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送老妈上大学

  作者有话要说: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又到一年开学季,各大高校都迎来了一批新生和他们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家长们。新生报到处的人早已习惯了这副场景,面对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态度和气的问:“您怎么自己过来排队,女儿韩月琴呢?”

  大妈笑的非常慈爱,拍拍自己胸口说:“我就是韩月琴。”还把身份证也给了工作人员看。

  工作人员非常惊讶,看着她说不出话,旁边同伴也目瞪口呆,倒是不忘手脚麻利的把一切手续办好,给老太太开了收据和宿舍入住单,又把校园卡也送到她手里。

  “阿姨,您拿好啊!您是自己来的吗?需不需要我们找人带您去领钥匙和床上用品、带您去宿舍?”

  韩月琴笑着摆手:“不用,我女儿女婿送我来的,你们忙吧,谢谢啊,孩子。”

  老太太说完就拿着东西走了,后面排队的人也听清了他们的对话,还有人拍了照片,随手就发到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于是本校新生录取了一位五十多岁阿姨的故事,很快就传遍整个校园。

  韩月琴只把大家的注目礼当成赞扬,笑容满面的离开新生报到处,对等在外面的老伴丁志明、女儿丁云、女婿易行远说:“都不放心我,这有什么难的?这流程不都写的清清楚楚了吗?走,先去买教材,然后去领钥匙、买床上用品。”

  丁云笑道:“您厉害,是我们瞎操心,好了吧?”牵着丈夫易行远的手,跟着老妈继续一样一样的办事,直到把她送到宿舍入住。

  一家人到宿舍门口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人住进去了,正在收拾,对方也是一家人,在一旁看着的像是爸爸的中年男人就热情的和丁志明打招呼:“快来坐,也是送孩子上学吧?唉,这做父母的真是不容易,大热天的,你看,跑了一脑门汗。”

  丁志明表情尴尬,摇摇头:“不是,我们……”

  “哎,你们是哪里人啊?”中年男人也没听见丁志明声音不高的回话,还在拉着家常,“我们是本省人,p县的。”

  “啊,我们也是本省人,江源的。”

  “那我们老家不远啊!我去过江源,在那里还有亲戚呢!”中年男人谈性正浓,已经开始自报姓名了。

  丁云憋着笑帮她妈铺床,还跟她妈嘀咕:“这上铺,您能上得来吗?”

  “能!我天天锻炼,身手好着呢!”老太太斗志昂扬,“以后开学了,我每天早上去操场跳广场舞去!”

  母女俩的对话终于引起了一直好奇看着他们一家、想猜出谁才是新生的同宿舍小姑娘的注意,她仔细打量了一下老太太的衣着外表,又看了一眼微博上刷出来的本地热门话题,不由捂住嘴,又放下手,惊讶问道:“阿姨,您就是那个超龄新生?”

  韩月琴回头看她一眼,笑眯眯走过去:“是啊,确实超龄。同学你好,我叫韩月琴,以后我们住一个宿舍,可要互相照顾啊!”

  女孩忙站起来向她鞠了个躬:“阿姨,您好,我叫刘果果,我真没想到您是和我一个宿舍!他们都说这届新生有个阿姨,刚刚去报到了,原来是真的!我本来还以为这个姐姐才是新生呢!”

  丁云已经从上铺下来,正跟易行远一起合作套被套,闻言笑道:“我这个年纪要是来上大一,也算是超龄吧?”

