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贝壳、灯笼105

  洛杉矶的过年气氛并不比国内淡,唐人街以及几个大型购物中心都有表演或商业活动,但是梁赫对那些并不十分向往,梁政问他要不要去哪里走走的时候,他只说想来海边。

  “好了。”梁赫把瓶子扣好,揣在怀里,走向梁政。

  “我不知道你还有这种喜好,”梁政笑道,“还是说打算送给你那个恋人?”

  “应该说——是给我们两个吧,”梁赫从容地说,“我们现在在一起生活。”

  国内租住的公寓里,主卧窗台较宽,他们没有侍弄花草的习惯;可是什么都不摆,又觉得有点空,沈喆说想找点合意的饰物放在那里。

  梁赫想起以前刚到美国时,闲着无聊在海边捡过一些贝壳。如果是把洗净的贝壳盛在透明的瓶子里应该很漂亮。过去捡的当然早就找不到了,但这种东西收集起来非常容易。

  不过,梁政听了他的话,微微蹙眉,或许没想到他的恋情进展到这一步:“梁赫,你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我是没什么好多嘴,不过你是男孩子,对人家姑娘——”

  “爸,”梁赫没有穿鞋,脚踩在柔软沙地上,“你不是说,让我改天跟你说说他吗?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

  在梁政的印象中,自己的儿子对任何事总是一副难以被触动的态度;或许是做父母的失职,他自小罕有同龄孩子的天真放肆。这种缺失的“纯粹”如今却似乎回到了梁赫的身上,令梁政感到诧异。

  “你很爱那个女孩子吧?”

  “不是。”

  “嗯?”梁政惊奇地望着他,等待他接下来的回答。

  “我爱他,”梁赫毫不回避梁政的视线,“但他不是个女孩子。”

  “你、你说什么?”梁政在美国多年,各色人群或有接触,或有耳闻,并非没听懂梁赫的表述,只是震惊之下想不出其他回应方式。

  梁赫耐心地解释:“和我一起生活的是个男生,就是我们来美国前,到机场送行的那个人,他曾经是我的同学,比我小一岁。”

  梁政出门时穿着板正的西装,也不像梁赫脱掉了鞋子,他站在游人如织的海滩上,一动不动,好像放错了地方的雕塑。海鸟扑棱着灰黑色的翅膀在他们面前落下,沙滩上时有投喂鸟类的游客,它们可能是这样被吸引来的。

  “梁赫,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对于孩子的这个“秘密”,梁政既不欣喜,也不生气,他的心情用“困惑”来形容更贴切。

  “没事,我只是觉得应该告诉你。”

  海浪拍岸的声音乍一听像极大的雨声,轰鸣不止;细听又不像,它忽轻忽重的,任性顽劣,根本没有稳定的节律。

  盘旋于浪花上的海鸟不像沙滩上的那么容易看清,它们飞得太快,太过轻巧,距离又远,视线能够捕捉到的仅仅是一个个深色的倒“人”字。

  “谢谢你告诉我,”梁政的声音像是被海风吹散,轻飘不实,“以后还是要摸索着走下去啊。”

  “嗯,”夕阳的金光映红了梁赫的半边脸,“我们回家吧。”

  沙滩挨着车行道,走上几级台阶,梁政的车就停在那前面不远的停车场。等父亲开车过来的工夫,梁赫在旁边的旅游用品店买了几张明信片。

  开车回家只用了十几分钟,梁赫从副驾上走下来,抬眼看了看对面不大的邮局:“爸,我过去一下。”

  梁政瞥见他手上的明信片,问:“是给那个男孩寄的吗?”

  “嗯。”尽管很俗套,但过去在美国从未给沈喆邮寄过只言片语,梁赫感到遗憾。

  梁政笑着摇头:“你现在寄,等他收到你早回国了。”

  “我知道,”梁赫轻轻扣上车门,“但我还是想寄。”

  “你打算写些什么呢?”梁政问,“我只是有点好奇。”

  “没什么吧,”梁赫低头看着手中的卡片,其中一张上的画面就是今天去的海滩,“新年快乐之类的。”

  “我还以为你多有创意呢,”梁赫绕到他身边,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你再加上一句吧,就说我欢迎他下次来美国玩。”

  梁赫的脚步像定住一样,半天没动地方:“爸——”

  “好了,一家人就别说太多了,”他把梁赫的那个瓶子接过来,“东西我先帮你带回去,快点吧,天要黑了。”

  “嗯。”

  溶金似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梁赫也转身穿过马路。路灯倏然亮起,像是沉默的士兵在执行某种庄严的仪式。

  -

  沈喆在父母家待到初五,第二天梁赫也回到国内。

  沈喆没想到梁赫把从海边捡的贝壳带回来。这些贝壳的颜色、纹路与大小各有差异,挤放在一起呈现出绮丽多姿的美感。

  “不重吗?”他问。

  “还行吧,也没多少,”梁赫看着光洁的窗台台面,“摆这里怎么样?”

