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肃州

  田野间, 劳作的农民看着地里大片大片长势喜人的庄稼,面上不由的露出喜悦之情,心中估摸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旁边有人看见不由出声道:“老张头,看来今年你家的收成少不了啊!”

  老张头掩饰不住喜悦道:“哪里,哪里, 我这玉米都还没开花呢,倒是老李头你那棉花看起来十分不错啊。”

  正在棉花地里为棉花施肥的老李头看着这一片涨势喜人的棉花, 心中满意极了, 他不由赞叹道:“自从五年前睿王殿下与华臻县主来了肃州,咱们的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过了啊。”

  老张头听见这话,也滔滔不绝地说道:“是啊, 华臻县主给我们玉米,让我们不在饿肚子了,给我们棉花过冬时刻暖和了, 还教我们种小麦,做曲辕犁,做化肥, 还组织人养牛羊,养飞鹅,种葡萄……如今好多商人都来肃州选货呢, 这么再也不像过去那样穷了……”

  见老张头话不停歇,老李头没好气的打断了他的话:“好了, 这些又不是只有你知道, 拖王爷和县主的福,我家可是足足种了三十亩地的棉花呢,今年我家能挣八十两银子呢!”他比了个手势, “前两年才将房子盖了,今年我就将家中小子送去读书了。”

  “这么多?!”老张头有些吃惊,老李头没好气道,“你家也不差啊,玉米虽然没棉花值钱,但产量高啊,你家的二十亩地产出也不比我低啊。”

  老张头一听讪笑道:“也是啊,也是。”他又将话题转回在睿王和华臻身上了,“幸好咱们肯干,肯听贵人的话,努力开荒,让种啥种,不然就像村子刘家人一样了哦……”

  老李头也深有同感点点头:“是啊,他家懒,不听贵人的话,让他开荒不开,让种玉米、棉花,不种,什么也不种,结果村子里日子都好起来了,就他家还住个破烂屋子,整日在别人偷粮食。”他有些厌恶。

  老张头也厌恶道:“幸好这两年咱们不缺粮食了,否则定要打断他的腿。”他又补充道,“不过听说今年他们去果园上工了。”

  老李头不愿意谈起厌恶之人,看着这满地的庄稼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多亏县主啊,简直是活菩萨啊。”

  “阿嚏。”

  “怎么了,知知?”裴修睿关心道。

  叶知意揉了揉鼻子,不在意道:“没什么,可能是有人在背后议论我吧。”

  裴修睿笑道:“如今你在肃州受全城百姓爱戴,他们时时刻刻都将你挂在嘴边,你这喷嚏可能不会停哦。”

  叶知意有些不好意思,她自家知自家事,“你可别取笑我哦。”

  裴修睿:“这怎么能算取笑呢,自从我们来到肃州,你便研究土地,改善小麦,又组织百姓多种新作物,建果园,养牲畜,流通商贸,如今的肃州虽不比江南繁华,但人人安居乐业,这些都是你的功劳啊。”

  叶知意摇摇头:“这是大家的努力。”

  “但你居功至伟。”裴修睿肯定道。

  叶知意笑了:“好了,在夸下去我就要上天了,阿书、阿礼呢?”她问起弟妹。

  裴修睿回道:“今日跟魏先生在城外体察民情呢,算算时间该回来吧。”

  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少女清澈的喊声:“阿姐,阿姐。”

  “你注意点形象。”一个清朗的少年叮嘱道。

  裴修睿一听便对叶知意道:“你瞧,是他们回来了。”

  叶知意笑看着两人:“阿书、阿礼,你们回来了。”

  叶知书挽着她的手臂,亲热地喊道:“阿姐。”叶知意看着眼前这个如芍药一般美丽的女子,想起了她最初看到了瘦骨嶙峋的小姑娘,若不是亲眼所见实在不能将两人联系到一起。

  “阿姐。”叶知礼规矩地对叶知意行礼。

  他长得与叶知书有八成像,不同的是少年的面容硬朗一些。

  叶知意道:“我们阿礼真是人如其名啊,何时都不失了礼数。”

  “阿姐。”叶知礼抿了抿嘴唇有些不好意思。

  裴修睿出声解救了他:“今日跟着先生出门学了什么?”

