆山苦等援军,不成想等来的确是通敌叛国的罪名。

  那日紫荆深处,遍地鲜血,尸积如山。

  他从尸海中爬出来,枯瘦的身体,满身的剑痕。

  权利造就了一场旷世赌局,在这阴谋与阳谋纵横的时代,他要以命运为饵,在这场乱世中为数十万未昭雪的英魂寻得一真相.......

  远处,紫荆山涧,公子翊收起弓箭,仰望漫天星河,一青衣童子推开柴扉,带了件长袍披于他身上。

  “师傅,夜里山涧风凉,快些回屋吧。”

  公子翊眉头微皱,正色道:“太阳星正冉冉升起,渐弱的紫微星却在被吞噬的光芒下泛起了微光,帝星相遇,大虞帝都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童子道:“师傅,这天下可是要倾覆了?”

  翊说:“怕是有人要扭转乾坤了。”

  而此刻,大虞帝都,烽烟四起.........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 感谢大家多多支持。 类型具体看文案和标签。

  蠢作者是新人,这篇文的文笔情节节奏等等都还不成熟,想在尝试中不断改进自己,请看完的各位天使们在包容蠢作者的同时也温柔的指文中的不足。蠢作者会虚心接受,努力改进。

  想写出好文,想要进步,感谢每一个支持的小天使,也感谢提出批评建议的小天使。

  鞠躬

  感谢!!!!!

  还是老样子,前20章评论发红包。

  第2章

  今年的虞都,风雪来得早了些。

  延伸至承德大殿前的百余级台阶被风雪掩盖了起来,那朱墙黄瓦也被雕琢得更加夺目了些。

  万春门外,台阶下跪着一人,满身的剑痕几乎辨不得模样,暗红的血滴落在湛白的石阶上,红染一片。

  上官明棠低着头,双眼茫然的落在雪间,身上的衣物早已被纷扬的雪花濡湿,寒气就像无形的利剑一般刺着皮肤。

  昏沉暗淡的天光中,“她”抬头只肖看了一眼,又隐去了眸色,融在了这漫天的光景中。

  众大臣踩着积雪,抻着纸伞陆陆续续赶往承德大殿,即便匆忙,却也忍不住往这边轻瞥一眼。

  有人疑惑,来了一句,“呦,沈大人,看这又是闹得哪出啊?”

  沈凌白顺着他的视线扫了一眼,说:“快走吧。”

  身旁的人忽然凑过来低语:“听说,这就是大将军的遗孤。”

  “别说了,快走吧,圣上要发怒了。”

  “不是说今早不上朝?”

  “圣上的心思,谁人能懂,赶紧的吧杜大人,晚了,您这老腿又要去太医院挨针了。”

  承德殿上,众大臣依序站立,内侍李英将丞相呈上来的折子递至魏景帝面前。

  紫微帝座上,景帝神色平静,暗淡的眸色落在奏折上,之后瞟了一眼身旁的李英,将折子摔了下去,“丞相,这便是你所谓的大将军私通胡骑的证据?”

  东方黎站至殿前,俯首作揖,“禀皇上,此乃我军将士拼力从胡人手中而得,乃是大将军亲手绘制的我军荀北营地的驻军图。”

  景帝厉声道,“大将军果真是将此重要之物交于胡骑手中,而后又密谋了荀北一战?”

  “正是。臣在幽州之时,从伪装的胡骑口中得之。此人由郁将军押解虞都,皇上可召来殿前一问究竟。”

  看了一眼俯首的丞相,景帝恢复如常的神色,说:“李英啊,也传给其他爱卿参详参详。”

  众臣看后窃窃私语。

  “堂上众臣有何感想,淮南王?”景帝道。

  魏炎上前叩首:“回圣上,臣以为,只凭一纸地图,不足以让人信服,上官将军世代忠良,断不会做谋反之事,还请皇上下令彻查此事。”

  景帝侧身,不动声色道:“沈爱卿,朕看你从刚才就有义愤填膺之势,可是有什么想法?”

