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汇通市场(一)   路程201

  “滚——”

  徐中磊正色道:“你们还有啥好东西能换的么,匕\首,砍|刀,甚至是槍啥的,这些就用得上,到时候回村打猎用。”

  这要求提得出乎意料,郑略和吴疾相视一眼,许久之后,郑略开口:“有是有,不过你这点粮食可换不到多少了……”

  徐中磊喜出望外,他随口一问,没有武器也不灰心,有更是意外之喜,“你都有些啥?便宜点卖给我呗。”

  *

  交易会圆满结束,郑略走上台发了个言,约定好明年看天气会再开第二届“汇通市场”。既然活动结束,远道而来的三十多支商队就准备各回各家了。

  只有小部分人注意到:徐家村车队里,原来堆不到顶的粮食少了许多,而中间板车多出一个长方形的箱子。

  大概是和弘瑞山庄有什么交易?谁知道?

  看过也就过了,没有人在意。

  商队大多归心似箭,也怕半路上遭劫,交易会结束之后就连夜往回赶。

  徐家村多留了一天,大家看稀奇一样在弘瑞山庄走走看看,学习一波养兔子技术,顺手拎走自家的盐。

  吴疾陪着徐中磊痛痛快快玩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他一瘸一拐十分虚浮,精神萎靡地过来送行,扶着老腰说:

  “我怕前边有人劫道,所以你们多带一个护卫吧,魏莱——”

  魏莱,从吴疾身后走出来,咧嘴一笑:“我来送送各位。”

  徐志平:“这怎么好意思,那辛苦您了!”

  走时吴疾悄咪咪地和徐中磊咬耳朵:

  “学霸,我和你说,魏莱他是自己要过来的。他脸皮薄,不好意思说,我才帮忙找借口。到了之后,你看着点他。”

  徐中磊心领神会,比了个“OK”,吴疾要他罩一下魏莱呢,小意思。

  徐中磊想起昨天樊玉和魏莱这回事,目光瞅他们俩人,果然,俩黑眼圈加肿眼睛怪,啧啧啧果然是年轻人的爱情,奋不顾身又刻骨铭心。

  不过,是魏莱跟过来,不是樊玉留在弘瑞山庄,这走向就十分有意思。

  徐中磊浮现起昨天樊玉说的,留下来的理由:

  “我的房子我的地,我认识的朋友们都在徐家村。换一个地方只能呆在人家家里,看别人的脸色,我是绝对绝对不会离开的。”

  小姑娘挺独立,有想法,不过就算魏莱追过来,以后怎样还另说。两人相处生活,磕绊摩擦矛盾重重,光是爱情生产不出面包。

  以后可以多观察观察。

  徐中磊:吃瓜前线记者,干啥干不行,吃瓜第一名。

  *

  原路返回的第二天,大家心情舒畅,吹牛打屁唱歌说话,闹腾个不停,一到下午,乌云遮住了太阳,一阵阵凉爽的风袭来,徐志平觉着不对。

  温度降低了,他穿两件上衣,再加上拉车的体力运动,本来应该是有点热才对。

  现在,风飕飕地吹,他不由自主打了个冷颤,身上鸡皮疙瘩竖起,体感有些冷。

  作为一个有多年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农民,想到天气变化的可能,他立刻往前后传话:

  “都加速,加速!咱们走得快一点,赶紧回去!可能要降温了。”

  徐家村众人在漫长的暴风雪面前吃尽苦头,哪怕是“可能”,大家都默不作声加快速度,没有一个人埋怨。

  现在不跑,等暴风雪来了,这片公路就是大家的墓地——一个都不用跑。

  程昱铭拉车走在最前,卯足力气,拉得车轮呼呼响。

  好在来的路上,徐家村人一路清理掉不少路障,少试错加等待清理路上杂物的时间,大家又脚步飞快,硬抗着十度左右的降温,往家的方向飞奔。

  为了速度更快,比如铁叔、国盛年纪大的,徐敏敏这种年纪小的,全部都上板车上趴着,在冷风一波又一波席卷下瑟瑟发抖。

  出发后的第三天,离镇上还有不到十里,眼看这胜利就在眼前,丝丝絮絮的细雨飘下来,打在人身上,透心凉。

  徐中磊纠结要不要停下来躲雨,听见后边传来喊声,“别停!志平哥说直接拉到镇上去!”

