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阻止237

  今日最重要议的还是曹操称公一事,七嘴八舌的人都认为曹操的功劳可以封公,封得理所当然, 上座的皇帝不发一言地看着他们争,看着他们吵, 好像一切都和他无关一般,但是事情难道不是因他而起?

  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这样的恩宠何其大, 曹操的目光一直落在荀彧身上,一字都不说,眼看人在争着,许久似乎都没有反对的声音了,刘协以为此事已经定下,刚要开口。

  “陛下。”荀彧在这时出列,荀攸的心再一次提起来,荀彧终还是要开口了,这一开口,再没有回头的可能。

  “令君有什么话只管说。”刘协看到荀彧出列说话便让荀彧放开的说,他保证没有一个人会拦着荀彧的。

  “臣这番话是说给丞相听的,丞相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和皇帝打完招呼,朝着曹操将心中所想道破。

  那原本争执不休的朝堂随着荀彧的话音落下,立刻变得无声无息。

  曹操看着荀彧道:“文若这般想的?”

  “是。”荀彧肯定地回答曹操,告诉曹操没错,他就是这么想的,认为曹操不应该也不可以在这个时候进爵为国公。

  若是曹操进魏公,那么接下来曹操会再往前的,往前是为王,再往前一步就是帝位。

  有些步一但迈出去,无人拦着,那么往后再想拦着他绝无可能。荀彧是从一开始就阻止曹操,想让曹操止于此,不要迈那第一步,那么往后也绝不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甚至更多的一步。

  “文若是担心什么?或是觉得我的功劳不足以进爵为国公?”曹操问来,好像只是想要一句真心话而已。

  荀彧道:“功在社稷也在天下,更为百姓为汉室,丞相还记得当日你我共同盟下的誓言吗?”

  功是有功,可是这份些不应该成为曹操继续往前的理由,荀彧所要阻止的仅仅不过曹操想要走完那些步。

  曹操没想到荀彧在这个时候会问起他们曾经盟下的誓言,那些誓言他怎么会不记得,他都记得,荀彧更是记得一清二楚,永不会忘。

  “今日若无他事,散了吧。”曹操这般开口,竟然不接荀彧的话,汉帝刘协没想到荀彧的话如此管用,他还以为今天必要同意曹操进爵国公,毕竟那么多的人看着,催着,他就是想不同意,他偏偏最没有资格说一个不字。

  曹操都说散了,臣子们都纷纷配合,“恭送陛下,恭送丞相。”

  明明说散的是曹操,刘协这个当皇帝的还不想走。

  不想走他倒是敢说出口啊,要是他有这个胆子,何至于天下变成曹操的。

  一个没胆的人,就算明摆着有人为他撑腰,他都不敢吭一声。

  曹操第一个转身离开,将那问着他的话,等着他答案的荀彧便那么晾在那儿,无人敢和荀彧说话。

  荀彧无所谓,看着一个个散去的人,他亦缓缓行去,荀攸没能忍住地跟上,“叔叔要去见丞相?”

  “现在丞相不会想见我的。”荀彧说得甚是肯定,荀攸道:“叔叔就算有谏言,大可和丞相私下说,为何要这般令丞相下不了台。”

  荀彧面对荀攸的一声质问立刻回头朝荀攸答道:“因我是汉臣,因我一开始选择明公,皆是因为我以为我们是可以一道走到最后,为复兴汉室而殚精竭虑一生的人。”

  是的,一开始的他们目标是一致的,他们都是汉臣,他们想要这个天下变得好,越来越好,为此他们会愿意拼上一生奋斗,可是他没想到曹操随着一天天大权在握,他变了。

  “而我们同殿为臣,何时有谏言不可明言于朝,令天下知道?”荀彧问起荀攸话中之意,他是汉臣,大汉的尚书令,他和曹操是同僚,只是上下属的关系,他不是曹操的丞相府属官。

  荀攸惊觉失言,赶紧的朝荀彧道:“叔叔,是我失言,可是眼下你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接下来丞相会不会改主意?”