  御史大夫沈凌白上前道:“回皇上,臣以为,淮南王说的在理,上官将军曾跟随先皇征战多年,又怎会有谋逆之心,怕是有人故意陷害,如今人已故,若是沉冤未雪,圣上岂不是要被天下百姓诟病。”

  东方黎斜睨了一眼,道:“沈大人的意思是,若是圣上不彻查此事,就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吗?”

  沈凌白跪下,颤抖的手放在额前,头也不敢抬一下:“臣并非此意,望皇上明鉴。”

  淮南王上前解围:“皇上,沈大人一时语快,并无冒犯之意,望皇上息怒。”

  此时,万春门外,马蹄声渐起,随着漫天风雪传至朝堂之上。

  景帝欣喜的望向堂下,“李英,可是都护将军凯旋而归了?”

  李英俯首,“奴才这就下去给您看去。”

  “报……”一声高昂的传令声响起,从承德殿外传出,一层层直达殿内。

  “都护将军郁尘,参见圣上。”

  人未至,先闻声。

  郁尘一身铠甲早已在搏杀中失了光泽,剑痕纵横,身上带着一丝血腥气拜至殿前,“罪臣参见皇上。”

  “将军何出此言?”

  郁尘俯首:“罪臣没能替圣上保住荀北,此乃罪责之一,臣支援太慢没有保住大将军及数十万虎贲军,此乃罪责二。”

  淮南王说:“将军可是替大虞守住了幽州,可谓功臣也。”

  景帝道:“淮南王说得在理,你何罪之有?”

  “皇上,荀北失守,大将军他……”郁尘还要说下去,却被景帝一声呵斥制止了。

  “行了,关于大将军谋反之事,朕会命人彻查,你连夜赶路,想必也乏了,关于中军封赏的事,明日朕自会同朝臣商议,众爱卿赶了风雪,今下也一众退了吧。”

  景帝揉了揉眉心,扫了一眼大殿,说:“淮南王留下,朕有些事想同你商议。”

  众臣识趣,纷纷俯首告退。

  殿外的风雪似乎是又大了些。

  朝臣三三两两,约伴而走。

  沈凌白舒了一口气,颤抖着的双腿不留意陷进了雪坑里,郁尘眼疾手快,从背后扶了他一下,“沈大人可要注意些.....”

  沈凌白回眸:“多谢郁将军。”

  郁尘走至他身前,轻拍了下他身后沾染的积雪,淡淡地叹了一声:“沈大人终日为国事操劳,可要注意身子。”

  沈凌白盯着他,“郁将军战事告捷,此番辛苦了!圣上这次必定会论功行赏。”

  郁尘扬手一言:“战士保家卫国,何谈辛苦,这是臣子应尽之事。如今胡骑入侵,虞都临难,不求什么赏赐,荀北关系虞都命脉,这次大将军出事,荀北再无将领,幽州城百姓苦不堪言,只望皇上早做决断。沈大人是御前重臣,还望在皇上面前多提及此事,那边等不得人。”

  “郁将军豪气干云,为国为民,乃国之栋梁。只不过,大将军他一生肝胆,却被……唉……”

  “沈大人为忠良谏言,在下也是佩服,只可惜圣上他听信了小人之言。”

  东方黎闻耳,迈了过来,“郁将军此话何意?”

  郁尘斜了他一眼,冷哼道:“在下并非文臣,只懂行军打仗,自然不知晓丞相是何用意?丞相受百官拥戴,想说谁有罪就说谁有罪,哪是在下这种凡夫俗子得罪起的,只怕是哪天丞相看着不顺眼了,就让我发配边疆去了……”

  “郁将军此话可是折煞老臣了,赏罚之事乃天子之意,将军此番守城有功,皇上定会大赏,老臣还等着吃将军的庆功宴呢。”

  “大雪未耻,在下不敢领赏,丞相久居虞都自然不晓得边陲人民疾苦,国危家难,吃酒吃茶的事在下可干不出来”,郁尘扶了沈凌白就往外走,不愿再跟他多费口舌。

  “郁元清,你竟然……”

