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14

  “你怎么舍得扔下我一个人。”

  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

  世间永无第二个祝司南。

  倒下了的,是他的人间。

  -

  第二日。

  黎颂失踪了。

  祝司南所有的稿子被他码得整整齐齐,堆在房间的角落,一张都没带走。只有孟盛林知道,黎颂带走的遗书,是祝司南最后给他留在世界上一点点温存,只属于他们两个的记忆。

  他们三个翻遍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一点关于黎颂的消息都没找到。一夜之间,黎颂就像从未在这个世界出现过一样。孟盛林一度以为,认识黎颂只是自己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他是自己幻想中的人物。

  三个月后。

  《初升日报》新专栏作家朱雀横空出世,热度不亚于东风。朱雀行文风格几乎和东风一模一样,所写的内容也与东风别无二致。甚至有人以为,是东风换了一个笔名又回来了。

  孟盛林三人看了朱雀的文章以后,六目相对。

  朱雀,中国古代神话之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

  民国十二年夏。

  孟盛林结束一整天的医院工作,一出门,发现祝司北开了车,在门口等他。

  “有黎颂的消息了。”

  孟盛林原本还困倦打架的眼睛一下子就蹬圆了,从座位上弹起,撞到了车的棚顶。

  “你当心点。”

  “什么消息啊!”孟盛林问,“他还记得咱们啊!太没良心了,一年不联系咱们。”

  祝司北把黎颂寄过来的信拿给孟盛林看。信中,黎颂说自己已经加入了政党,成为了他们的一份子。如今过得很好,让他们不要担心。

  虽然还是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具体消息,但是能够知道这些,孟盛林已经很开心了。

  “和黎颂一样,我和陈平也正在为加入努力着。”祝司北说,“你呢?你怎么想。”

  孟盛林丝毫没有思考:“这还用想?你们可不许扔下我。”

  开车中的祝司北用右手欣慰地掐了一下孟盛林还有些肉肉的脸蛋:“好。”

  -

  民国十三年。

  历经千辛万苦,孟盛林三人成功加入了组织。他们参加了几次工人运动,一部分取得胜利,另一部分被军阀镇压。

  大家意识到寻找孤军奋战是没有办法战胜强大的敌人的,于是开始寻找同盟者,第一次大合作顺利展开。三民主义被重新阐释,工农运动得到了大力开展,革命军队也收获了一大批人才。

  北伐战争胜利。

  然人心易变,和谐与胜利没持续多久,就出现了异心。

  伤亡与血洗。

  -

  黎颂下午临时接到任务,上面说要整理一下伤亡名单,给家属送去慰问。他总是没日没夜的工作,以期望能从无尽的思念中暂时回到世间。

  他在逼迫自己站起来。因为他不想祝司南为他伤心。

  整理了没多久,他的手就停了下来。他以为是自己眼花,几张纸又来来回回地看了好几遍。

  祝司北——工作不明。

  孟盛林——圣心医院医师

  陈平——工作不明。

  黎颂心头一下翻涌起了怒火,抽了许多烟。每抽完一根,他就狠狠地碾灭烟头,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从愤怒之中稍微地缓解一下。

  他从夕阳之时就站在窗前,站过黑夜,直到太阳又从东方升起。

  第二日,黎颂提呈请辞。领导被他突如其来的决定弄得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要辞职。

  “参军。”黎颂说,“只有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军队,才有话语权!才能为我死去的挚友,报仇。”

  风口浪尖。

  黎颂加入了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

  在军队之中,黎颂和孟盛林在军队中重逢。孟盛林成了军队的医生,专门救治受伤的医生。黎颂看见他时,他已经瞎了一只眼。

  黎颂不在乎,因为孟盛林还活着。孟盛林说,祝司北也还活着,但是腿被压了太久,不得已截了肢,现在在休息。

  可惜了陈平。

  “颂哥,我再也不要和你们分开了。”孟盛林眼泪汪汪,另一只眼睛眼球已经不在,露出深深的黑洞。“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

  他再也不想一次又一次地经历身边人逝去了。

  黎颂不敢回答他,他既已参军,命就不是自己的。

  “盛林,你长大了,可以独挡一面了。”黎颂摸摸他的头,“所以更要坚强。我们今天所有人的一往无前,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明天。”

  司南。你走后,我愈发相信在天有灵,是不是你在与天命搏斗,护佑我们前行。

  -

  八月一日二时,三声枪响,起义开始。

  第二十军第一、二师向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向松柏巷、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激战至拂晓。

  攻打藩台衙门时,黎颂为救战友,被流弹打穿胸膛,随即失去行动能力。火力压制下,他的战友几次想要将他救回都被打退原位,动弹不得。

  “别管我!快走!”

