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35

  到时候,若是益州讨不了好,这算得新主立威了,一切许能平安。

  可万一……

  那等时候,就怕是变局将起啊。

  作为唐王势力下的一员,赵箓自然是不想大势变化的如此危矣。毕竟,赵箓可是靠着唐王这块金字招牌吃饭的。

  以赵家的小小势力,在这等诸候乱起的时代,实在是过于渺小了。

  奈何,势不如人,这不就得在乱世中沉浮嘛。

  至六月,金陵城的消息,确切的传来了。

  老唐王已逝,世子爷刘平安登位,坐上了新的唐王宝座。

  而荆州那边,自然是这位新任唐王,领兵前去抗敌。

  知道这等消息后,赵箓是大吃一惊,当即是暗中回了封县城一回。

  父子再见,自然是免不了谈了新的行势。

  书房之中,那油灯已经是燃了许久,父子二人都未曾开口。相对静坐良久后,赵箓才道:“前面局势尚未明,儿子手握一厢兵马,只得待行事明朗。不曾想……”

  “倒是唐王登位后,出兵之时,也是未曾招儿子前去听用。怕是咱们这样的地方之人,唐王心中是忌惮的。”

  赵箓讲完这些话后,是望着他爹赵子殷,问道:“爹,你看这回荆州一战,唐王胜算几何?”

  “……”赵子殷摇头,回道:“看不透。”

  “静观其变吧。”

  赵子殷最后,对儿子如此说道:“大人物总归需要小人物靠拢的。咱们赵家不能赌,也赌不起。不如,等着赢家通吃时,咱们作附尾之事便罢。”

  赵箓听后,却道:“若如此,怕唐王一旦赢了此战,咱们家讨不了好。”

  “那你想怎么办?”

  赵子殷对长子问道。

  “儿子想写一封请战信,呈于唐王案上。”

  赵箓很明白的讲明了,他的想法。

  赵子殷望长子一眼,良久后,回道:“既然你有大决心,那便去做吧。”

  对于长子的意思,赵子殷倒底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一个家族,想要长久的生存下去,除了鹰派,有赌性求奋进外,也是需要鸽派,保守一二的。毕竟,刚与柔,没有真正的高下,不过是势矣,时矣。

  赵箓得了他爹的话,当天,只在家歇了一晚,与妻子宋微娘是温存了一晚。然后,次日就是回了军营。

  这上禀唐王刘平安的请战书,自然是需要他自己理个意思,然后,再让赵菩帮忙润润色。然后,再是由自己亲笔誊抄一遍,快马加鞭的送到了唐王的跟前。

  对于赵箓的这等表决心,刘平安这位新任唐王收到了请战书后,两个字,“满意”。

  要说,这少主继位嘛,下面的老臣,不说以老卖老,那免不了是给新主挑刺儿,是决计少不了的。特别是益州兵马来袭,刘平安这位新唐王的日子,那并不是好过啊。

  只不过,刘平安也是一个有大决心的人。

  这一位新的南方藩镇之主,那是不顾整个王庭内外的的反对声,一心孤行的准备领兵新征。说白了,这位唐王殿下那就是准备跟益州打一仗,用胜利来压制他父王留下来的老臣们的以老卖老啊。

  对于每一位新上任的一方势力首领而言,唐王刘平安要经历的,自然是免不了新老交替时的必然情形。

  “给英德郡的赵箓发去旨意。道本王准了他的请战。”

  对身边的伴当,唐王刘平安是直接发了话。

  相比起老臣,唐王刘平安更相信他一手提拔的少壮派。这中间,牵扯到了一个资历问题。

  毕竟,那些老臣嘛,有资历跟唐王刘平安叫板。

  而少壮派,又不一样了。这些新人,地位比起老臣,那是低微许多的。这不,就给了唐王刘平安的操作空间。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说的嘛,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封县城,赵宅。

  杜明月知道了,她的长子箓哥儿将出征,还是远去荆州之时,已经是吓坏了。

  原由嘛,也挺简单的,因为,她同样是早得了消息,说是益州来犯,这唐王和柴节度使之间,必然会有上那么一个大决战,决出胜利者的。

  只不过,之前嘛,只听着是小打小闹。眼下,这荆州听说,被益州的兵马吞没了一个县的地盘。

  那金陵城的消息,是新任唐王要亲征。

  可金陵城离着英德郡,也是远着呢。所以,知道长子是自己请战,这夫君还是同意了的。杜明月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啊。

