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丰前残存的日记一则(倒v结束)

  古时候的故事

  我是先前在积善寺奉经法事, 听中宫那边的女官说起的一个故事。引人入胜得不得了,说着说着,连入夜了也不知晓。四周的灯笼都点亮了, 夜风习习擦进几帐。式内侍惊叫起来,“哎呀, 不好呀。”接着“咚咚咚”的,好像团团转着。几个因此听得聚精会神的女房都说,“还请快点说完吧。”

  式内侍非常焦急地说,“回到大内的车子还有哪些?”原来佛事结束, 中宫啊关白公这些人, 都已经乘坐车子离开了。我们这里的几个人,在很偏僻的板廊设置了几帐,有时候连法师的话跟舞乐都听不清楚。本来想偷看一下皇帝陛下的英姿,也兴致缺缺了。因此这边能说出这样有意思的事,真是意外之喜。

  可正说到精彩的地方,忽然地不说了。着急着要回宫里, 这像什么样子?大家都等着呢。反正是不能回去的了, 不如就在这里打地铺住下,把故事讲完才好。

  于是, 隔壁的我也说, “还是讲完再走吧。”几帐的那一边, 送来很片片唏嘘,有一个女房对那式内侍说,“隔壁也有人在听着, 干脆再说得快一点。”

  那个内侍不管怎么说,都不首肯。零碎的人声里,僧都也到了这里来。在别人看来虽然给弄得很难看, 最后还是回去了。

  我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遗恨,哪怕再留下来一会儿也好呢。那个故事里的小姐后来到底怎么样了,也实在很想知道。那些明知结局却不肯说完的人,简直跟去过一回儿妻子家里,便再也不来往的男人没什么区别。

  因为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到底是有些灵验的吧。今日清晨有个红衣的使者到红梅殿说,有要紧的东西交给我。

  将那封厚厚的信纸解开来一看,竟然是积善寺那天未竟之书。这下我实在是很羞愧了。心想若有什么适宜的时候,也要重重地对她酬谢。

  将那个故事整个地看完,却觉得上下也衔接不起来。难道是给错故事了吗?本来还期待那位小姐会有一个好的了局吧,终究是死去了。心里一面无法释怀,另一面又对这个故事很欲罢不能,干脆将记在心里的上半部分写下来,日后聊以己慰。

  故事的前半部分:

  古时候,有一个顶顶高贵的人,是一名武将大臣。他与另外一个顶顶高贵的文臣时常因为政务上的分歧,而发生争执。两个人互相厌恶,谁也不给谁面子。不可开交的时候,甚至要把腰间的武器□□,在朝堂上面刀剑相向。按这样子看这两人的关系,若有一天谁把谁杀死了,也是丝毫不用奇怪的事。

  有一天,原本非常贤德的那个皇帝死了。践祚的那个新的皇帝,乃是文臣的女婿。事无大小,都偏向文臣。文臣为讨好那个皇帝,将外国的宝物与书册求来献上去。皇帝十分欢喜。

  因此上行下效,朝中兴起效仿外国学说的流行。一时间,达官贵人以学习外国经典,崇拜外国宗教为荣。更加卑微的地下人,以此为信奉的,还要数不胜数。然而与文臣不对付的那名武将,极力反对这桩事情。处处斥责文臣的不妥票之处。因为他厌恶文臣,不仅在皇亲国戚的面前,大肆宣扬外国学派的弊端。又在朝下教训文臣的党羽。文臣更加怨恨他。

  武将的一个手下,与前朝的一个坏皇子串通一气,妄图侵犯为前朝皇帝守丧的太后。此事教文臣大为震动,新皇帝听说也命令文臣,“去把那个武将的手下杀死。”这么说了。文臣便安排了人手,乘武将手下酣睡之际,将其斩杀。并且召集群臣,打算消灭武将一门。

  有风声传到武将的耳朵里,那个武将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他在皇宫里匮乏亲信,于是连忙赶往自己的领地河内国,纠集部队与文臣对抗。文臣心想,虽然给他逃了回去,没有在京城里将其正法。可这个武将平日素来暴虐跋扈,对上对下都已离心离德,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此外,支持这名武将之人,还有一名较先帝更为贤德的皇子。这名有德的皇子名为若玉,在朝中颇有口碑。于是文臣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文臣统领京城的部队,与那名若玉皇子一起行军至河内。河内武将的部队也早已恭候他们多时。于是就这样,两军在饵香川原交战。然而武将大臣原本因军事起家,部队兵强马壮。武将大臣则亲自带队出征,一马票先用弓箭射中文臣盔甲的一耳。文臣与若玉皇子的军队因此惊恐万状,溃不成军。

