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二十亿

  《茉莉》很快正式上映, 因为影片的类型和风格院线不太看好,还是靠齐也律之前两部片子的成绩才谈下更多的排片,比起同期商业电影是远远不如。

  这样的排片量, 票房自然有限。

  第一天,加上之前点映的票房才堪堪过亿。

  齐也律倒很高兴,对夏苗苗说:“我们这片子吃口碑,虽然之前有点映,但覆盖面就那么大, 口碑还没发酵出去, 从现在开始才会慢慢扩大, 之后几天说不定会逆跌,最后票房破十亿没问题, 最终落点可能十二三亿,搞不好能摸个十五亿。”

  夏苗苗有点忐忑,就怕十五亿太少, 问:“十五亿算好吗?”

  齐也律知道她是关心自己, 无奈地说:“在国内, 只要不是烧钱的重工业电影, 十五亿随便给哪部片子都算好了。别被天花板上的记录骗了, 虽然记录时有刷新,但十五亿差不多能进年票房前十,你说好不好?”

  “唔。”这样夏苗苗就放心了, 忍不住笑起来,“你真厉害。”

  这猝不及防的夸奖, 让齐也律脸一热,下意识道:“是我妈厉害。”

  “嗯嗯,妈妈厉害。”

  齐也律一愣, 忙问:“你叫她什么?”

  夏苗苗眨眨眼:“我说大齐导厉害。”

  齐也律低着头一笑:“行,等最终票房出来,我们一起去看她。”

  夏苗苗脸红,低声道:“好呀。”

  之后两天,排片量不变,日票房一亿出头。

  这个时候口碑已经发酵出去了,但有一部商业大片和《茉莉》同天上映,这部片子吃了很多排片,虽然上映后口碑平平,但不是烂得很厉害,仍然是可供消遣的爆米花片,于是排片并没有吐出来。

  又过了两天,这部片子的日票房明显腰斩,而《茉莉》仍然是稳稳的一亿,院线方面终于调整排片,让《茉莉》成为了日票房冠军。

  《茉莉》趁机当了两天老大,又有新电影上映,刚刚吃进去的排片被迫吐出来一点。

  新电影很强势,一上映就吸干大盘,和《茉莉》同天上映的那部商业片瞬间只剩下两千万的日票房,《茉莉》还有七千万,而这两部戏当天的排片是一样的。

  这种不管别人怎么摇摆自己仍然稳如老狗的表现,让很多人成了《茉莉》的精神股东和自来水。

  本来到了暑期档就很多人关注票房,平时根本不感兴趣的人也会打卡蹲守。一般情况,大家关注的当然是档期冠军,但这次,大家就喜欢关注《茉莉》。

  《茉莉》的阵容和班底绝对算不上黑马,甚至很多人隐隐担忧,害怕“齐榕遗作”四个字仅仅是个噱头。她生前不曾砸过招牌,要是死后被亲儿子砸了招牌那就太让人痛心了。

  谁知道《茉莉》出乎意料地好,金字招牌仍然是金字招牌,母子的跨时空合作也让人赞叹连连。这种情况下,大家就恨不得院线把最多的排片给它,看它能冲多高!但是暑期档大家都不是吃素的,还有很多同样优秀的电影,这排片是怎么都挤不出来。

  此时,《茉莉》的总票房已经破十亿。主创团队觉得,最终十二三亿没什么悬念了,但十五亿估计得慢慢磨。

  就在这时,一个莫名其妙的话题爬上了热搜——#拒绝网络暴力,保护盛开茉莉#。

  是宣发最先发现的,点开之前以为是巧合,点开后发现,和电影有关,但又不是完全有关。

  这事的起因,又得追溯到蔓蔓和舒梓汐,不过网络上每天都有新鲜事,现在已经没什么人讨论她们了。这次的热搜直接原因也不是她们,而是棉棉。当然,这几天也没什么人讨论棉棉。

  不过之前讨论度高的那两天,棉棉可是实打实的流量,引得无数媒体关注,不管是传统纸媒还是网络新媒体,都很多人想采访她。现在,采访来了。

  她所在省份的权威报纸对整件事进行了走访和溯源,今天刊登了稿件。这份稿件又被官微发到了微博上,发的时候自然要提棉棉。棉棉的讨论度虽然明显下降,但只是几天前发生的事,还是很容易引起关注,而这份稿件里又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点。

  稿件内容十分详尽,提到了两年前棉棉被班主任猥.亵,想要轻生,因为发了一条私信给当时喜欢的女明星而被劝阻,对方还帮忙报警让警察带她回家。

  女明星的劝解给了她很大的勇气,她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而她的父母也站在她这方,虽然那个班主任曾经教过她父亲,但她的父母担心有别的学生也受到伤害,还是将对方举报了,然后又让棉棉转了校。