  她们这一说上话,刘果果的父母也听明白了,顿时都露出惊愕而不知所以的表情,丁志明叹了口气,说:“其实我是送老伴儿来上学的。她退休了没事干,让孩子忽悠的想参加高考,考了三年,今年也不知怎么就考上了。”

  “什么叫‘不知怎么就考上了’?”韩月琴不高兴听,“你没事就回家吧,我这儿用不着你。”

  话音刚落,门口又进来一家人,攀谈之下,新来的这家人得知韩月琴是新生后,宿舍里顿时也出现了一阵诡异的安静。

  丁云看该收拾的都收拾差不多了,就说:“这屋子里都要转不开了。妈,走吧,咱们先去找食堂吃饭,尝尝你们学校食堂的饭怎么样,你其他东西,自己慢慢收拾吧。”她说完就叫易行远把两只行李箱推进了柜子里。

  屋子里确实人多了,韩月琴就跟那两家打了个招呼,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一家人出去直奔食堂。

  丁云带着她体验了一回买饭流程,然后一家人一起吃了午饭,韩月琴就又打发他们都走。

  “我这里也没什么事了,有事也有同学帮我,你们忙你们的去。”

  她读书的省城距离江源一个小时车程,所以他们夫妻是早上开车来的,丁云小夫妻俩则是昨天下午就从北京赶了过来,今天送她上学。

  丁志明心情有点复杂,一方面觉得这下好了,身边没人唠叨他了,一方面又觉得老伴儿出去上大学,这事情怪异的他都不好意思跟人说。

  韩月琴这会儿可不管他想什么,又嘱咐了老伴几句生活细节上的事,就让他回去,说有事打电话,到周末放假,她再看要不要回家。

  “你顺便把两个孩子送到火车站。”韩月琴最后说道。

  丁云还有点不放心:“我再陪你一天吧。”

  “不用,我有什么要你们陪的?我早就说不用你们来,明天还都上班呢,早点回去吧。”韩月琴还处在上大学的兴奋之中,别的都不在意,就想快点去认识她的同学。

  丁云看她这样,只能叫她有事打电话,把她送回宿舍楼下就和爸爸、老公一起走了。

  丁志明还有点不是滋味,上了车就说:“你看你妈那样儿!考上个大学,都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丁云哈哈大笑:“爸,你这话里的酸味,开着车窗都吹不出去。”

  “你还好意思笑,都是你鼓捣的!”丁志明让易行远帮他调好导航,就发动车子往火车站走,“五十好几的人了,跑来上大学,人家都跟看大猩猩似的,她还美得不行!”

  一直没说话的女婿易行远这会儿终于开口说:“这样不是挺好么?现在妈不在家,您下了班没事,就可以和同事吃个饭聊聊天,一起去钓鱼打牌,回去晚了也没人管您。我妈呢,也找到自己愿意干的事儿了,大家都心情好,两全其美。”

  丁云跟着说:“就是啊,久违的自由生活来了,您好好享受吧!”

  “我享受什么呀!你妈给我的生活费只够我自己在家吃的,我还能总让别人请客啊!”

  丁云好奇:“是吗?我妈一个月给你多少生活费?”

  “一个月?”开着车的丁志明不停摇头,“她一周给我200块钱,说每周一微信打给我,我连点现金都没有!我还出去吃饭呢!”

  丁云先是不厚道的大笑,然后对易行远说:“我每周也给你200怎么样?”

  坐在前面的翁婿俩:“……”

  易行远清咳一声,问:“那我妈说没说为什么就给您200块钱啊?”

  丁志明黑着脸,本来不想说,又实在忍不住,“她说怕我自己在家没人管,动什么花花肠子,也养个小三……我养她一个还不够,我还找小三?”

  这次丁云直接笑倒在了后座上,还擦着笑出来的眼泪说:“我妈真是个天才!不过她担忧的也有道理,易行远,我给你翻个倍,每周给你400,怎么样?”

  “这事儿回家再聊吧。”易行远对这位岳父老泰山充满了同情之意,到火车站下车的时候,把自己随身带的两千块现金都塞给了他。

  小两口很快就上了回北京的高铁,丁云就问他:“你给了我爸多少钱?”

  “没多少,钱包里就那么点儿现金。”

  “你就听他哭穷吧,其实我爸藏了私房钱的。而且我妈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呀,她在外面上学,又不可能每周都回家,留钱多了,万一有事呢?”