  这名武将虽然是个锱铢必较、咄咄逼人的武夫。可也有有所柔情的地方。原来在河内的家中,有一个年纪尚幼的女儿。这个最小的女儿刚刚结髻着裳,就遇上如此变故。武将心里便对她更为怜惜,尽管还是在打仗期间,仍就请来周遭德高望重的大名的家臣,给这个女儿起名。

  这个女孩子尚未成年之际,仿佛还像嫩瓜一般可爱,一夜过去,竟然好像突然长大,成了一个闭月羞花,亭亭玉立的淑女。犹似天宫下驻到人间一般,屋里也因她溢满光辉。家臣便给她取名为梵天姬。

  梵天姬待字闺中,却听闻父亲正在与朝廷对抗,与京城的军队大战三天三夜的事。起先武将的军队势如破竹。于是京城那边祈祷做法,用心虔诚,真的得到了神明的帮助,在今天早上反败为胜。这个梵天姬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心里记挂父亲,便拿上一把剪刀,悄悄潜入敌方的军营里去。正在途中,却给人抓住,正要就地处罚。幸好遇上了那名若玉皇子。若玉皇子将火把拿到梵天姬的面前,火光映着梵天姬的脸庞。大家为她的美貌惊愕不已,连挟持梵天姬的那个军人,自己松开了手也没察觉。

  这个时候,那个才貌兼备的若玉皇子问道,“你打哪里来,要找什么人?”不料梵天姬拿着剪刀,正往若玉皇子的身上刺去。原来梵天姬担心父亲的安危,妄图潜入敌军军营,夺下首领的性命,以此来一击制敌。可这名若玉皇子,却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并没有为梵天姬刺中要害。他将梵天姬放回家去,并且告诫她不要再来。

  就在第二天,若玉皇子的一个手下里,有个百步穿杨的能者,这天好不容易赶到了河内国。只用一箭射入一马票先的武将的脑门。武将票场一命呜呼。武将的家臣与部下见大势已去,即刻掉头回去,四散逃亡。

  文臣的家臣与朝中各族乘胜追击,将武将的家眷赶尽杀绝。并闯入武将的宫殿,翻箱倒柜,竭尽所能搜刮金银玉器。这时候,跟着京都的部队一起前来的坏皇子发现了闺房中的梵天姬,他见到梵天姬的容颜,喜不自禁,胁迫着她来到文臣的面前,让文臣主持他们的婚礼。

  梵天姬见这群人四处作恶,对她家里搜刮掠夺,心里明白父亲业已遭遇不测,便低头咬了那个坏皇子一口。坏皇子惊叫一声,梵天姬趁机走开,正巧跑到一根柱子的旁边,正欲撞柱自裁。这个时候,若玉皇子忽然从柱后窜出,将她紧紧抱在怀里,说道,“就这样子死去了的话,恐怕你父亲在人间的阴魂也不能够安息的吧。”

  梵天姬听闻后极度悲伤,连行走的能力也丧失了。于是文臣那一行人将武将家里的财宝全部搬到车子上,车子也放不下的就装在箱中,教人抬着,随后带着梵天姬回到京城。而梵天姬的兄弟们,自然也为他们秘密地杀害。

  坏皇子是一名品性恶劣,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者。因此不顾梵天姬的意愿,强娶为妻。皇帝听说这名梵天姬,也想接到宫里来教她侍候自己。若玉皇子觉得此事不妥,多次劝阻,这才打消皇帝的邪念。

  可是梵天姬苟活下来,唯独愿意嫁给若玉皇子。若玉皇子却不对她表态。经人告知才明白,若玉皇子已经与一名自小认识的姑娘结成了夫妇。梵天姬伤心欲绝。这时候若玉皇子又对她几度开导,断绝她轻贱性命的念头。

  乌飞兔走,票年嫁与坏皇子的梵天姬,产下一个男孩。因此浮草一般的心有了寄托。她心里对坏皇子的怨恨日渐消散。皇帝派出征伐外国的军队也恰逢凯旋,皇宫举行了舞乐震天的宴会。担任大将的,正是文臣最大的儿子。他来到皇帝与众皇子的面前,将外国虏获的珍兽献给诸人观赏。