  记者走访了棉棉前后读的两所学校,还去公安局查了警情记录,甚至打听了那个班主任现在的情况。

  那个班主任已经临近退休,工作这么多年,自然有些人脉,学校也不好怎么惩罚他,只是不让他教学生了,打算让他在别的岗位上待到退休。不过他之前是金牌教师,好多毕业班的家长都盼着他来教,学校突然这么安排难免有些风言风语,这对学校的影响很不好,所以学校那边不管是校方领导还是老师家长,都很怨恨棉棉一家,这也是棉棉转校的直接原因。

  新闻稿里虽然没详细写这个情况,但通过被采访的校方人员说的话还是看得出来。

  记者倒是不偏不倚地描述,但看的人能感受到那些人说话的心态,看完之后就炸了,忍不住要骂这些是非不分的领导和家长。也有人的关注点在那个女明星——稿件里是这样写的,没提是谁,但结合前段时间的热门话题,显然是夏苗苗!

  之前大家以为那条私信只是单纯的私信而已,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细节。本来以为夏苗苗只是顺手打了两行字安慰粉丝,没想到还报警了,难怪前阵网传棉棉自杀时,当地警方很快就去核实情况出了通报,敢情是棉棉这家伙有“案底”啊,肯定是警察叔叔的重点关照对象!

  这篇新闻稿的直接影响就是,棉棉再次被大家提起。不过在稿件最后,记者提到,因为最近的事,棉棉在新学校出名了,她的家长正在考虑重新给她转校的事。所以网上很多人在呼吁不要去打搅棉棉,特别是那些追逐流量的媒体;如果有人知道她的三次元信息,千万不要爆出来!

  就是在这种氛围下,有人刷起了#拒绝网络暴力,保护盛开茉莉#。

  首先是因为《茉莉》正在热映,而茉莉在电影里是一个代号,代表的是“当茉莉盛开时,我们要保护好她”的“她”,这个“她”当然是千千万万处于花样年华的女孩,宛如盛开的茉莉,棉棉也是其中一员。

  所以,有一部分刚看过电影,又很心疼棉棉的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会大方提及《茉莉》,除了因为的确很容易联系到一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支持夏苗苗。

  新闻稿爆出夏苗苗帮忙报警找人,让大家对她的观感提升很多,而且人事后还不拿来炒作!前阵因为棉棉爆出私信截图,还有人阴阳怪气地说她,她也没解释。《茉莉》是她演的,大家当然希望票房好一点。

  宣发有点懵:“这怎么整?”

  齐也律说:“我们这电影和网络暴力没什么关系,注意引导一下,别让人倒打一把就行。”

  不过饶是如此,网络上相关的讨论还是形成了一个峰值。大家经由棉棉个人的遭遇联想到其他人,不可避免地会提到《茉莉》,因为电影里的情节和现实太像了。

  邱茉是受害者,同学却悄悄传她不检点;

  新老师揭发老教师的罪行,领导怪她对学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男性长辈甚至同胞兄弟对女孩动手动脚,女孩懵懂惶恐、难以启齿;

  就连邱茉和白莉莉关于卫生巾的经历,也让无数人感同身受。在她们年纪很轻的时候,就是新奇又面薄,不好意思提,又忍不住和最亲近的姐妹讨论;也有人说,她小时候穷,像白莉莉那样用不起卫生巾,只能用纸代替……

  可能是这部电影触及的痛点太多,很多人看完后会说它好,会强烈推荐,但具体到情节,那种能触及亲身经历的细节,观众都会下意识回避。并不想在影评里提及自己也被猥.亵过,特别对方还是熟人;也不想提穷困时连卫生巾都用不起……

  但在#拒绝网络暴力,保护盛开茉莉#这个话题里,当有人提到棉棉的遭遇和电影某些情节相似后,就又有人说起电影里其他无比真实的情节来,渐渐地让很多人倾诉起了自己的经历。

  真实的经历总是最动人心,很多人先前只知道《茉莉》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片子,但并不知道有那么多自己经历过的细节。

  原本不打算看这样一部片子,害怕只是拿题材当卖点,不想让自己的情绪被编剧虚构的情节左右。

  可是现在,她们想去电影里寻找共鸣。

  再加上很多自来水声嘶力竭地呐喊,网络上形成了很大的讨论度,不用片方买通稿,就有一堆营销号来蹭热度,让电影票房在上映一周之后又迎来一次逆跌。

  片方自然加紧宣传。不过他们的宣传费并不用在网络口碑这块,这块基本都靠观影群众自发讨论,谁叫片子是真的好。所以宣传费主要用在地面宣传上,又追加了一些广告牌和地铁线上的推广。

  等到电影下映,票房刚好过二十亿。

  齐也律心满意足。

第61章 二十亿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全娱乐圈都在等我们结婚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全娱乐圈都在等我们结婚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