  易行远笑道:“我就是怕万一有什么事,老爷子手上没钱不好办。”

  “没事的,我爷爷奶奶还在呢!真有事,他现去那边拿也来得及,再说现在这么方便,我们给他转账,他也能立即收到,没什么好担心的。”

  丁云笑过她老爸,又想起她妈,不由感叹:“当初我和老妈订了三年之约,说好各自努力,但我那时真没想到她三年就能考上,还是本科,虽然是个三流院校。”

  “是啊,在这一点上,你和咱妈还挺像的,都很能坚持、很有毅力,我也没想到你考完n2,回头就报名在职研究生,现在工作这么忙,还坚持去上课。”

  丁云哀叹:“不要提醒我,老妈一开学,我也跟着开学了,天啊!没有下班时间,没有周末,好痛苦!我也不想坚持,可是不好好上课、不做作业,我就毕不了业啊!”

  易行远笑着握住她的手,说:“加油,再坚持一年就好了。而且你要这样想,你忙着上课,没有时间,两位老妈就不会逼着你生孩子了。”

  “这倒是真的。”

  丁云是7月份和易行远办的婚礼,两家父母都希望他们尽快要孩子,但以她现在的状况,实在是没有精力,工作本身就忙,又要去上课,哪里顾得上生孩子?

  这三年以来,丁云就没让自己闲下来过,恨不得把一天24小时变成48小时用,进京以后,整个人更是不由自主就随着快节奏的生活绷了起来,要不是身边有个美貌又双商都高的易行远陪伴,丁云觉得自己可能早就把那根弦绷断了。

  幸好有他一路陪着,两个人一起努力、互相劝慰、适时放松,丁云这才能快速成长为一个脱胎换骨一样的新的自己。

  也是因为这个,丁云在结婚之前鼓起勇气,把小云的故事讲给了他听。

  “我希望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能认识彼此、记住彼此。”丁云在讲完整个故事以后,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个奇妙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了温暖和正能量的故事,易行远在听的过程中,那些不明原因模糊了的记忆逐渐清晰了起来,一个17岁的丁云宛在眼前。

  健身会所的初见、咖啡厅订约、同游游乐园、路边摊撸串,还有他送的门票、最后一同吃的那顿自助餐,一幅幅画面如幻灯片一样在脑中闪过,易行远情不自禁露出微笑,说:“原来如此。”

  他觉得惊叹,也感到不可思议,但更多的是一种命中注定和丁云在一起的幸福感。

  “是啊,小云说的没错,那场车祸虽然将我的人生推向了另一个轨道,却也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找到一条新的道路,还让我认识了你、将成为我人生伴侣的你。那些忘记了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了吗?”

  易行远笑着点头,将丁云整个拥进怀中:“都想起来了,这样真好。我真幸运,能认识你这样一个从小就很可爱很优秀的女孩,还能与你走向人生另一个阶段,成为彼此一生的伴侣。”

  是啊,丁云也觉得她很幸运,能在来得及的时候见到年少的自己,能在无意中认识一个与自己各方面都契合的男人并与他成为夫妻,她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成为一个更好更为优秀卓越的人呢?

  更何况,现在连原本把梦想寄托在她身上的老妈都考上了大学,开始读她心仪已久的英语专业,自己要是不努力,岂不被年过半百的老妈给落下了?

  想到这里,丁云忽然笑道:“不过现在我妈应该是没那么多空闲问我生孩子的事了。嘿嘿,我当初真是天才,怎么就想到鼓动她去参加高考呢?简直是一劳永逸!你看,她本科得上四年吧?以她的个性,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一定会非常认真读书,顾及不到别的事的,等她本科快毕业的时候,我再鼓动她考研,要是考研考不上,我还可以给她联系一下留学……”

  她越盘算越美,最后说:“这样一来,起码之后十年她是没空管我们的事了!你妈工作也忙,偶尔说两句不要紧,她对我也客气,嘻嘻,我们的事就可以慢慢计划啦。”

  “正好现在没事,不如我们现在就计划一下?”

  丁云看了易行远一眼:“你指哪方面?生活吗?其实我一直想问你,你真的做好当爸爸的准备了?”