  沈喆会意:“很合适。”

  他们找了些小一点的透明玻璃瓶,重新进行分装,每个瓶子装八分满,不至于太过杂乱。整理过后的装饰瓶一字排开,太阳照着的时候,每一个贝壳的边缘都有光点在跳跃。

  学校二月中旬开学,沈喆比梁赫晚几天恢复上班。

  梁赫告诉他,大年初一那天往国内寄了一张明信片。沈喆问:“从美国寄到中国要多长时间?”

  “最快……也要半个月吧,”梁赫回想起梁政说的话,好像真有点蠢,“你说是不是多此一举?”

  “嗯,的确,”沈喆轻声一笑,“但是很好玩。”

  “好玩?”

  “是啊,”他说,“如果很快就能寄到,那是我一个人收,但现在这样,我们可以一起等。”

  自己等自己寄出的明信片……这算好玩吗?梁赫没太明白,不过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几乎每天到家时都会习惯性地看看一楼信箱,说不定能比预想中更早收到。

  正月十五那天,依然是梁赫先到家做饭,路上特意买了汤圆。沈喆也比平时回来得早了一些,进门的时候哼起了歌,心情十分愉悦。

  “怎么了这么高兴?”

  “我收到你的明信片了!”他扬起左手。

  带有海景照的小卡片映入梁赫的眼帘,背面除了“新年快乐”,还有一行字,就是梁政叮嘱他添上的。

  沈喆也看到了那行字:“你……都告诉你爸爸了吗?”

  “嗯。”梁赫微微点头。

  梁政能够克服为难情绪,把和邱芸的故事告诉他,是出于对感情和对孩子的尊重;梁赫也想把自己的一份尊重回馈给对方。

  他的童年缺少父母陪伴,也许和那个男人至今仍然没有过于牢靠的情感链接,但他已学会与过去和解。渴望着幸福的心情——这点对他或是梁政都是一样的,所以梁赫发自内心地认同父亲。

  “叔叔是个很温柔的人。”

  “那你下次愿意和我一起去美国吗?”梁赫问。

  沈喆将明信片和一些重要的资料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回过头说:“好。”

  米饭刚焖上不久,还没到时间,两个人先吃了汤圆。

  沈喆从学校带回一个手工小灯笼。因为今天是元宵节,各班级纷纷开展娱乐活动,他不仅组织班上学生进行文艺演出,还安排了一节主题班会,这个手工灯笼就是在班会上带大家做的——最简单的纸质灯笼。

  学生们年纪小,作品完成度各有差异,过程中却都很兴奋,最后每个人都将自己制作的小灯笼带回了家。

  “那这是你做的啊?”梁赫拎起这个外观很普通的纸灯笼。沈喆的字写得漂亮,可是手工水平让人有些不敢恭维。

  “对啊,我好不容易找到个比较简单的做法。”

  “这种东西不是很好做吗?”

  “你会啊?”

  “嗯,”梁赫问,“还有多余的红纸吗?我再做一个。”小灯笼成双成对岂不更好?家里还有挂钩,可以分别挂在大床的两侧。

  “有,”沈喆把剩下的材料一股脑地倒给他,“你做吧,我去洗个澡。”

  以前秦颖很爱做这类手工,别说纸灯笼,更精细的窗花也能熟练地剪出来。梁赫耳濡目染,学过不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

  他不必上网搜索,凭着过去的记忆,用两张红色卡纸做出灯笼的主体,又剪了些金色的花边当装饰。准备再剪一根纸条当提手的时候,他突然想到这样不方便挂起来,于是从写字台的抽屉里找来一根红色细绳。可是绳子的长度不够做两个提手,他剪下一个灯笼的,剩下的就太短了。

  “怎么了?”沈喆从洗手间出来,看见梁赫对着绳子愁眉苦脸。

  “不够长。”他把沈喆的那个提手换成绳子,挂在床头的粘钩上正合适。剩下自己做的小灯笼还孤零零地躺在床头柜上。

  “明天中午我去买点。”沈喆说他们小学旁边的文具店里各种手工材料很齐全,“先吃饭。”

  第二天,沈喆还没来得及去文具店,就被班上发生的一件事分散了精力。

  作者有话说:

  快完结了

第72章 贝壳、灯笼10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回首不经意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回首不经意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