  自从知道这消息后,杜明月心火就上升,然后,她在夏日炎火里,居然是受了风寒。

  大夫自然是请了,长媳宋微娘还是待了杜明月这婆母身边,除了开导外,就只能是默默陪着了。

  对此,杜明月心头是不爽。

  可对着守空房的长媳,杜明月又不好牵怒。

  这不,怪不了别人,她就是自个儿生了闷气。

  以致于大夫除了讲,是心中郁结,晚间不能安寝,造成的心火上涌,脾胃虚弱外,就是小病加重了。

  在天边的晚霞渐渐消散时,赵子殷从衙门里归家。

  这长媳宋微娘就是告退了。

  倒是夫妻二人处了一块儿。

  “儿孙自有儿孙福,眼看着策哥儿的媳妇要入门了。你啊,放宽心。”

  “莫不,等二儿媳妇进门时,你还是身子不爽利,这不是给策哥儿夫妻添了堵吗?”

  这解决问题嘛,赵子殷还是从儿子们入手。

  这不,长子是心头肉,那次子嘛,同样是媳妇的心头肉。

  所以,赵子殷拿捏问题时,还是拿捏住了关键处。

  杜明月瞄了一眼夫君,问道:“早先,箓哥儿陪着还是世子爷的那位亲征荆州,那是受过重伤的。这一回,又去荆州……”

  “我这心里头不好受……”

  话到这里时,杜明月就是哭了起来。

  许是日子过得顺了,杜明月就盼着孩子们也过些平安的日子。

  那时候,想着长子瞒了家里,在金陵城养伤的情景,越是想,杜明月对于箓哥儿的再次出征,就是心头发酸。

  “都说养子盼成龙,养女盼成凤。可这些再盼啊的,在箓哥儿重伤那回后,我就不盼了。”杜明月也是那一回后,真觉得不盼了。

  这人平安,啥都好。

  求得多,那是担忧孩子们吃得苦头多啊。

  “箓哥儿不把此事告知我,他铁定与你说过。”

  “你为何,不劝劝他……”

  话到这里时,杜明月成亲这么多年了,是头一回,真跟夫君赵子殷倔强上了。

  这夫妻二人,要说不堵了一口气,才是怪事儿。

  只不过,杜明月没跟夫君赵子殷红脸,而是自己暗暗生闷气,然后,气到后面,就把自个儿给气出病来了。

  “箓哥儿长大了,他娶妻了,有家有业,自然也有男子汉的担当了。”

  “咱们做爹娘的,不可能给孩子们做一辈子的主。”

  “他们也有他们的主意。”

  “明月,你要相信箓哥儿,那孩子是个心头有成算的。”

  赵子殷说到了后面,还是想劝了妻子,这看开些,才是正理。

  “儿大不由娘啊……”不晓得为什么,杜明月的心中,突然有想起了这么一句话。

  最终,除了养好病,等着把策哥儿媳妇迎进门外,杜明月也不再多想了。

  她啊,就是开始多了一个习惯,抄了经文,给佛主菩萨、三清天尊之类的神仙们烧了香火。总之,杜明月就是盼漫天的神仙,保佑了她的长子,平安归来。

  因为,次子赵策的婚事,已经是早早订下了。

  这不,入了秋,哪怕荆州的战事,还在打着。

  这赵家长子赵箓没法子归来,这早是算好了的成婚日子,自然是不能拖后的。所以,在秋天最美的时候,八月十二那日,赵家张灯结彩,迎娶了次子媳妇。

  杜明月的次子媳妇,是宋城的大户出身,赵子殷姐夫米振元的亲外甥女李惠娴。

  要说家世,这自然是次子媳妇更好。

  不过,对于嫁进来的长子媳妇,杜明月也是颇满意的。相处久了,婆媳之间嘛,还是有些感情了。

第139章23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福孕连连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福孕连连完整版+番外