  易行远犹豫了一下,还是诚实的摇头:“讲真话的话,并没有。我觉得我们两个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挺好的。”

  “其实我也这样想。”

  而且丁云婚前有去查体,她现在各方面身体机能都良好,医生也说35岁之前生育都算黄金年龄,不必把年龄太放在心上,她就没有把生育这件事纳入近期计划里来。

  另一方面,她其实跟易行远一样,还没有做好准备要当一个妈妈。丁云因为有切肤之痛,知道有一对不懂得怎么做父母的人生了孩子之后,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影响,所以也希望等自己忙过这一阵,和易行远一起好好学习一下科学育儿知识之后,再考虑生育问题。

  “那就等我毕业之后,我们一起研究一下怎么样做一对好父母,然后再准备怀孕,怎么样?”

  易行远赞同:“好啊。”

  小两口达成一致,两人工作又都很忙,易行远的妈妈楚明珍也已孤掌难鸣,生育这件事就只能被排到后面去了。

  让丁云意外的是,她老妈不但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很快就跟同学打成一片,还在网上成了网红。

  最开始韩月琴去学校报到,被人发到微博上以后,当地媒体看到,就跑到学校去采访。韩月琴是个不怯场的人,也很为自己骄傲,就跟记者把女儿怎么劝说自己、自己怎么刻苦学习三年,参加了三次高考,终于考上大学的事迹讲了一遍。

  其实这种事本来就很容易在网上产生反响,只不过因为她之前考试和报名都是在江源,小地方没引起什么人注意,不然早就上报纸了。

  不过,这次她以金榜题名者的身份讲述三年来的刻苦学习和几十年不曾放弃过的梦想,无疑更为动人,很快就被央媒官博转载,大家点赞讨论的同时,话题又滑向了另一个方向。

  有个营销号就此发表了一篇长文,以“自己的梦想哪怕晚了几十年也要自己去实现,而非转嫁到儿女身上,将儿女当成练级的小号”为题,深入探讨了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才最健康,以及如何才能保持人格独立、让亲子之间维持在合适的距离和尺度之内。

  此文以韩月琴为例,先是肯定梦想的美好和个人的努力,接着又以报道中提到的女儿劝说是韩月琴报考的原因来引出观点,其中还提到很多被父母逼迫、放弃自己的梦想,投入到一个父母憧憬或者认为很好的专业或职业中去,最后过得浑浑噩噩、不知人生目标在何方的例子,希望所有这样的父母都能因此而反省,也提醒做了父母的年轻人,不要重蹈覆辙,走上同样的一条路。

  作为游戏行业官博运营者的丁云,也转发了这条微博,还打了个“玩网游不是精神病”的标签,转发文字写的很俏皮,她内心却真的是百感交集。

  这是一个她从来从来从来也没有想到的事件发展,最初跟老妈提出这个建议时,她甚至都没有想到老妈会照做,她只是在万般无奈之下,随便想出的一个希望老妈能转移注意力不要总盯着她的主意。

  可是老妈不但听进去了,还付诸行动,并最终真的考上了大学,再次印证了那句话:只要有心,只要肯努力,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不需要重生回过去,也不需要穿越到富豪之家,只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哪怕你已经年过半百,你一样可以从现在开始去追求你的梦想、成为人生赢家!如果一年不行,就三年,三年不行,就十年!只要生命不息,就奋斗不止!

  这甚至不是鸡汤,而是在丁云家人身上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实。而这件事现在竟然又能够引发网上大讨论,让大家开始反思亲子关系、给予更多素不相识的人以勇气,丁云只觉得简直不能更圆满。

  她为自己骄傲,为17岁的小云骄傲,更为她的妈妈骄傲,为所有不曾放弃过自己一直坚持努力的人骄傲!

  咦嘻嘻,这次把有话说放在上面,大家一进来先看的就是正版番外啦

第53章 送老妈上大学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来自十年前的少女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来自十年前的少女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