  叶知礼道:“今日跟着先生先去看看了试验田,然后去查了果园与兽园。”

  叶知意见两人就在这里考校起来便道:“好了,功课有先生教导,考校也可以抽空到书房,在我这里就不要崩的这么紧了。”

  裴修睿好脾气道:“好。”这两句对话叶知意说过无数次,但自从五年前裴修睿知道是龙凤胎主动表示要跟裴修睿到肃州,他就将对二人分外上心,惟恐二人哪里有不妥,那紧张劲经常让叶知意有一种他是龙凤胎父亲的错觉。

  一起用过午膳后,裴修睿便对龙凤胎叮嘱道:“休息一会儿便该读书了,阿礼明年便该参加乡试了,可不能大意,阿书虽然不靠科举,但功课也不能放松,知道吗?”

  “知道了。”兄妹两异口同声道。

  待龙凤胎离开后,裴修睿于叶知意便去了大堂之中,那里睿王府的幕僚谋士正等着二人。

  裴修睿看着满座的幕僚谋士,道:“这些日子辛苦各位了,不知有何收获?”

  下方一人道:“殿下,经过这几年咱们暗中查探,李家与蛮族勾结的证据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只要呈给陛下,李家定罪不容质疑。”

  裴修睿听到这话向来沉稳的脸上也不由露出笑容,为了这份证据他已经努力五年了。

  “那西北军怎么样了?”

  另一人道:“回殿下,如今西北军中普通将士皆对殿下与县主感恩戴德,感激殿下为他们提供棉衣、粮食,我们已经拉拢了数十位中层将领,高级将领也有一位心想着我们,只要陛下下旨,不出一日便可以将西北军掌握在我们手中。”

  裴修睿沉思,随后向左下手一位老者问道:“魏先生,你觉得呢?”那老者居然是魏远漫。

  魏远漫抚了抚了胡子,沉声道:“如今我们已经暗中掌握了半数西北军,李家不足畏惧,但要达成陛下与殿下理想中不伤及一个无辜百姓的想法,还有两点要注意。”

  “哦?”

  在场之人都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魏远漫道:“这几年按照华臻县主的想法,我们建立与蛮族的商贸区并且帮助他们定居在一地,也暗中拉拢了几支蛮族,但蛮族自古狡猾,若是他趁西北军混乱之际发兵,我们便会有些被动,这是其一。”

  “其二,虽然西北军内已经有我们的人,但权力的交替必然引起混乱,李家掌控西北军不是我们段时间能赢得,想要兵不血刃我们还需要帮助,但一旦从其他地方调兵李家定然会察觉,若是他先下手为强,纵然我们能取得胜利损失也必然十分惨重。”

  众人沉默,魏远漫说得十分有理,虽然说自古为官者十分善于取舍,些许牺牲在他们看来十分必然,但他在座都是上了年纪的,或多过少经历过二十几年那场混战的波及,再加上能被裴修睿认同的都不是冷硬之人,他们也不忍如今脸上常常浮现幸福满足百姓再次受战火残害。

  一时想不出什么好主意,裴修睿道:“五年的时间都过来了,也不急于一时,大家先回去先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再说吧。”

  “是。”在场之人一一退出。

  裴修睿叫住了落在后面的魏远漫,走在前面的人听见心生羡慕,同奉一主,谁和主子亲近谁便能获得更大利益,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他们是有悲天悯人之心,但并不和争名逐利冲突。

  魏远漫:“殿下。”

  叶知意:“先生不必多礼。”她拿过傍边丫鬟手中的盒子,道:“听闻前些日子夫人身体不适,可有好转?这是一些补品,送个夫人补补身体。”

  魏远漫接过盒子:“多谢殿下,老夫便却之不恭了。”

  裴修睿道:“先生五年前千里迢迢赴肃州帮扶与我,这些小事,何必言谢。”

  魏远漫挥挥手:“当年是我自己的决定,怎能混为一谈。”

  当年叶知意只以为魏远漫是退休在回乡,却不想根本不是这一回事。

  魏远漫出生于一个小镇中的富裕人家,自幼聪慧如长辈所愿出了人头地,与妻子琴瑟和鸣,但一直没有子嗣,家族便步步紧逼,几十年的时间他妻子受尽苦楚,终于在八年前他实在不忍心便辞官带着妻子回来妻子的家乡。

  也许男儿一生出来便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在福安县认识裴修睿后,在听到裴修睿要去肃州他再次升起了报效国家的念头,带着妻子来了肃州。

  裴修睿思及此,对叶知意承诺道:“我定然不会让你经历这些苦楚的。”

  叶知意笑得很幸福,旁人赞叹魏远漫深情是不假,否则也不会在妻子无子的情况下守了大半辈子,但他的夫人受了几十年苦楚却只能算了,谁又能了解呢?何况生不出孩子到底是谁的问题还很难说。

第122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带着红包群去种田[穿书]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带着红包群去种田[穿书]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