  程昱铭支起耳朵,听见后边人说话,他双腿抡得更快,徐中磊在后边使劲推车,后边车队看着两人不要命地往前,自己也忍不住跟着往前走。

  速度更快,但是雨也更大了。

  程昱铭是常年跑五公里的主,但是村里人不是,很快,便有人掉队。

  徐中磊稍一回头,看着后边稀稀拉拉的车队离他们俩人,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天空中,乌云在翻腾,黑气弥漫,雨滴豆子一样下砸。

  徐中磊连忙制止住狂奔的程昱铭,“有人掉队,咱们去帮下!”

  他们帮着后边人收拢队伍,和体力不支的王佳婷、春娟姐换了位置,车队又缓缓向前。

  大家都被浇得全身湿|透,各人脸上确是紧绷坚毅,一路向前。

  和前几个月被饥饿摧残得毫无生气的样子比起来,村里人现在倒是瞅着有奔头多了。

  赶到镇上时大家已经淋半个多小时雨,衣物紧贴皮肤,湿漉漉的,冷风一吹,喷嚏声此起彼伏。

  镇上烘鱼房有现成的柴火和大炕,徐金鹏等人原先一直就在这边干活的,首先换了衣服,一边烧起大炕一边招呼大家烘衣服,千万别感冒。

  他们出远门时,就已经把两台水车拖到堤上,作为平台的小船和浮筒也另打了两个栓锚捆得死紧,就这还是不放心,于是一回来徐金鹏就去大堤上看情况,见到抓鱼工具们安然无恙才敢放心下来。

  头顶大堤上水流湍急,水波碰撞河堤使人心惊肉跳。

  屋内大炕已经烧起来,这边原来就是烘烤鱼干用的,头顶挂着横梁,垂下来一串串的鱼干,时不时还能滴鱼油下来,房间都是鱼腥味。

  大家只能靠着火墙,蜷缩着烘干衣服,忧心忡忡地闲聊,话题离不开家里一亩三分地。

  “……看样子天气要变,咱们外边种的白菜萝卜都还没收,要是突然下大雪,得全冻坏了……”

  “下着雨呢,现在去收,菜都得坏。”

  “石头,湿|哒哒的菜没法放菜窖里吧?”春娟姐问。

  全村人都种着萝卜白菜土豆的,徐中磊想着到时候保存不方便,便指导着村里人挖菜窖,到时候放菜。既然有人问,徐中磊便顺口将注意事项都说了说:

  “菜窖存菜首先做一个木架子,到时候菜就放在架子上。白菜收回来之后先清理掉坏叶土块,再晾晒两天,才能放进菜窖里,大头朝下放。”

  “菜都收好之后,往菜窖里放两桶水,水能慢慢放热,让菜窖里边温度不至于太低冻坏菜。”

  本村地处南方,村里几辈子都用不上一次菜窖,大家都对这玩意一知半解,这时便踊跃问一些“要不要通风换气”

  “什么时辰下才菜最好”“拿菜的时候是不是要带一只蜡烛才能下去”,之内的问题。

  徐中磊把能答的都答了,剩下他也不知道的,只说让大家什么方法都试试。

  菜窖的话题结束,徐志平靠在火墙边,想起什么,“这次去交易大会,鱼干、陶器都卖的差不多,总共换回来差不多四千斤粮食,还有几对兔子,几十斤盐。这批东西怎么分,我是这么想的:”

  “粮食和盐都按之前的,成年人拿一整份,十岁以下小孩拿半份,十岁以上小孩拿三分之二份。那几对兔子是石头专门买来养殖的,咱就不分了。找个没人的房,专门养兔子,到时候兔子多了再说。”

  “水车捞上来的这么多鱼干,因为水车是石头做的,所以他先占一成。剩下的九成,咱也按照粮食的分法,咱们人少鱼干多,分多分少都吃不完。”

  “金鹏、戴胜,你们三班倒在这边杀鱼晒鱼,自家活也没干,辛苦你们。这些活都算工分,等村里分木柴和土豆红薯的时候,会多给你们一份。”

  “大家有啥意见?”

  徐中磊和程昱铭对分配没有异议,两人互相撩开衣服烤火,蹲在一边听。

  旁边魏莱坐立不安,他本来就是打算来当上门女婿的,没想到还没有成为村里人,粮食已经分光了。

  也不是贪图这些东西,主要是:要是他魏莱啥都没有,整天就蹭樊玉的饭,樊玉非得把他扔西伯利亚去,别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没有发声,先哭晕在冰天雪地里。

  都怪来得太着急,忘记在弘瑞山庄带点粮食过来了。

  所以,再回去一趟还来得及么?

第119章 汇通市场(一)   路程20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末世之苔原时代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末世之苔原时代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