  曹操在被荀彧质问后似乎不想再提及,这样一退,不曾当面和荀彧争执,显露的何尝不是对荀彧的看重,曹操一直都记着荀彧这些年为他留守后方,若不是有一个荀彧,曹操能安心的征战四方?

  正是因为荀彧,所以就算荀彧说出不同意他进爵国公,他就算心里再怎么生气,他都愿意忍一忍,不会立刻和荀彧发火。

  “不知。”荀彧一句不知,荀攸一顿,荀攸更明白,说出那样一番话的荀彧显然早就打定了主意,无论发生什么事,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结局会是怎么样,荀彧都无畏。

  “叔叔。”荀攸明白荀彧的意思了,荀彧道:“我先回府。”

  该做的事,要做的事荀彧已经做完,至于后续如何,荀彧早就已经不在意了。

  荀攸作为侄子的都劝不住人,曹操听说后,只道一句,“进爵国公一事,我定要文若同意。”

  只此一句,曹操要的是荀彧的改变,他是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都要荀彧点头同意此事。

  曹操的意思一传出去,荀府的客人络绎不绝,都是帮曹操劝说荀彧改变主意的人,可是荀彧虽然见他们,从始至终无论他们说了什么,荀彧都只字未接,他若是能让人轻易的说动改变主意,不会等到今日。

  一天一天的过去,上荀府的人越来越多,荀恽也劝过荀彧无数次,但荀彧是听着他说他的,末了想让他上折为曹操请以进爵的事,荀彧连一丝犹豫都没有的摇头拒绝。

  到这样的地步谁都明白荀彧是铁了心不同意曹操进爵国公的事,曹操也看清楚荀彧的态度,因此亲自让人去请荀彧过府。

  他想派去劝说荀彧的人都已经去过了,他们无法劝服荀彧,便只能是曹操亲自来。

  曹操和荀彧的缘份一开始或许是认为彼此都是对方需要而且认为合适的一个人,或是明公,或是军师,可是到了今天,为了一件事起了分歧,终究该由他们见一面谈一谈,始于交心,纵以结,也该交心而结。

  荀彧收到消息倒是无二话的准备去,唐夭有些担心地询问道:“会不会有事?”

  “不会的,我们也该谈一谈了,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坐下来聊过,因为各自的忙碌,也因为各自存的心思,如今该一切说透,这样才可以让我们心中无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是他或是曹操,其实从心里都清楚对方的禀性,但总琮是抱着一线的希望想改变对方,他们总以为或许他们相交多年的情份,总可以令对方有所改变,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总是要试一试才能死心。

  唐夭道:“景倩只怕回不来。”

  这个时候提起荀顗来,荀彧道:“无妨,他跟着明心能学得一身的好本事,将来无忧。”

  曹盼比起曹操现在府里的儿子们来更叫荀彧放心。

  他这一生或许最大的幸事便是收了这样的徒弟,因为收了这个徒弟,便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至少还有一个徒弟会把他的理想传承下去。

  “明心是很好,可要说离经叛道,她比起曹丞相有过之而无不及。”唐夭提醒荀彧一句。

  “君子之风,心怀天下,明心做到了,至于其他的,她从来不是汉臣,她和丞相是不一样的。”荀彧分得清曹操和曹盼的差别在哪里,心知他们两个人最后所做的决定也会是不一样的。

  唐夭道:“曹丞相是你的希望,是你曾经的光明,你以为你会和他同行到最后的,现在你没有变,他却变了。”

  这是最让荀彧伤心悲痛的事,荀彧应着一声无奈地道:“是的。”

  没有人能明白曹操对他意味着什么。

  明公,当年见到曹操时唤的一声明公,他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曹操的身上,他希望自己可以和曹操一路走下去的,没想到,眼看他们就要做到他们曾经的希望了,终是生了变故。

  曹操的心发生了变化,他有了自己的小算盘,或许看着这样的天下,锦绣河山,他也动了欲,有了坐拥天下,取而代之的心思。

  荀彧不知曹操从何时开始生了变,他是希望曹操可以回头,只要他愿意放弃,往后他们还会依然同行!

第145章 阻止23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