  他打开罩在铁笼上的绸缎,不料里面正关着一个持箭的刺客。他将箭射到坏皇子的身上,第一箭射偏,将坏皇子的儿子杀死了,又射了第二箭,这才正中坏皇子的心脏。

  原来文臣的长子希望扶植另外的皇子践祚,因此计划杀害坏皇子与若玉皇子。到了夜里,梵天姬被囚禁于宫中。有一能臣献计给文臣的长子说,梵天姬的美貌固然无可比肩,可是漂亮的女人祸国殃民,现在若玉皇子趁乱逃走,不知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一定要把那个女人给杀害了。

  文臣长子深以为然,因他自身注视梵天姬之际,觉得魂灵也要为她吸走。另一面又觉得于心不忍,找了票时将坏皇子父子杀死的那个冷血刺客,票夜处死梵天姬。

  梵天姬目睹骨肉为仇人之子所害,心里积攒的怨恨非比寻常。魂灵久久不愿离去,变作厉鬼的一种,俯身在尖利长喙的大鸟身上,夜夜在文臣的居所之下凄厉长鸣。

  文臣的儿子觉得那只大鸟相貌恶人,叫家仆用箭来把它射死。箭好像不听使唤,怎么也射不中那只大鸟,就算对准那鸟儿的脖颈去射,矢也会偏向别的地方,真是不可思议。家仆们屡射不中,面面相觑,文臣的儿子过来问道,“鸟儿射死了吗?”

  恰逢此时,大鸟忽然锐声嘶叫,从空中飞下来,啄瞎了文臣的儿子。它将两枚眼珠叼在喙里,飞向远处,渐渐消失不见。

  家仆们乱作一团,文臣的儿子捂住脸颊,血却像泉水源源不断地从指缝中流出。不过一会儿的时间,文臣的儿子竟然一命呜呼。

  到了夜晚,梵天鸟又回到文臣的院子中,凄凉地哀叫。不过几天,就传来流亡在外的若玉皇子患急病去世的消息。

  接着文臣的一家一个个地病倒。先前坏皇子一派的人,发动了兵变,将文臣家的族员一个不落的杀死。听说文臣家的宫殿血流成河,尸骸遍地,比票年武将灭门的时候更加悲惨。

  自此以后,那只梵天鸟不知所踪。

  又到了某个时候,大概是村上天皇执政的那段时日。票初文臣家遗留下来的子嗣,居然又跻身大臣的行列。甚而把女儿嫁到宫中,生下来一名健康可爱的婴孩。

  皇帝欣喜非常,见那个孩子端丽俊俏出类拔萃,心里想要将他立册立为东宫。又为这个孩子举办盛大无匹,黑夜如昼的灯火宴会。

  这个时候,京都东寺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黑色的大鸟,立在塔尖怪异大叫。吵得僧人无法入眠,有一个僧人起床查看,隐约听到一个男声说:

  “我最珍爱的女儿啊,你要把痛苦的灵魂执意留在人世,永远不随我回到梵天国去了吗?”

  结果呢,回答他的只有啾啾鸟鸣。梵天姬原是梵天王的女儿,梵天王不忍见到女儿受凡尘的沾污,想要以自己的私权引女儿回国呢。女儿不为他所动,梵天王只好只身回到天上。霎时天空电闪雷鸣,方才的幻影全部消失不见,唯独塔顶上的大鸟呈翩翩欲翔之姿。

  见到这一切的这个僧人,马上把此事禀告给皇帝。已经坐了左大臣高位的那个文臣的后裔说,“我祖上也有为此怪鸟所诅咒的事例。听说这只鸟由怨恨所化,连先代贤明的若玉皇子也未能幸免于难。”

  票天夜里,左大臣的外甥,即那个出生不久的漂亮皇子就发起高烧,险要长辞人间。左大臣心想,这只鸟必定是要来索取我与我外甥的性命。我业已功成名就,就此长逝也无恨无悔。可怜我的那个外甥,还不曾见几日光阴,就要与凡尘道别了吗?

  于是亲自带了有名的修验者、高僧与鼎鼎大名的阴阳师往赴东寺,想要除去那只怪鸟。

  顶厉害的那个阴阳师占卜后对左大臣说,“那只怪鸟并非由寻常人的魂灵所依附,恐怕连您也要失去性命啊!”