  几位大臣见状也忙扶了东方黎,“丞相息怒,郁将军他也是因事急言,并无冒犯之意。”

  郁尘扶了沈凌白行至万春门,往一旁望了一眼,恰巧那跪着的人也抬了头,直直的目光对上那双翻涌的黑瞳,霎时却见那人眉角一勾,竟漾出了一丝异色来,郁尘向那边迈了一步,下一秒那人便收回了目光。

  郁尘抬手扶了一下随身的佩剑,长叹了一口气,头也不回的走了。

  至此,那素袖白衣与漫天风雪融为一体。

  ...........

  内殿,龙榻上,景帝脱了黄袍斜卧着,方才幽深的瞳眸也突然散了去,看着倒是和善了许多。

  淮南王在外等了良久,景帝才唤人进去。

  “皇叔对于此事可有对策?”

  “皇上所谓何事?”

  “荀北失守,大将军通敌之事已经人尽皆知,只是这事里有人信自有人不信,朕想知晓皇叔有何想法?”

  淮南王说:“臣愚钝,还请皇上不吝赐言。”

  “先皇在世之时曾叮嘱过朕,若是有一天上官将军谋反定要严惩不贷,如今真如先皇所言,朕又不得不听从文武百官的意见,大将军向来忠厚,民心趋之,现发生这等大事,查自然是要查的,只是朕想把这件事交于丞相,皇叔意下如何?”

  淮南王微微抬头,“丞相乃国之重臣,又得朝臣尊爱,交于他,自是最妥之法,想必丞相定不会辜负圣上之托。”

  景帝长舒了一口气,淡淡道:“即便大将军之罪重大,朕也不想赶尽杀绝,虎贲军战死荀北,上官一脉,又牵连甚广,如若过分罪责,恐怕难掩幽幽众口,皇叔可有办法?朕曾听闻先帝在世之时曾赐两家姻缘,可有此事?”

  “回皇上,先帝在世之时,确赐大将军与丞相两家联姻,只是先帝薨逝便无人再提,如今若是皇上完成先帝遗愿,不仅留了贤良之名,同时也给丞相免了百姓的诟病,算是喜乐之事。”

  景帝眉眼一抬,“皇叔果然是朕的明眼,年关将近,必要大赦天下,朕也正有此意。”

  淮南王俯首,“皇上圣明。”

  景帝瞧着淮南王,说:“现在幽州守将空缺,胡骑现在退至紫荆山外,冬日他们不好过,年前必不会来犯,可年后一定会起兵,兵部已经给朕递了折子,幽州派谁去守城朕还是想问一下皇叔的意见?”

  “放眼虞都,除了郁将军怕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了。郁将军师承大将军,也是从荀北调至西南边境,这几年即便没在,却也是对荀北地势最熟悉的将领,依臣之言,荀北将军一职非郁将军不可。”

  李英拿了件外袍给景帝盖上,“皇上,夜凉。”

  景帝看了他一眼,维持着卧着的动作,说:“朕也正有此意,只不过若是将郁将军调去幽州,那么安西便没了将领,中军势气势必会受影响。西陲边境也不安稳。”

  淮南王沉着道:“禁卫军都指挥使晨风将军可以接替郁将军的职位,统管西南中军,皇上意下如何?”

  景帝轻咳了几声,李英赶忙上去扶了一下,景帝搭眼看了他一下,继而看向淮南王。

  “关于将领调遣之事,朕还要仔细斟酌再同太尉与兵部商议,皇叔今天也乏了,就退了吧,李英啊,替朕送送皇叔。”

  李英扶景帝躺下,这才随着淮南王一道出了内殿。

  两人一前一后,走了很远,李英才开了口,“这几日天寒,淮南王替皇上分忧也要注意身子,奴才就送您到这了。”

  “李公公,天寒日冻,要好生照顾皇上的身子,年关将近,可不能过于操劳。”

  “皇上乃万民之尊,奴才定当细心竭力。”

  淮南王看了一眼万春门下跪着的人,道了句:“女子身弱,还望公公在皇上面前给个醒事。”

  “奴才明白,淮南王慢走。”

  府中之人已在万春门外等候了良久,随身管事扶了他上车,“王爷,回府吗?”