  说完,黎颂的胳膊和大腿都被子弹射中,嘴角流出鲜血。他能够明显的感受自己的肺在失去收集氧气的能力,兴许是流弹打在了肺叶上。

  他的战友们咬着牙,还想在争取最后一次机会,将黎颂捞回来。

  哪怕他们心里都清楚,黎颂已经没救了。可是他们不想将他的尸体留在这里,被这些炮弹打烂。

  “不行!过不去!”

  “走!听见我说的了吗!走!别管我!”黎颂拼劲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冲他们喊道,“别救我!去支援!把藩台衙门打下来!”

  战友们咬牙,看着黎颂,心有不甘。在黎颂的催促下,他们含泪放弃了黎颂,又一次端起手中的枪,去支援前线,继续以命相搏。

  “再等等我们!马上就胜利了!”说话的人死命地咬着下唇,双手颤抖,脸上的汗水混着炮灰,“一定要看到胜利!”

  战争如此,后人踩着前人的身躯,不顾一切地奋勇向前。明明想救下的人,最终留在了身后,点燃自己的生命,然后让你莫要回头。

  “如果可以,帮我转告孟盛林,说我和司南,能够认识他,很开心。”

  黎颂仰卧在地上,头上又是一夜的星空,耳边是枪林弹雨。

  他已经无法动弹,视线被鲜血模糊。失去活力的肺部夺走了他的氧气,流出的鲜血阻碍了他的气管。他被呛到,猛烈地咳嗽,喷出的血顺着他的下巴,流在他的脖子上,滴在他身下的土地。

  司南。原来你曾经这么疼过。

  他的眼前浮现了祝司南的脸。白皙的,温润流畅的线条,时刻明亮的黑色眸子。

  黎颂想抬手触碰一下,然而自己的四肢都无法动弹了。

  “司南,原谅我的食言。”

  黎颂的视野里,周围一切的都逐渐变得灰暗。震耳欲聋的炮弹声,也在衰弱下去。他的感官不再灵敏。于是疼痛开始无法往大脑传递。

  现在他已经没有办法感受到自己四肢的存在了。

  “没能替你看到天明。”

  原来最后的结局。

  是我们为了天明能够到来,在天明之前,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天明总会到来。

  也总会有人愿意伸手接过我们的旗帜,烽烟之中燃起希望的火炬,在黑夜之中变成唯一的光,替我们守护脚下的河山,看到天明到来之时。

  -

  “你在写什么?偷偷摸摸的。”

  “我不告诉你。”

  一个少年手里拿着一张小小的便签纸。

  正面写的是。

  “愿为未尽的革命事业终身奋斗,直到身死魂消。”

  背面写的是。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正文终

  作者有话要说:

  (文章在保证故事情节流畅的前提下,尽量删减某些内容。因为题材问题,可能多少回有些无法删除,如果不合规定,要求锁文的时候,本人将会全文锁定。坚决履行规定!)

  引用部分:“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吴泳《水龙吟·寿李长孺》

  前人逝去,就会有后人站起。

  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需要几代人的传承与努力。就像觉醒年代中说的那样,是需要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的大事业。

  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迎来天明,但是总会有人替他们看到天明,赴一场盛世之约。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而后会有番外。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它是我想写很久的,之前一直担心因为自己的笔力不足没办法驾驭得了。如今写到这里,更大程度上是写给自己的一篇文章。笔力虽仍有不足,但是好在它比一两年前的我要优秀了一些。

  文章中部分历史有关是查找百度和文学史教材,有直接引用,也有化用部分。如出现知识性错误,还请大家指出,我将日后进行修改。

  文章中宣言被和谐部分你懂得~我就不做修改。

  谢谢大家的支持,能看到这里,算是我们的一次交流。

  非常感谢,鞠躬。

第8章  1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三千毛瑟枪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三千毛瑟枪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