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粮食种子

  大概在场的那些士兵们都没有想到, 圣上跟太子竟然会亲自过来迎接他们。

  当初出海的时候一共十五艘海船,如今回来却只剩下十艘了。

  船上的人也折损了不少,不过大部分还是保留下来了。

  因为听说原先出海的那些人今天要回来, 码头边上早就围起了许多看热闹的人。虽然他们之前也看过这些船,不管是看多少遍, 还是会觉得极为震撼,一个劲儿地在那边嘀嘀咕咕,说得吐沫飞溅:

  “你们瞧, 这船可真大,就是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有人便道:“那你上去看看?”

  “我不去, 你以为我不知道啊?那船上可是装着火炮的, 要是贸然进去被当做刺客, 一炮轰了的话连骨头都找不到。”

  “这么吓人?”

  “要不然他们装火炮干嘛?我还听说, 这上面的每一艘船都有一件兵器库,利剑利刃多着呢。保管让你竖着进去, 横着出来。”

  一句话,立马让后头那些真想上去凑热闹的人绝了这心思。

  这也太吓人。

  不过上去虽不能上去, 他们却也都没有离开,一直站在这里观望。就是不能上去,也该让他们让他们看看这回的海船都带来了什么吧。之前那些商贾的海船回来之后, 从船舱里头搬出来的都是大箱大箱的金银珠宝,可招人眼了。

  如今太子殿下的一支船队比他们以往见到的任何一只都要气派, 听说出海的时候也带了不少东西, 那他们这回带回来的金银肯定只多不少。

  说不定满船舱都是金银呢!

  等圣上跟太子殿下过来了之后,又立马将周围的气氛推到了高潮。

  围观的百姓们都忍不住激动了。

  不管什么时候看到圣上跟太子殿下,百姓都是激动难耐的。至于后面都跟着那些大臣都有哪些人,那都不重要了, 反正他们也不认得。

  虽说这两年,圣上露面的次数比前些年的时候多了不少,遇上围猎或者盛典,都会特意从京城里头绕一圈,碰到了百姓还会给他们打招呼,可是天子在百姓中的地位还是不一样的。无论见了多少次,都还是一样的与众不同。

  皇上露面之后,便很是熟稔地冲着人群挥了挥手,挥手之后,还颇为自得:“朕这个皇帝还真是受人欢迎,不管到哪儿都有这么多百姓守着朕。”

  说完,他还嘚瑟地对赵元邑道:“好生学着点儿,等你当了皇帝也得像你父皇这样一心为民,受万民拥戴才行啊。”

  “……哦。”

  “兔崽子,真是没趣儿。”皇上嘀咕。

  赵元邑其实已经习惯了他父皇这般做派。自从他父皇偶然发现,朝着百姓挥手说话能够更加受到百姓的爱戴之后,他便这一活动乐此不疲。每回一露面,都要跟别人显示他的平易近人,爱民如子。

  不过百姓们也很吃这一套就是了,两边都在自我感动,所以场面也和谐得很。

  待到了码头,刚刚才从船上下来的众人见了天家这父子两人,立马激动跪下行礼。

  他们知道,圣上与太子此番前来是给他们面子的。

  他们何德何能呢?

  赵元邑赶忙起身将前头的人扶了起来。

  这位冯侍卫还是从前他父皇身边的亲卫。后来赵元邑要用人,皇上就把身边得用的几个侍卫拨给了他。其中这个冯子良最有能耐又最稳重,所以这回出海,赵元邑就将冯子良给派了出去。

  “殿下,幸不辱命。”冯子良对着赵元邑再拜了拜。

  冯子良并不像韩五郎他们,他才是真正的寒门出身,能有幸到勤政殿当值,还是因为在武举里头展露了头角,被圣上看重了。他出海之前已经知道太子殿下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所以出海后,哪怕路上再艰难他也让船队继续走下去了,好在结果还是好的,不少人仍平安归来了。

  赵元邑满是赞许:“幸苦子良了,这一路下来怕是吃了不少苦头吧?”

  冯子良苦笑一声:“苦头但也没有什么苦头,就是遇上了一场风浪,几艘海船直接葬身海上,连打捞都不知道该从何打捞。”

  “天灾人祸,不必自责。”皇上说完皱着眉头,心里却更加坚定起来,往后绝对不能够让太子出海。

  不管人带的人再多,也不管船上有多少的火炮利器,要是遇上大风大浪照样还是会葬身鱼腹,只有留在京城里头好好的待着才是最安全的。

  眼下并不适合继续说这些话,赵元邑心中已经做好了决定,等待会儿下去便去补偿那些人家。事关人命,务必要好生善后,不能寒了百姓的心。这都是后话了,当下,赵元邑又问起了他们此行都到了哪些地方。

  冯子良刚想回话,皇上却打断道:“你急什么?还是先让他们都把东西卸下来搬进宫吧,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等回了宫,还怕没有时间给你问清楚?”

  赵元邑只能听他父皇的。

  周边围观的百姓们,早就在等着这一刻了。当他们看到一个个侍卫上了船,将船上的东西搬下来之后,都踮起脚尖往前看。

  说的路边的士兵他们贸然冲了过去,拿着刀架在众人前面:“都往后退!”