  “回”。

  刚一进王府,便有下人过来通传,“王爷,太尉府杜大人在府中等候您多时了。”

  淮南王下了马车,便直抵书房。

  “王爷.......”

  “这才刚下朝堂,杜大人前来所谓何事?”

  杜衡上前俯首:“王爷,大将军已逝,臣过来自是同王爷商议此事,不知王爷对于皇上之言,有何看法?”

  淮南王敛了眉色,厉声道:“皇上之心思岂是我等常人可猜测的,如若没有其他事情,杜大人还是回府吧,屋外风雪之大,大人可要小心些,天气严寒,本王就不远送了。”

  都这般被催促了,杜衡也不是不识眼色之人,见势头不对,立马辞了别。

  府中管事送完杜衡回来,抱了个暖炉递上,“王爷,皇上留您可是为了大将军之事?”

  淮南王抱着暖炉叹了声:“最近若有其他大人来访就替本王回拒了吧,朝堂之事也替我告个假,就说本王沾染了风寒,近期就不去上朝了。”

  “是,王爷。”

  “荀北之事乃国之大耻,冤魂未雪,社稷堪忧,皇上又怎会无为而治。自即位以来虽没有大的功绩,却也不是贪图享乐之人,如今大将军势已去,王爷与丞相势力均衡,互相牵制,皇上这般可是盘算好了。”

  一双苍白的手从屏风中探出来,随着淮南王的视线看过去,是一个中年,容色清朗,青白的衣衫束在腰间,书生之气跃然眉间,再多看一眼,更是多了些仙风道骨之感。

  “先皇在世之时,东方黎身为相国,满朝文武皆听命于他,只要他在朝上美言几句,果真是想升谁升谁,想黜谁黜谁,自大将军上官羽势力渐起,又替先皇稳了大虞江山,自此丞相他便有了二心。”

  淮南王微笑上前,“先生这几日在王府可住得惯?”

  中年颔首:“住得惯,让王爷费心了。”

  他坐下看了一眼一旁的管事,接着道:“大将军忠厚,在外征战多年才使得大虞江山稳固,背上通敌叛国的罪名百姓自然不信,但人已死,街头尾巷谈论此事也不过几月时间,久而久之就淡忘了,皇上把这件事交于丞相也不过是个计谋,朝堂素来说他俩不和,百姓定以为是丞相故意陷害,此时若上官与东方两家联姻,自然化了干戈,解了风波。不仅保住了自己贤德之名,得了民心,也护住了丞相在群臣心中的地位。皇上这招以静制动可谓是妙计。”

  他此话一处,淮南王便露出了惊讶之色,“先生果然料事如神,今日在内殿,皇上与我商议此事,想必此前就拿了主意,我也是顺着先生的意思,把两家联姻之事提了一句。”

  “王爷谬赞了,老朽也不过是审时度势,皇上师承丞相,自然会为丞相多些考虑,如今上官家只剩了不起眼的女子,也作不起大的风浪,丞相即便介意,也不敢违逆了先皇的意思,王爷只要之前同太后念叨两句,这事自然就成了。”

  “先生,本王想问先生一个问题?”

  “王爷是想问老朽为何避世山中多年,却又回了这乱世?还想问老朽为何又来了淮南王府?”

  “先生可愿答?”

  “老朽不为其他,今日出山只为还个恩情。”

  “那先生的恩人是?”

  “已经还了,只是今日又欠了王爷的恩情,老朽以后会暂居城外,如若王爷有事,大可以吩咐老朽,老朽定当竭力为王爷分忧。”

  ...........

第1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江山为聘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江山为聘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