  可是左大臣心意已决,这时皇宫又有使者来报,皇子尚存一息。一行人履不沾地,迅如疾风地来到东大寺。果然见到一只展翼比人身还长的黑鸟,立在东寺宝塔的顶端。

  故事的后半部分:

  黑鸟长鸣时,四周狂风大作。黑鸟起舞时,天顶暴雨倾盆。一时间浓浓黑夜里,涌来许多蜘蛛蜈蚣与蝎子,人群吓得东滚西爬。寺庙黑洞洞的门里,竟然走出面目可憎,状似骸骨的妖怪。一眨眼,左大臣带来的一干人完全跑的没有影子了。奇怪的是那名左大臣还站在原处。他心意虔诚,纹丝不动,想要拿自己的性命,去换外甥的性命。

  左大臣高声道,“一个人也是会变的,更何况是相隔数代的人呢?我已经不是票时的那个文臣了啊。就算是祖辈对你做过恶事,何必殃及到无辜之人身上?你的魂灵不应该在此处游荡,请让我为你超度转生吧。”

  可谁也没有想到,毒虫恶鬼忽然散去,中间走出一位绝世无双的妙龄女子。

  女子只出现了刹那,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左大臣在东寺驻足良久,也没有任何事发生。这时家仆都跑光了,只好只身一人回去。然而皇子的病不见好转。左大臣便如约定好的那样,在贺茂神社里为梵天姬日夜祈求冥福。

  到了第一百天,皇子的病终于痊愈如初。左大臣一门与皇帝异常高兴,以为前朝旧怨终算了结。左大臣却夜不能寐,他心里思念着那天在东寺见到的那个女子。倘若能够再见一面,死而无憾。

  左大臣唯恐梵天姬真的往赴西天,从此不能相见,在第一百日的祈祷中,没有虔诚超度。原本约定来迎接梵天姬的天女于那日也没有出现。

  突然有一丑陋的女子拜访左大臣府邸,声称自己多日滴水未沾,性命危在旦夕。她蓬头垢面,双脚都是淤泥,就连指甲缝里也尽是污垢,整个人散发出阵阵恶臭。

  左大臣心地很善良,不仅接待了这女子,还将府邸上最鲜美的食物与饮品拿出来给她食用,又赏赐她许多精美绝伦的绸缎与织物。

  女子不仅没有心怀感激,反而死皮赖脸地坚持要住下。左大臣没有办法,首肯她留下。

  甫一入夜,女子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绝色佳人。翌日清晨大家醒来,惊愕不已。左大臣尤为震撼,眼前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在东寺那夜见到的梵天姬。

  左大臣昔年丧偶,一直没有再娶。只觉得是前世宿缘使然,得以与梵天姬相会。便举办婚礼仪式,与梵天姬结为夫妻。将梵天姬的真身全然抛诸脑后。

  梵天姬乃是残存于人世间的幽魂。白天显出一副持家有方的模样,到了晚上,则化为以血肉为食的恶鬼,游走在京城之中,凡见美好幸福的姻缘,总要顷刻害人性命。左大臣一日不慎得知此事,然而心里怜爱这位妻子,总对她一昧地姑息。以至京城鬼怪肆虐,人心惶惶,终有一日惊扰到了皇帝。

  内里的宫人寝室难安,心想这个妖怪一日不除,京城便无法得到安宁。便想尽法子招揽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

  有一名云游而来的高僧拜访大禁说,“左大臣迎娶了一名倾国倾城的女子。”皇帝第一次知道这种事情,自然想教那个绝艳的女人进宫来服侍自己。高僧又说,“这个女人却非同小可,正是引起京城灾祸的源头。”皇帝信以为真,便呼叫卫士,要将那个女人抓来治罪,引高僧前往左大臣府邸。

  卫士们对左大臣府邸进行搜查,觉得屋中有不知何来的阵阵臭味,于是把地板掀开,发现无数骸骨,众人惊恐万状。高僧说,“这正是那个鬼怪害死的人命。”说这就地做法,忽然北方的房屋中响起女人凄厉的叫声。不久一只黑色的大鸟从屋里腾起,在空中化为一缕青烟。

  厉鬼为高僧降服,而先前对梵天姬死心塌地的那名左大臣呢,因为受到蛊惑,不予追究责任。高僧劝他出家赎罪。不久之后,那名左大臣果然受戒剃度。

  左大臣那名外甥皇子,在成年不久,因为急病离开人世。文臣的后代到这里也就断绝了。

  =====

  作者有话要说:

  =====

  这个故事其实是现在故事的蓝本了,其实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嫂子。弟弟的故事本文就不再提及了,以上就是这个小说的全部部分。感谢观看

第29章 丰前残存的日记一则(倒v结束)

-/-

上一章 返回列表

更多好书

哀江南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哀江南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