  要是平常看到士兵拿刀,估计这些人早就吓破胆子了,可现在不一样,哪怕前头有刀,他们也愣是不往后退。

  圣上在这儿呢,官兵不会伤人的。

  不多时,那一箱箱的东西就已经搬得差不多了。

  箱子盖上的那些,百姓们便是想看也看不出来,可是那盖上的东西并不多,大多数东西都是敞着放的。众人还看到,里头好像还有不少他们不认得树种花草,看着奇奇怪怪的,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关键是这样的东西还有不少,放眼望去,几乎占了大一半儿。

  赵元邑在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眼睛就亮了。

  他猜测得果然没错,等他们回宫之后,冯子良就带着人同天家父子二人解释了一番这些东西的来历。

  “微臣领着人一路往东行,那东边是一片宽阔的海域,比我们之前见过的任何一片海都要大。我们在海上漂了几个月,期间一直往东,行了半年有余,走了不少弯路,这才找到了一处地方。那地方在此之前还从未有外面的人造访过呢。我们在那片地方逗留了几个月,将船上的东西卖的差不多了,又用卖回来的钱买了这大批的种子。”

  系统站在后面,听着这些话对这些人佩服不已。

  这可是第一批抵达美洲的人,真的不容易。因为怕人怀疑,赵元邑只给了他们一个大致的地图,说这是他从在花剌子模的一本古书上看到的地图,那地图也不过只有一个大概的模样,难为他们了,竟然真能找得到。

  冯子良又让人拆开了几个袋子。

  系统跳过去一看,立马兴奋起来:“是土豆跟红薯呢!还有玉米!”

  这两个东西赵元邑都听系统提到过,知道是个宝贝。

  皇上却差异地看了这肥猫一眼,问赵元邑:“它怎么突然就叫唤了?”

  赵元邑轻轻提了一下系统:“大概又抽风了吧。”

  系统哼了一声,压根不愿意再搭理他。

  不过东西是好东西,不仅系统知道,冯子良他们亦知道:“这三样在当地都是粮食,而且产量极高。”

  皇上立马追问:“有多高?”

  “这……”冯子良犹豫了一下,“微臣并没有具体的称过,只是看到当地人收这些东西,小小的一片地,就能种出许多的东西来,当地人也都是靠着这些东西果腹的。”

  户部的程尚书走了出来,带着几个人对这些东西考量了一番,又问他道:“你们可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怎么种的?”

  “知道。”

  那就好……皇上跟程尚书同时松了一口气。

  就怕这些东西拿回来了,都不知道怎么着,那岂不是白跑了一趟?

  除了这些种子,冯子良他们还带了另外许多种子回来,不过带的不多,不像这三样东西,各自就装了一船舱。

  另有一物,冯子良需要同圣上还有太子禀报:“属下等几个回城的时候,途经一片炎热的地方,那地方中年湿热,里面许多树都是咱们这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所以这树种便带了不少回来,只是那些东西只怕不能适应京城这边的气候,属下回大魏之后,丢了一大部分在两广南部,让当地的官府帮忙照看,只剩下了两三株带回了京城来。”

  说着,冯子良打开另外几个袋子。

  赵元邑立马上前查看。

  冯子良其实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用没用,只是看着觉得有点奇怪所以带回来:“这树必须得常在湿热的地方,刀割开之后会流出黏糊糊的东西,当地人把这东西叫做眼泪树,用土法处理之后,能弄出极有弹性的容器。”

  说着,冯子良又拿出来一个看着球状的玩具,只是那东西极有弹性,扔到地上还会弹起来。

  这——段侍郎迅速地看向赵元邑,赵元邑也看了看他。

  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样东西。 冯子良挠了挠头:“微臣也不知此物能否有用处,只是看着船中有空余的地方,所以才带过来了。”

  “有用,有大用!”段侍郎激动地接道。

  周围百官不知道他肚子里头卖的是什么药,不过工部近年来就喜欢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他们说有用那就有用吧。

  断侍郎是真觉得有用,看到这东西的那一刹那,他就想起了车轮。

  赵元邑也一样,他开始庆幸这回让冯子良带人出海了,这脑袋灵活就是会办事,这么轻轻松松就把他的问题给解决了。

  那几颗眼泪树,最后就落到工部的段侍郎手里了。那个球他也看过了,弹性是有的,这是车轮的话还不够,这个新东西在段侍郎看来可是大有作为的,端看他们怎么用了。

  除了工部,司农司也忙碌了起来。好在这回出海的人多,大多数人也都看到当地土著如何种红薯种土豆的,他们帮忙,培育种子的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这海船回程的消息,没过多久便传得沸沸扬扬。只是听说他们回来并没有多少金银,有些人不禁怀疑,那钱财是不是被他们给私吞了?

  如今正在待嫁的叶钟灵听到这些留言,当真是哭笑不得。

  这些人眼里就只剩下钱了吗?怎么看,都是那些种子比较值钱啊。

  如今或许看不出来这件事情,但等到那些种子种出来,总会有人明白这些种子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第135章 粮食种子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反派还是个小团子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反派还是个小团子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